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

A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硫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盐酸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NaCl,溶液电荷浓度不为0,灯泡不可能熄灭,故A错误;

B.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钡和水,溶液电荷浓度接近0,灯泡熄灭,符合题目要求,故B正确;

C.硫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NaOH和硫酸钡,溶液电荷浓度不为0,灯泡不可能熄灭,故C错误;

D.盐酸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溶液电荷浓度不为0,灯泡不可能熄灭,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溶液的导电性由大变小,至不能导电后又逐渐增大的是(  )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

D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加入NaCl后,二者不反应,溶液中电荷浓度不是0,所以不会不导电,故A错误;

B.硫酸和NaOH都是强电解质,二者发生反应H2SO4+2NaOH=Na2SO4+H2O,生成的硫酸钠是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所以导电能力减弱,但不会出现不导电的情况,故B错误;

C.石灰乳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导电能力增加,但是不会出现不能导电的情况,故C错误;

D.硫酸和氢氧化钡都是强电解质,二者发生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反应后生成难溶物和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溶液的导电性由大变小,二者恰好反应时离子浓度最小,不导电,再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会增加,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是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人新物质肘溶液的导电性发生变化,其电流(I)随新物质加人量(m)的变化曲线.以下四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

A.氢氧化钡溶液中滴人硫酸溶液至过量

B.醋酸溶液中滴入浓氨水至过量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D.在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人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E.向饱和的氢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

正确答案

B

ACE

D

解析

解:A、Ba(OH)2+H2SO4=BaSO4↓+2H2O,滴入H2SO4时,导电性减弱,完全反应后,H2SO4过量,导电性又增强,与B一致;

B、CH3COOH+NH3•H2O=CH3COONH4+H2O,导电性增强,但氨水过量后,将溶液稀释,导电性减弱,与A一致;

C、Ca(OH)2+CO2=CaCO3↓+H2O,导电性减弱,CO2过量后,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电离使导电性又增强,与B一致;

D、NH4Cl+NaOH=NaCl+NH3•H2O,原为强电解质NH4Cl,反应后仍为强电解质NaCl,NH3•H2O影响不大,与C一致,

E、向饱和的氢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首先生成单质硫和水,二氧化硫过量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电离产生阴、阳离子导电能力增强,与B一致;

故答案为:B;ACE;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石墨

B固体KCl

C稀盐酸

D熔融NaOH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石墨中存在自由电子、稀盐酸和熔融NaOH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固体氯化钾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导电性能最差,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强

B较多的金属钠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的金属钠可保存在CCl4

D由于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而导电,所以NaOH是电解质,Na2O是非电解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电解质的导电性和电解质的强弱之间没有关系,导电能力的大小,要比较单位体积内离子浓度的多少,故A正确;

B、金属钠着火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这样会使或燃烧得更旺,故B错误;

C、金属钠的密度比CCl4的小,会浮在其上面,通常少量的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故C错误;

D、氧化钠在熔融态下导电,Na2O、NaOH都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用HNO2溶液作导电性实验,灯光较暗,说明HNO2是非电解质

B将25g 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可以配制100mL 1.0mol•L-1 CuSO4溶液

C镁在二氧化碳中可以燃烧,生成黑色的碳和氧化镁,说明Mg的还原性比C强

D如果不慎将稀盐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NaOH溶液中和,再用水冲洗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用HNO2溶液作导电性实验,灯光较暗,溶液能够导电,说明HNO2是电解质,故A错误;

B、将25g CuSO4•5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胆矾溶于100mL蒸馏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00mL,所得溶液的浓度不是1.0mol•L-1,故B错误;

C、镁在二氧化碳中可以燃烧,生成黑色的碳和氧化镁,该反应中镁为还原剂,C为还原产物,所以Mg的还原性比C强,故C正确;

D、如果不慎将稀盐酸沾到皮肤上,应该用干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NaOH溶液中和,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溶液的导电性时,如果在下列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液的导电性变化不大的是(  )

A蒸馏水

BNaCl溶液

C盐酸

DNa2CO3溶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故A错误.

B、氯化钠溶液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故B错误.

C、向盐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电解质氯化氢转变为氯化钠,都是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不变,只是离子的转化,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C正确.

D、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双鸭山校级期中)下列变化对应的导电性有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的是(  )

A将金属钠投入到纯水中

B将烧碱投入到自来水中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向醋酸溶液中滴加氨水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从导电的水到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性增大,故A错误;

B、将烧碱投入到自来水中形成氢氧化钠溶液,从导电的水到氢氧化钠溶液,导电性增大,故B错误;

C、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先是生成碳酸钙和水,二者的导电性明显弱于石灰水,但是过量的二氧化碳和碳酸钙、水之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导电性明显增强导电性先减小后增加趋势,故C错误;

D、向醋酸溶液中滴加氨水,显示反应生成醋酸铵,导电性增强,继续加氨水会将醋酸铵稀释,浓度减小,所以导电性减弱,即导电性有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导电性强的溶液比导电性弱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溶液中不存在Ag+

D任何一个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相同条件下,导电性强的溶液比导电性弱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大,但离子数目不一定多,故A错误;

B.能量越小的物质越稳定,金刚石的能量大于石墨,所以石墨较稳定,故B错误;

C.难溶物在水溶液里存在溶解平衡,所以混合溶液中存在银离子,故C错误;

D.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力,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根据能量守恒知,任何一个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物质容易导电的是(  )

A熔融的氯化钠

B硝酸钾溶液

C硫酸铜晶体

D无水乙醇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熔融的氯化钠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A正确.

B、硝酸钾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B正确.

C、硫酸铜晶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所以不能导电,故C错误.

D、无水乙醇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所以不能导电,故D错误.

故选AB.

下一知识点 : 氧化还原反应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离子反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