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 共3330题
天然酿酒酵母菌通常缺乏分解淀粉的酶类,用作发酵原料的淀粉需经一系列复杂的转化过程才能被利用。研究者从某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并转入酿酒酵母菌,获得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可直接利用淀粉产生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淀粉酶基因切割下来所用的工具是_______,用______将淀粉酶基因与载体拼接成新的DNA分子,下一步将该DNA分子_______,以完成工程菌的构建。
(2)若要鉴定淀粉酶基因是否插入酿酒酵母菌,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若要鉴定淀粉酶基因是否翻译成淀粉酶,可采用______检测。将该工程菌接种在含淀粉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碘液,工程菌周围出现透明圈,请解释该现象发生的原因______。
(3)如何进一步鉴定不同的转基因工程菌菌株利用淀粉能力的大小?__________。
(4)微生物在基因工程领域中有哪些重要作用?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导入受体细胞
(2)DNA分子杂交技术 抗原一抗体杂交 出现透明圈是因为淀粉被淀粉酶水解了,说明淀粉酶基因已经翻译成淀粉酶
(3)可将不同的工程菌分别接种到含有等量的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加入碘液,不显蓝色的透明圈就是淀粉被分解的地方,透明圈越大,说明工程菌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强,从而可确定转基因工程菌菌株利用淀粉能力的大小
(4)作为受体细胞,获取限制酶等
(选做题)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为了能把该抗病基因转入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载体是____________。
(2)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__________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____________。
A. B.
C.
D.
(3)切割完成后,采用__________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___________。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___________棉花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________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_____________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___________。
A.淀粉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6)转基因棉花获得的_____________是由该表达产物来体现的。
正确答案
(1)从细胞中分离 化学方法合成 Ti质粒
(2)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 A
(3)DNA连接酶 重组DNA
(4)感染 全能 筛选(选择)
(5)C
(6)抗病性状
一直以来荧光素酶的惟一来源是从荧火虫腹部提取的。但加利福利亚大学的一组科学家成功地通过转基因工程实现了将荧光素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并在大肠杆菌体内生产荧光素酶。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此转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
(2)在该过程中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此目的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需要运载体的帮助。下列所列各项是选取运载体的时候必须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保存
B.具有特定的限制酶切点
C.具有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碱基片断
(4)在转基因工程中,一般是由_________承担运载体的。
(5)大肠杆菌在此处是作为______。
A.供体细胞 B.受体细胞 C.运载体
正确答案
(1)荧光素酶基因
(2)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3)AB
(4)质粒
(5)B
降钙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临床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人的降钙素活性很低,半衰期较短。某科研机构为了研发一种活性高、半衰期长的新型降钙素,从预期新型降钙素的功能出发,推测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两条72个核苷酸的DNA 单链,两条链通过18 个碱基对形成部分双链DNA片段,再利用Klenow酶补平,获得双链DNA,过程如图。
在此过程中发现,合成较长的核苷酸单链易产生缺失碱基的现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Klenow酶是一种________ 酶,合成的双链DNA 有________ 个碱基对。
(2) 获得的双链DNA 经EcoR 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G↓AATTC-)和H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G↓GATCC-)双酶切后插入到大肠杆菌质粒中,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并进行DNA测序验证。
①.大肠杆菌是理想的受体细胞,这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该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要进行重组质粒的鉴定和选择,需要大肠杆菌质粒中含有______________。
⑤.在进行DNA测序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经DNA测序表明,最初获得的多个重组质粒,均未发现完全正确的基因序列,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制备该新型降钙素,运用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NA聚合 126
(2)①.繁殖快、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②.Ca+ ③.保证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定向连接(或防止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 ④.标记基因 ⑤.DNA分子杂交技术 合成的核苷酸单链仍较长,产生缺失碱基的现象
(3)蛋白质工程
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科学家在进行图中[①]操作时,一般要用__________分别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载体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_________而结合。
(2)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法则。
(3)将上述抗虫棉植株的后代种子种植下去后,后代往往有很多植株不再具有抗虫特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要想获得纯合子,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4)下列是几种搭配的密码子,据此推断图中合成的多肽,其前三个搭配的种类(按前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甲硫氨酸(AUG)、精氨酸(GGA)、丝氨酸(UCU)、酪氨酸(UAC)、精氨酸(AGA)、丙氨酸(GCU)]
正确答案
(1)同种限制酶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中心
(3)发生性状分离 连续自交及选择
(4)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
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基因,生物技术可对此类基因的变化进行检测。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和________。
(2)上图表示从正常人和患者体内获取的p53基因的部分区域。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会发生改变,在图中用方框圈出发生改变的碱基对,这种变异被称为_______。
(3)已知限制酶E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E分别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p53基因部分区域(见上图),那么正常人的会被切成_______个片段,而患者的则被切割成长度为________对碱基和_______对碱基的两种片段。
(4)如果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以P+表示正常基因,p-表示异常基因)。
正确答案
(1)从细胞中分离 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2)基因碱基对的替换(基因突变)
(3)3 460 220
(4)P+P-
(附加题)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抗虫棉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过程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的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
(2)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经C、D过程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该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将植物细胞培养到____________,包上人工种皮,制成了神奇的人工种子,以便更好地大面积推广培养。
(4)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过程应该用_________作为探针。
正确答案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卡那霉素
(2)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胚状体
(4)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抗虫基因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下图是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质粒上的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中的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酶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
(2)构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A时,选用_________限制酶对_________进行切割,可以防止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
(3)①~⑤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是_________。
(4)香蕉组织细胞具有___________,因此,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目的(抗病)基因的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图中④、⑤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香蕉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培养皿中的培养基除添加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植物激素,其目的是诱导外植体完成④、⑤生理过程,培养成完整的植物体。
(6)如何检测图示过程最终是否取得成功?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2) BamHI和HindⅢ 外源DNA 目的基因 质粒
(3)①④⑤
(4)全能性 脱分化 再分化
(5)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6)用虫子感染转基因香蕉,观察其是否抗虫
(附加题)土壤农杆菌是一种细菌,在转基因植物研究上有很重要的应用。下图是某植物转基因技术流程示意图:
(1)形成重组DNA的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和_____。
(2)所谓农杆菌转化是指让其侵染植物组织细胞从而把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导入了目的基因。
(3)图中的植株再生利用的是_____技术,其理论基础(原理)是___________。
(4)培养基中除含有必要的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如:_________和_________)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限制酶 DNA连接酶
(2)不是
(3)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全能性
(4)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卡那霉素
(选做题)天然酿酒酵母菌通常缺乏分解淀粉的酶类,用作发酵原料的淀粉需经一系列复杂的转化过程才能被利用。研究者从某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并转人酿酒酵母菌,获得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可直接利用淀粉产生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淀粉酶基因切割下来所用的工具是_________,用___________将淀粉酶基因与载体拼接成新的DNA分子,下一步将该DNA分子__________,以完成工程菌的构建。
(2)若要鉴定淀粉酶基因是否插人酿酒酵母菌,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若要鉴定淀粉酶基因是否翻译成淀粉酶,可采用检测_________。将该工程菌接种在含淀粉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碘液,工程菌周围出现透明圈,请解释该现象发生的原因。
(3)如何进一步鉴定不同的转基因工程菌菌株利用淀粉能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
(4)微生物在基因工程领域中有哪些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导入受体细胞
(2)DNA分子杂交技术 抗原抗体杂交
(3)测定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工程菌菌株的淀粉酶活性或酒精产量
(4)①.工具酶主要来自微生物;②.最重要的目的基因供体库之一;③.目的基因的载体之一;④.作为受体细胞;⑤.提供用于发酵的工程菌(任选3条)。
继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请回答:
(1)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体细胞,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
(2)在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必须用___________酶。进行基因转移时,通常要将外源基因转入____________中,原因是____________。
(3)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组。
(4)在研制膀胱生物反应器时,应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细胞_____________中特异表达。
(5)为使外源基因在后代长期保持,可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的_______________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使其发育成与供体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该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显微注射
(2)同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受精卵(或早期胚胎) 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使外源基因在相应组织细胞表达
(3)DNA分子杂交(核酸探针)
(4)膀胱上皮
(5)细胞核转入去核的卵 核移植(或克隆)
番茄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高秆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1)若过程①的F1自交3代,产生的后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___________。
(2)过程②,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________种;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番茄,通过筛选得到的高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约有____________株。
(3)过程③由导入抗病基因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株需要利用__________技术。
(4)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刚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7/16
(2)2n DDRR M/4
(3)植物组织培养
(4)基因突变 种子萌发时进行细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
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amp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______种DNA片段。
(2)图中②表示HindⅢ与BamHⅠ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_______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BstⅠ与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________种重组质粒。
(3)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后,不能影响质粒的_________。
(4)图中③的Ti质粒调控合成的vir蛋白,可以协助带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植物细胞,并防止植物细胞中______对T-DNA的降解。
(5)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结合某些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使细胞膜穿孔,肠细胞裂解,昆虫死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_______。
(6)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正确答案
(1)4
(2)2 1
(3)复制
(4)DNA水解酶
(5)表面无相应的特异性受体
(6)抗性
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对昆虫有毒害作用的细菌,其杀虫活性物质主要是一类伴孢晶体蛋白。伴孢晶体蛋白经昆虫肠液消化成毒性肽,并因此导致昆虫死亡。自1993年培育转基因植物抗虫棉成功后,研究者又将抗虫基因成功地导入水稻细胞中。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抗除草剂基因(bar)常作为标记基因。这样培育出来的转基因水稻既能抗虫又能抗除草剂,便于田间管理。图为获得转基因水稻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1)水稻细胞的基因结构与苏云金杆菌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2)要获得该抗虫基因,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3)假如运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运载体连接的抗虫基因分子末端序列是_______。
(4)C过程的水稻细胞经过__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培养基中除了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该培养基从用途上看属于_________。
(5)如果抗虫基因在水稻细胞中成功表达,请用中心法则形成表示该基因的表达过程。______________。
(6)种植上述转基因植物,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编码区是间隔、不连续的
(2)直接分离基因(鸟枪法) 人工合成基因
(3)
(4)脱分化 除草剂 选择培养基
(5)
(6)叶绿体遗传表现为母系遗系,目的基因不会通过叶绿体传递给近缘物种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1)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
(2)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
(4)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过程应该用_______作为探针。
(5)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①.将转基因植株与________杂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1:1。
②.若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_______。
③.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做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具有标记基因;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3)卡那霉素
(4)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抗虫基因
(5)①.非转基因植株 ②.3:1 ③.100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