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某社区在选举居民委员会成员时,出现了如图1、图2所示的混乱场面

(1)针对上述问题,完成下表,并为该社区民主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材料二 同学们统计“社区居民与政治生活”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2)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所体现的政治生活信息,谈谈对公民正确参与政治生活的启示。(10分)

正确答案

民主选举是我国公民实现政治参与的方式之一,但民主选举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还需要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公民能有序地参与政治工作。

(2)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应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②能否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公民应遵循宪法、法律,有序参与政治生活。③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试题分析:本题题型新颖,第(1)问属于探究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依据,和合理化建议。本问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同时注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关于做法举例和政治生活依据可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回答即可。熟记课本基础知识很关键。第(2)问属于启示类问题也就是怎么做。依据题意就是公民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可从公民应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应遵循宪法、法律,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三个角度回答。

点评:启示类试题一般以“如何解决、、、、、”采取什么措施、、、、、怎么实现、、、、、等形式出现。这类试题大都属于开放性的试题,要求学生思路开阔、见解深刻提出的办法或采取的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采取了发展新型民主的问政于民的形式。

2010年9月8日,“网络问政”走近中国最高层,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一一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栏目,成为党和政府听民声、采民意、聚民智的快速通道和高速公路。

2010年11月22日至24日,新疆自治区座谈会,邀请部分自治区专家顾问团成员、政府参事、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部分行业代表,广泛征求对《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初稿)的意见和建议。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新疆自治区政府做出重大决定前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意见的重要性。

(2)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党和政府怎样才能搞好问政于民?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10年5月7日,英国议会下议院选举结果显示,保守党未赢得绝对多数。英国迎来1974年以来首个无多数议会,出现联合政府。首相人选将由执政联盟协商推举。英国工党领导人戈登·布朗5月11日辞去首相职务。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随即任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担任首相,负责组建新一届政府。卡梅伦也因此成为英国近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保守党将和议会第三大党自由民主党组建联合政府。法国总统萨科齐当天向卡梅伦打电话祝贺。

(1)英国是什么样的政体形式?简要说明英国政体的结构。

(2)透过英国政体的本质,说明英法政体有哪些共同之处?

正确答案

【A】(1)有助于政府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6分)

(2)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必须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6分)

【B】(1)英国是君主立宪制,(1分)其结构特点如下:英国的国家机构有国王、议会和内阁。(1分)其中,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2分)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2分)

(2)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王室、议会和内阁都是资产阶级和贵族代表组成的,其人员构成和实施的政策说明,这一政体本质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2分)

英法两国政体的共同点:①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来看,英法两国的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的统治形式。(1分)②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来看,英法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1分)③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来看,英法两国都出现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1分)④两种政体都渐趋成熟,但是也都面临着诸多困扰和弊端。(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央领导纷纷下到一线进行摸底调查,特别是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对社会经济发展意见,A省省长发布了《致A省网民的一封信》。信中表示,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使网民和政府之间的直接对话、平等沟通成为可能,欢迎网友“拍砖”、“灌水”。

辨题: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就能实现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8分)

正确答案

(1)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是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的体现,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有利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2分)

(2)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是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表现,这是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的途径之一。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还要在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4分)

(3)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积极主动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主动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提供便利渠道。(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雾霾锁国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天气气象,雾霾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思与警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信息一 针对雾霾天气给中国经济和百姓生活带来的种种不能承受之重,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剑指PM2.5治理,全面吹响了中国“呼吸保卫战”的号角,政府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政府为什么会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主体?(10分)

(2)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说明如何推进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8分)

信息二 “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的确,面对刺眼呛鼻的雾霾,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高地只说别人,自己却没有任何行动,不能总是说的比做的好,不能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

(3)应对雾霾,作为公民,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要怎样承担责任。(12分)

正确答案

(1)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防治大气污染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3分)

②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防治大气污染,优化生态环境,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体现(3分)

③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防治大气污染,有利于政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2分)

④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根据《行动计划》防治大气污染,是政府在坚持依法决策,有利于增强政府威信(2分)

(2)①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为环境治理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2分)

②人大代表要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表决权、质询权,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更真实地反映人民利益需求。 (2分)

③人大代表要履行义务,听取和反映农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2分)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组织和活动原则,加大对政府的监督,充分调动和保护地方政府重视环境治理工作。(2分)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应该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雾霾治理中(3分)

②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听证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等各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为解决雾霾难题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3分)

③公民采用合法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敢于同无视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3分)

④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行为主体政府,问题指向政府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主体。关于政府原因类的题目,基本理论点包括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然后回扣设问,一一对应理论点,组织语言,即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防治大气污染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防治大气污染,优化生态环境,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体现;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防治大气污染,有利于政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根据《行动计划》防治大气污染,是政府在坚持依法决策,有利于增强政府威信。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推进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关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即人大的权力、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民主集中制原则,然后结合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对应理论,组织语言,即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为环境治理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人大代表要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表决权、质询权,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更真实地反映人民利益需求;人大代表要履行义务,听取和反映农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坚持民主集中制组织和活动原则,加大对政府的监督,充分调动和保护地方政府重视环境治理工作。

(3)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行为主体公民,问题指向公民应对雾霾承担责任。关于公民措施类的题目,基本理论点包括国家性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然后回扣设问,组织语言,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应该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雾霾治理中;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听证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等各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为解决雾霾难题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公民采用合法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敢于同无视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用电大幅度攀升,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发电成本上升导致电力企业利润下降,发展能力不强。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从2012年7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居民阶梯电价是指按照用户消费的电量分段定价,用电价格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

材料二  2012年5月11日,山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会在济南召开。听证会参加人员对《山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积极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提出了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应考虑家庭人口数量、季节性用电量增加、城乡差别等意见。   

(1)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如识说明实行阶梯电价的合理性。(6分)

(2)山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为什么要采取听证会的方式让公民参与决策?(8分)

正确答案

(1)①居昂用电楚商品,阶梯电价是由价值决定,并反映供求关系。(2分)②阶梯电价利用价格与供求的制约关系,引导人们节约用电,实现绿色低碳消费。(2分)③阶梯电价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促进资源合理利用的表现。(2分)

(2)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分)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分)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2分)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2分)(如回答:公民可以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政府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修正、完善,使决策更好地服务于民,可得4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山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注意审题第(|)问是经济生活角度。回答时,可以从影响价格的因素、消费、国家宏观调控等角度回答,第(2)问是政治生活角度。内容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可从民主决策的意义角度思考即可。

点评: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下一知识点 : 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及其意义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