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4.85亿人,年度增长率为20.3%,年轻人成为网民的主体,他们乐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互联网舆情成为社情民意中最活跃的部分。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公民应当如何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8分)

正确答案

(1)可通过网络参与民主决策。参与公共决策的讨论,提出个人的意见、建议。(2分)

(2)可利用网络方式参与民主监督。参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促进依法治国。(2分)

(3)要坚持有序参与,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自觉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抵制网上违法现象。(4分)

本题以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为背景,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运用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等知识,结合材料灵活回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1)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角度分析,我国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实现的?(6分)

材料二  不断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要新的谋划、新的举措;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强化各项改革的关联性;改革越往后,面临的矛盾越多,全面深化改革要积极主动加快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

(2)运用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深化改革中坚持的方法论原则。(8分)

正确答案

(1)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①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我国特有的协商民主形式的独特优势,推进协商民主不断发展(2分);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2分);③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2分)。

(2)①深化改革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分);②强化各项改革的关联性,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2分);③积极主动加快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2分);④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均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原则(2分)。

试题分析:(1)该题要准确解读问题要求,把握原理的指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从这些制度上分析我国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切忌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内容,因为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题干要求的范围不符。

(2)该题要准确解读材料内容,抓住关键字眼,运用所学的辩证法知识加以分析,注意回答方法论要求。“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强化各项改革的关联性”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加快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6分)

互联网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然而,近年来滋生蔓延了众多的网络谣言,如 “军车进京”产生恶劣社会影响、“滴血食物传播病毒”引发恐慌、地震谣言令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蛆橘”传言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这些谣言既有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公共事件的捏造;不仅侵害公民名誉,更损害国家形象、阻碍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

对此,有关人士呼吁:建设文明诚信、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需要唤起每一位网民的社会责任心。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2分)互联网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人民民主权利的真实性,(2分)公民在网络参与中只有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诚信上网,抵制网络谣言,才能共同维护好社会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分)

②公民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互联网的发展为我国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一位公民在网络参与中也应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自觉承担对国家、社会的责任。(6分)

③网络是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重要平台,但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更不得采取诽谤和造谣的方式,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4分)

试题分析:本题的设置将网络安全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巧妙的结合。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时网络是一个重要的平台。互联网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人民民主权利的真实性;公民应该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行使政治权利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这就要求公民既要有法制观念又要有较高的素质和社会责任心,共同维护好社会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  建设美丽中国,政府、个人应该共同努力。同呼吸、共责任,这个责任政府方面首当其冲。为此各级政府应该努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环保理念;搞好生态环境,加大环境污染的防治。此外,环境问题,全社会各个成员也都责无旁贷。现实中不珍惜国土,乱占耕地、过分放牧、滥砍滥伐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区甚至打着开发的名义侵占农民土地,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当前应尽快建立生态意识教育,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还应完善多元化的环境监督体制。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过程中,你将如何参与?(10分)

正确答案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也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责无旁贷。(2分)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应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战略,要自觉主动维护国家利益。(2分)

③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电话、信函、邮件等方式向有关部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2分)④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推进改善环境,还要敢于同违反“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2分)⑤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参与,积极参与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2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建设美丽中国为话题进行设题考查,重点考查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知识。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包括哪些内容。根据教材的知识,可以知道,这一知识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的原则、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以及每一种途径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本题问的是如何参与,因此不涉及到相关的意义。既然参与了政治生活,肯定会通过具体的途径进行,本题主要涉及到的途径是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因此考生可以从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可以通过一些列的途径和方式向有关国家部门提建议,建言献策;也可以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升工作质量,敢于同违反美丽中国要求的行为作斗争;考生思考时,还应注意到,既然参与了,就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因此还必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参与政治生活时,要做到依法有序的进行参与。

下一知识点 : 我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及其意义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