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态与环境
- 共3043题
6.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在中国,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二例脊髓损伤的 患者,大小便障碍是这些患者生活中的一大爐尬。武汉 协和医院的肖传国教授宣称开发出了一项手术,把一根 体神经与控制勝胱的内脏神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如 图所示的人工反射弧。其结果就是病人虽然没有尿意,但只要挠一挠大腿内侧的皮肤,就可以棑尿。肖教授也 凭借此成果成为2005年及2009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髓损伤患者的膀胱中尿液堆积到一定量时,会不受意识控制地自动排出体外,这个反射中,感受器是____,效应器是尿道括约肌,神经纤维兴奋处的膜内外电荷分布为____。在手术后形成的新反射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新接的体神经属于____ (传入/传出)神经
(2)为了检测接受手术的患者的恢复情况,需要进行尿动力学检测,检测前患者需迅速饮水1000ml,在排尿时记录其尿量和最大尿流速率。在这个过程中,位于____的感受器感受到渗透压的突化,导致位于 的渗透压调节中枢做出反应,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____ (增加/减少),尿量增多O根据各种检侧结果,肖宣称手术完全治愈的概率高达85<%。
(3)09年方舟子等人对接受过该手术的74人进行访问发现,73%的患者认为手术完全无 效;19%的患者表示“仅好了一点点”。律师据此表示手术治疗效果是否真和“肖氏术”有 关,并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肖传国的实验数据涉嫌造假。律师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膀胱(2分) 内正外负(1分) 脊髓(1分) 传出(1分)
(2)下丘脑(1分) 下丘脑 (1分) 减少(1分)
(3)缺乏对照实验组(或虽然有19%的患者表示“好了一点点”,但这只是只是主观感觉,并没有数据支持;或“好了一点点”可能是患者的错觉或自我安慰的心理效应等,合理即可。但绝对不能只答19%这个有效率不够高,19%本身已经是一个比较显著的数值了。)(1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下列有关人体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 ( ),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动。
(2)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请举两例:
( )、( ) 。
(3)若某抗原引起机体产生的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的表面,当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 )。
(4)机体稳态的维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 ( ) 、( ) 等类型的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 实现信息交流,例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就是通过这一途径实现的。
正确答案
(1)释放神经递质
(2)抗体 淋巴因子(干扰素、溶菌酶等)
(3)过敏反应
(4)激素 神经递质(CO2、淋巴因子等) 细胞间的接触(细胞膜的接触)(2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8分)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体液调节,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调节的甲、乙、丙三种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方式调节的靶腺若为性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 激素到达垂体,进而影响和调节相应激素的分泌。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能通过该图中 ( ) 两种方式调节,使( )分泌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加。感冒发热患者能在一段后通过大量出汗使体温恢复至正常,这是一种_________调节机制
(2)当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除血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外,还可通过图中的丙方式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此时靶细胞内有关物质转化的主要过程为 ( ) ;兴奋在A处传递时,信号的转变形式是( ) 。在正常血糖调节中,由机体产生能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有( ) 。
(3)如果头部受伤导致人体出现多尿现象,则与此有关的是图中的 ( ) 方式调节失控。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 Ca2+有利于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而Cu2+能抑制Ca2+的作用。若瞬 间增大组织液中Cu2+的含量,将引起的效应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胰岛素是人体血糖调节中的重要激素,其释放受到机体的精确调控。
(1)人体内胰岛素释放通路是:餐后血糖升高,葡萄糖由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到胰岛B细胞内,经过__________过程产生大量ATP,阻断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进而抑制了钾离子的外流,使细胞膜内的电位___________,打开电压依赖性的Ca2+通道,升高了胞内的Ca2+浓度,促进胰岛素分子以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2)研究发现,高浓度葡萄糖可引起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谷氨酸,为研究谷氨酸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将三组数目相等的小鼠离体胰岛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及结果如图1所示(CQNX为谷氨酸受体阻断剂)。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由此推测,谷氨酸与胰岛B细胞表面的_________结合发挥作用。
(3)科研人员进一步用谷氨酸溶液处理正常小鼠和K+通道基因敲除小鼠的胰岛B细胞,检测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
①由实验结果可知,谷氨酸能够__________正常小鼠胰岛B细胞内的Ca2+浓度。
②K+通道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相比,细胞内的基础Ca2+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小鼠,从胰岛素释放通路分析,是由于K+通道基因敲除小鼠的K+通道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Ca2+通道_________。
③该实验结果说明谷氨酸对胰岛B细胞的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
(4)基因敲除是一种特殊的基因重组技术,即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细胞从而干扰该细胞内某一基因的功能。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小鼠的胰岛B细胞常用方法是_______ 。
正确答案
(1)有氧呼吸(或“呼吸作用”) 升高 胞吐(或“外排”)
(2)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谷氨酸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NQX可抑制这一过程 (谷氨酸)受体
(3)① 升高 ②(持续)开放 ③K+通道
(4)显微注射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下图是与人体稳态相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相应激素。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b指的是:( ),①~④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过程的是_____。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 ),通过轴突传导到( ),进而引起小泡中递质的释放。
(3)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人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_____。
(4)如果电刺激图乙中I部位,则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若饮水不足,则会引发图乙的调节过程,其中物质d是( ),其作用为 ____。
正确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 ③④
(2)局部电流(兴奋、神经冲动) 神经末梢(轴突末梢、突触小体)
(3)提高
(4)由正变为负(,再变为正)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对如图四幅曲线图中a、b两点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0. 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间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__________,该物质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人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墓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BDNF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图中________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有关。
正确答案
(1)神经递质 胞吐(或外排)
(2)表达(或转录和翻译)
(3)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减少
(4)(新)突触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当呼吸道粘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会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分析题目:当呼吸道粘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会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舒张,产生咳嗽反射。可知咳嗽反射的感受器在呼吸道粘膜,A说法正确;传入神经兴奋传导方向是由感受器向中枢,兴奋部位膜内侧电流方向也是由感受器向中枢,B正确;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是不同的神经细胞,兴奋传递必须经过突触结构,C正确;神经细胞无论兴奋或静息,细胞内Na+浓度总低于细胞外,D错误。
考查方向
考查神经调节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兴奋在一个神经细胞上传导的原理及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原理结合题意逐项分析。
易错点
易只依据分析兴奋一个神经细胞上传导的原理分析B项,而没注意传入神经上而误认为B错误。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知识点
为探究药物X对糖尿病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5.糖尿病是由于____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长期高血糖会引起某些大脑神经元损伤,这些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____,其释放量减少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下降,出现糖尿病脑病。
16.研究者将若干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大鼠均分为6组,其中l组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给6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药物X和药物D(用于糖尿病脑病治疗的常规药物),21天后检测1—5组大鼠的血糖和体重,结果如下表。
①实验中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的目的是获得____大鼠。
②第3~5组结果说明,药物X能够使大鼠____和____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且随药物X浓度升高作用效果增强。
17.研究发现,出现糖尿病脑病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乙酰胆碱酯酶是学习记忆功能调节的关键酶。为进一步研究药物X的治疗效果,研究者检测上述l~6组大鼠大脑神经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见下图。
①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下产生胆碱和乙酸,显色剂可与胆碱反应,使胆碱显色。研究者将l-6组显色结果与____相比较,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生成量,从而计算得到____。
②由____判断,药物X可能作为治疗糖尿病脑病的新型药物。
正确答案
胰岛素 神经递质
解析
糖尿病是由于分泌胰岛素不足等原因引起,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
考查方向
考查激素调节及神经调节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血糖调节及神经调节相关知识作答。
易错点
因识记不准确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正确答案
①糖尿病模型(或“患糖尿病的”)
②血糖浓度升高 体重降低
解析
分析实验:探究药物X对糖尿病脑病的治疗作用,实验对象是有糖尿病动物,因此实验中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的目的是获得糖尿病鼠做实验对象;和对照组1、2、6的结果对照分析第3~5组,说明随药物X浓度增加,大鼠血糖浓度升高和体重降低的现象缓解越明显。
考查方向
考查探究实验的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目的的解读及结果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实验目的:探究药物X对糖尿病脑病的治疗作用,分析实验自变量是药物X,实验对象是糖尿病,结合实验结果表分析作答。
易错点
因对实验对象的分析不准确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正确答案
①标准溶液显色结果(或“标准曲线”)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②0.35mg·kg-1药物X的治疗效果(或“第5组的胆碱酯酶活性”)与药物D相近
解析
依据题意,将l-6组显色结果应与标准溶液显色结果相比较,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由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生成量而计算得到。
由于第6组加入药物D是用于糖尿病脑病治疗的常规药物,由第5组和第6组结果相同可判断,药物X可能作为治疗糖尿病脑病的新型药物。
考查方向
考查探究实验的思想,主要考查实验常识及实验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准确理解题意及实验6的对照作用结合所问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题目不能准确理解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