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 共3609题
是否充分行使政治权利是判断公民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标准。
正确答案
错
略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运用,政治博客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和民意表达的“绿色通道”。从“最牛钉子户”到“山西黑煤窑”,从“华南虎照”到“孙春龙博客公开信”,对这些社会时政要闻的民意表达,政治博客已经成为监督政治的新平台和新渠道。然而,并非每个公民的民意表达都是趋于理性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某些政治博客群体,显得盲从、冲动和极端化,扩散“不信任政治”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至于有些公民公布虚假信息,误导了社会大众。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公民运用政治博客实行民主监督有何意义?(6分)
(2)结合材料中出现的问题,谈谈公民应如何运用政治博客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9分)
正确答案
(1)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养,激发公民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②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每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可给6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针对扩散“不信任政治”,公布虚假信息的现象,公民要处理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坚持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3分)应采取合法的方式行使民主监督权利,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3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表达民意。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误导社会大众。(3分)
略
(18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结合小王参与政治生活的经历开展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答疑解惑】2012年1月9日,是小王所在地进行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的日子。在去投票点的路上,小王遇到好友小张。小张问小王:“元旦前不是刚举行过村委会选举吗,这两次选举活动有什么不同吗?”小王很耐心地向小张进行了解释。
(1)结合有关选举的知识,请你说说这两次选举活动的不同。(4分)
【积极推介】网民通过留言板、电子邮箱、政务微博等和现实社会联系紧密的社会化论坛发言,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试图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行为被称为“对话型倾诉”。小王把这种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推荐给朋友小李,小李当晚就在论坛上发帖说财政局某官员可能有受贿行为。
(2)运用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知识,结合小李的行为,谈谈公民应如何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8分)
【建言献策】“建言”是小王参与政治生活的常用的方式。小王曾向村委会建议加强乡村道路维护,向县环保局建议加大对园区企业的环保督查力度,向人大代表就如何合并乡镇中学提出自己的建议……
(3)结合材料,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谈谈积极“建言”对小王的成长有何政治意义。(6分)
正确答案
⑴换届选举是公民在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基本民主权利,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参加村委会选举,是村民在选举自己的当家人,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4分)
⑵①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何权利的实现。我们既要树立权利意识,又要树立义务意识。②从权利意识看,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民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从义务意识看,公民在行使监督权的时候,必须采用合法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8分)
⑶①积极参与民主管理,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增强和提高小王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②积极参与民主监督,有助于激发小王关心国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③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提高小王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小王的社会责任感。(6分)
本题以基层民主建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公民政治参与知识的理解。
(1)两次选举活动的不同可以从基本民主权利、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等角度说明。
(2)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可以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方面加以分析。
(3)积极“建言” 政治意义可以从参与民主管理、参与民主监督、参与民主决策方面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进一步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制度,某市委组织部研究决定,公布干部监督工作举报电话,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该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市委组织部将切实保护好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认真受理和调查核实群众反映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问题。
(1)该市的干部选拔任用为什么要接受群众的监督?(12分)
(2)作为公民,应怎样行使自己的监督权?(14分)
正确答案
(1)①在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6分)②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6分)
(2)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7分)另一方面,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采取合法形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7分)
第(1)问主要从监督的作用和意义角度展开回答;第(2)问主要从两个角度回答,一是要敢于行使监督权,二是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网络问政已成为排解民忧、化解矛盾的“直通车”,也成为反腐、行风监督的“千里眼”。网络问政之探讨:建设法治政府,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特别是当前网络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加深,对基层政府如何更好地加强民主、科学、依法决策提出了新的考验。我市在制定规范性文件、重大项目建设等具体的重大行政决策中,一直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征求群众意见,扩大网民参与政府决策等新途径、新方式。
(1)请简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政府听取民意,就能保证科学民主决策”。(6分)
正确答案
(1)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2分)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2分)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2分)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2分)
(2)该观点是片面的。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2分)②民意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前提。(2分)③民意是多元的,做到科学民主决策,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民主决策,第一问:考查民主决策的意义, A.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体现决策的民主性;B.有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C.有利于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D.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第二问:评析类试题,考生要看到科学民主决策必须要听取民意的重要性,民意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前提,但是又要看到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不仅仅是政府听取民意,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点评:本题的意义类试题,考生结合教材知识点即可答出,难度适中。评析类的材料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它具有辨析题的思维含量,又具有材料题的内容范围。特别是最近两年迎合具体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理解类的评析材料题较为多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评析标准,即解答此题的核心知识点。其次立足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最后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标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