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反应
- 共16288题
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熔融的氢氧化钠、石墨棒、盐酸溶液均能导电,而固态氯化钾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
故选C.
下列各组试剂(括号内的是滴加试剂)做溶液导电性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灯泡由亮变暗直至熄灭,然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aCl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盐酸和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是不溶于水的物质,难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不导电,所以灯泡由亮变暗,不会熄灭,故A错误;
B、氨水中加入醋酸溶液,先是生成醋酸铵,灯泡会由暗变亮,然后随着加入醋酸的量的增大,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会变暗,故B错误;
C、Ba(OH)2溶液中加入Ba(HCO3)2溶液会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导电性减弱,所以会变暗,直至熄灭,再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钡,则导电性会增强,灯泡变亮,故C正确;
D、Ba(OH)2溶液中加入NaHSO4溶液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钠和水,从氢氧化钡到硫酸钠,其导电性几乎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成正比,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浓度越小导电能力越弱.
A.向100mL含有0.05 molHCl溶液中加入NaOH后生成NaCl仍是强电解质,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大,故导电性变化不大;
B.醋酸是弱酸,导电能力不大,通入等物质的量的氨气后,生成醋酸铵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增强,导电性变化大;
C.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HCl+NaHCO3=NaCl+H2O+CO2↑,生成NaCl仍是强电解质,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大,故导电性变化不大;
D.氢氧化钙是强电解质,通入二氧化碳后会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CO2+Ca(OH)2═CaCO3↓+H2O再通入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氢钙,CO2+CaCO3+H2O═Ca(HCO3)2,n[Ca(OH)2]=0.005mol,n(CO2)=0.01mol,最终为强电解质碳酸氢钠,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大,故导电性变化不大;
综上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的是B.
故选B.
现实生活中物质导电通常有两类:一类是金属的导电,另一类是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的导电.下列物质通电后能导电但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醋酸溶液通电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故A不选;
B.液态钠-钾合金通电时,是通过电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选;
C.电解熔融态氯化钡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钡离子放电,所以有新物质生成,故C不选;
D.固体氢氧化钠通电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阴极上钠离子放电,所以有新物质生成,故D不选;
故选B.
溶液电导率与溶液中各离子的总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电导率越大.现在向甲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乙溶液至恰好反应,混合溶液电导率与乙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下所示,其中曲线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向醋酸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醋酸钠的浓度最终是醋酸、氢氧化钠浓度的一半,所以混合溶液电导率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关系是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B、硫酸和氢氧化钡之间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当恰好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钡和水的导电率几乎是零,故B正确;
C、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生成氯化钠的总浓度和盐酸、氢氧化钠的总浓度和相等,故C正确;
D、盐酸和氨水之间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氯化铵的浓度和小于盐酸和氨水的浓度之和,所以导电率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A.
下列操作过程中使溶液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导电能力的大小,要比较单位体积内离子浓度的多少.
A、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导电性极弱,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溶液中主要的是钠离子和氢氧根,导电性增强,故A错误;
B、因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导电性就比较大,通入0.05mol氯气时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仍然为强电解质而且浓度基本不变,所以导电性变化不大,故B正确;
C、原来醋酸是弱电解质,离子较少,加入氨水以后,生成醋酸铵变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增强,故C错误;
D、氯水中离子浓度较小,通入0.01molSO2气体后即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都是强电解质,离子的浓度变大,故导电性变化较大,故D错误;
故选B.
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20ml 4mol/L的醋酸和20ml 4mol/L的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似,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试验,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醋酸和氨水两者混合生成强电解醋酸铵,完全电离,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变大,导电能力增强,灯光变亮,故选C.
某学习小组在讨论问题时各抒己见,下列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能导电的固体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单质,如石墨,故A错误;
B.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也可能是非电解质,如二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但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是亚硫酸而不是二氧化硫,所以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某化合物固态不导电,熔融态导电,该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硫酸钡,硫酸钡晶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固体硫酸钡不导电,在熔融状态下,硫酸钡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故C正确;
D.某纯净物常温下为气态,固体不导电,则构成该纯净物的微粒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含化学键,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将NH3通入盐酸中,反应生成了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大变化,属于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A错误;
B.硫酸氢钠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B错误;
C.熔融的氯化钠为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且能导电,属于熔融氯化钠为电解质,故C正确;
D.次氯酸钠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次氯酸根离子为原子团,不会电离出氯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固体氯化钠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导电,故A错误;
B.盐酸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和氢离子,能导电,故B正确;
C.蔗糖在溶液中只存在蔗糖分子,为非电解质,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气体存在二氧化碳分子,为非电解质,气体不能导电,故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