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 共3609题
(15分)甲、乙同学居住的社区比较脏乱,缺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设施,居民们对此非常不满。甲同学打算在网上发帖,激烈批评政府有关部门对垃圾分类的措施不力,并鼓动居民到市政府门前游行。乙同学不赞成甲的做法并对他进行了劝阻,同时,他找到了当地的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人大代表就此问题进行多次走访和调研,并积极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落实了垃圾分类,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请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甲、乙同学的做法。
正确答案
(1)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2分),但必须负责地行使监督权。一方面,公民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公民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运用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2分)
(2)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行使监督权,但行使监督权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2分)
(3)必须坚持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和要求,确保有序的政治参与。(2分)
(4)甲同学对政府的批评体现了公民的责任意识,(或参与了民主监督)(1分)但他鼓动居民去政府门前游行,这一做法是不合法的,没有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是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2分)
(5)乙同学劝阻了甲同学,并找到当地的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合法渠道,正确地行使公民的监督权,(2分)体现了负责任地对政府进行民主监督,依照程序办事,是有序政治参与的表现。(2分)
本题以居住社会比较脏乱和公民的政治参与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政治生活,考查知识点公民的政治参与,题目类型观点评析类。观点评析类题目观点一般既有合理之处,又有不合理之处,故没有观点的对与错,只能说是片面的,既肯定合理之处,又要进一步补充说明遗漏之处。根据教材关于公民如何进行政治参与的既有理论,首先进行统一表述;其次,对甲乙两名同学的观点进行分别评述,甲同学观点要首先肯定其合理之处,体现公民的责任意识,然后点明不合理之处,乙同学观点正确,但也要有理有据的加以说明。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二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参与
2013年5月15日,洛阳市第六届5 . 15政务公开日活动正式启动。该市围绕“公开权力,服务民生”这一主题,开展了领导干部政务公开访谈活动、政务公开宣传和政策咨询活动、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在九县和市区活动现场,市及县区财政、公安、供电、环保、国土资源等各政府职能部门分别通过摆放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条幅、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在办公或公共场所设立活动点,设置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向群众发放便民手册和政策宣传资料,公开部门职能,解答群众问题;通过报纸、政府门户网站发布致广大市民的公开信,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
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是什么?(12分)
正确答案
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3分)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分)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3分)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3分)
试题分析:对于民主决策的意义,考生可以首先从反映民意,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的角度分析,其次可以从有利于集中民智,增强科学性的角度分析说明;再次可以从促进对决策的理解,推进实施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增强责任的角度分析说明。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以食为天,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是食品消费的最低要求。但现在市场上“毒食”却层出不穷: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染色馒头……。食品安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在生产经营者,如果每一个食品生产经营者都诚信自律,就可以夯实食品安全基石。食品安全关乎百姓的健康甚至生命,只有每一个公民都行动起来维护合法权益,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作为中国公民,谈谈你应如何为维护食品安全作出贡献?
正确答案
(1)作为公民应履行政治义务。增强维护食品安全的意识和能力,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2分)
(2)要认真行使监督权。用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进行斗争,发现食品安全违法问题,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向监督部门举报。同时对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2分)
(3)要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法维护食品安全,维护自身权益。(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等知识点,首先考生注意审题,本题的主体是中国公民,所以考生要联系教材知识,回忆有关公民的知识点,考生主要可以从履行政治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行使监督权、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等角度作答。
作为新媒体,政治博客的问世开启了新型的政治参与和民意表达的“绿色通道”。从“最牛钉子户”到“山西黑煤窑”、从“华南虎照”到“孙春龙博客公开信”,对这些社会时政要闻的民意表达,政治博客已经成为监督政治的新平台和新渠道。然而,并非每个公民的民意表达都是趋于理性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某些政治博客群体,显得盲从、冲动和极端化,扩散“不信任政治”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至于误导了社会大众。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公民通过哪些方式实行民主监督?(4分)
(2)公民应如何运用政治博客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8分)
正确答案
(1)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各1分)
(2)A、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敢于用政治博客这种监督政治的新平台和新渠道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4分)
B、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这就是说公民的民意表达要趋于理性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政治博客群体,不能盲从、冲动和极端化,不能扩散“不信任政治”的现象,否则会误导社会大众。(4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政治博客的问世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民主监督的内容的识记和理解。第一问,民主监督的方式,要根据课本内容全面回答所有的方式,切忌只回答材料中体现的方式;第二问公民如何负责任地实现民主监督,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回答。一要敢于和勇于进行民主监督,二要采用合法的方式进行民主监督。除了回答课本内容外,还要结合政治博客的运用进行解释。
点评:该题以政治博客的运用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民主监督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第一问纯属课本原理的考核,学生只要能熟练掌握课本内容即可正确作答。第二问,公民如何进行民主监督,对课本知识要熟练掌握,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但要注意和题中政治博客的应用相联系,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要求,难度适中。
(22分)网络问政已成为排解民忧、化解矛盾的“直通车”,也成为反腐、行风监督的“千里眼”。
材料一 网络问政之探讨:建设法治政府,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特别是当前网络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加深,对基层政府如何更好地加强民主、科学、依法决策提出了新的考验。我市在制定规范性文件、重大项目建设等具体的重大行政决策中,一直积极探索通过网络征求群众意见,扩大网民参与政府决策等新途径、新方式。
材料二 网络问政之规范:《半月谈》在扉页上公布新华网网址,辟出《热点声音》专栏,欢迎广大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是选取的两个热点声音。
声音一:一个个“萝卜坑”其实是一个个蚁穴,让泥土变得蓬松,给政府公信力大堤带来了极大的危险。(近来不少地方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招聘中“因人设岗”“量身定做”的丑闻相继曝光,被网友戏称为“萝卜招聘”)
声音二:民众有权利问(政府)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花我们的钱的,这些钱都是为我们所花的吗?”
小题1:请简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6分)
小题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政府听从民意,就能保证科学民主决策”。(8分)
小题3:网民网上留言质问、批评政府体现了公民哪种政治权利和自由?请简要说明正确行使这种权利的要求。(8分)
正确答案
小题1:(6分)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小题1:(8分)该观点是片面的。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②民意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前提。③民意是多元的,做到科学民主决策,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小题1:(8分)①民主监督权。②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从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本题以网络问政为背景、考查公民政治参与问题。
小题1:只要只要抓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即可。
小题1:抓住民意及保证科学民主决策,进行辩证分析,难度较大。
小题1:抓住网民网上留言质问、批评政府是在进行民主监督,即可突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