-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 共224题
比较亚洲风暴与亚洲觉醒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背景不同:一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列强对亚洲侵略掠夺
二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对亚洲侵略与瓜分。
领导力量不同:一是封建王公,农民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
方式不同:一是以武装起义为主,二是政治斗争罢工和武装斗争相结合。
相同:斗争对象都是西方列强,属于民族民主革命。
注意比较试题的题型,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再用史实加以说明,这是第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注意比较的对象,时间或人物,可以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来回答,如果是阶段特征,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入手。切忌:一是仅仅是史实的堆砌,二是不能够完整。
(16分)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开托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上午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她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以上材料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真接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造成的主要影响。
正确答案
(1)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品的进一步需求。
(2)主要影响:开始确立起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传统的手工业逐渐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先进的生产技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逐渐传播。
略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8分)
(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12分)
正确答案
(1)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织业、蒸汽机等机器制造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化学工业。(8分)
(2)生产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社会关系变革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国际格局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心迹了世界的面貌,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东西方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连成一体,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12分)
两次工业革命首先是生产技术革命,导致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同时又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和世界面貌的改变。据此分析。可根据题干要求作答。
工业革命浪潮使人类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诸多新的社会矛盾。你认为,工业革命时期有哪些社会矛盾?(列举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人依附于机器(阶级矛盾、加剧贫富差距等);经济危机;破坏环境;殖民掠夺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德国从经济起飞转入持续增长,实现了向“动力型”经济的转变。……到1914年,德国在主要经济指标方面先后赶上和超过了法国和英国。1910~1913年,德国的钢铁年平均产量为1620万吨,为欧洲总产量的2/3。采煤的年平均产量为2.475亿吨,占欧洲总产煤量的一半以上。1913年发电量为80亿千瓦时,比英、法、意的总和高出20%,纱绽数达到1120万枚,原棉的消费量为43.5万吨,比法国高出两倍。在机械制造和化工方面,德国无论在产量还是技术水平上都超过欧洲其他国家。
——引自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的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国家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促成了这一惊人的进步。同时,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获得,使德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增加了宝贵的铁储备物。德国还占有这样的优势:一开始就拥有比英国较陈旧的设备更有效的新式机械。而且,德国政府还通过建立运河网和铁路网,必要时提供关税保护和津贴以及制定能培养出一连串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和技师的有效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引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德国的成功归功于它独特的工业化道路。……在国家的指导下,人力、物力可以更合理地利用,经济活动的目的性也更强。工业化成了国家的目标,也是国家的行为。从19世纪70年代起,帝国政府有意识地指导重工业发展,使得电气、化工、铁路、钢铁等产业迅速跃居世界前列。由此,德意志帝国超越第一次工业革命而直接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引自钱乘旦《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发展的状况。(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7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德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4分)
正确答案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超过英法等老牌经济强国,跃居欧洲第一和世界第二。(2分)
(2)德意志的统一,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德意志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德意志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便于采用新技术和新式机械。德意志政府的支持。德意志政府重视科技和文化建设,有先进的教育制度,培养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人才。19世纪末,德国的海外殖民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海外市场。(6分)
(3)政府参与经济活动。以重工业发展为核心,均衡发展。跨越式发展,速度快。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4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