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说明图一到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6分)综观图一到图三反映了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势?(1分)

(2)图四、图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2分)

(3)图六是我国代表在第26届联大上的照片,你知道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吗?(1分)

(4)上列图片反映出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图一: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图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2分)

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1分)

(2)图四,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代表团在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1分)

图五,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1分)

(3)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1分)

(4)屈辱外交与独立自主。(2分,言之成理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港口域市,它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处于中国西部最富饶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交往的必经之路上,由于居于水运中心的位置,重庆受到外国列强的关注。他们要打开西南地区的广阔市场,就必须开埠重庆。到1876年,中英《烟台务约》规定开辟川江的门户宜昌为商埠并允许“英人派员驻渝查看川省之英商事宜”,重庆在事实上对英法等国开放。1891年重庆建立海关,正式开埠。由于此时日本尚未在中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所以不能分享重庆开埠之侵略权益。

材料二   1875-1911年重庆港进出口贸易额统计《单位:万海关两)

注:土货是指本国产的物品。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等西方列强在重庆开埠的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重庆开埠问题上取得与英法同样的特权是通过哪一条约?(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l875—1919年重庆港进出口贸易的特征。(4分)并说明它所反映的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l912年和l914—1918年间重庆洋货进口值相对较低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地理位置重要,打开西南地区的广阔市场。(4分)《马关条约》。(2分)

(2)特征:贸易总额不断增长,对外贸易呈入超状态。(4分)

问题:西南地区逐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重庆是西南地区重要的贸易集散地。(2分)

原因:辛亥革命造成政局波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1901年到2000年,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百年,屈辱与光荣、沉沦与复兴交织成瑰丽的历史画卷,读下列四幅历史图片回答问题:

(1) 图1所反映的历史场景是哪一次侵华战争的结果?(1分)列举近代史上中国军民反抗外族侵略的英勇斗争(至少3次)(3分)

(2)图1和图2之所以出现截然不同的历史场景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3)图3反映了什么事件?除此之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方面还有哪些成就?(3分)

(4)图4反映的是中国参与哪次外交活动。(1分)

正确答案

(1)鸦片战争后(1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3分)

(2)图1是满清政府腐败统治,不敢发动人民进行抵抗

图2是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面抗战(2分)

(3)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缓和,中日期邦交正常化(3分)

(4)2000年中国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1分)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提高 历史事实,(1)图一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近代史上反抗侵华的活动根据课本答出即可。(2)图一的失败是清政府腐败的结果,图2 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重要原因。(3)图三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历史事实,除此在70年代还有中美和中日关系的缓和。(4)图四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参加国际性的活动,即2000年中国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再现,难度不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末诗人丘逢甲在《春愁》诗中写道:“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三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丘逢甲的诗写于哪一年? “割台湾”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联系史实指出台湾的割让带来了怎样的后果?(6分)

(2)材料二中“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有何历史意义?(4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田中角荣首相访华时,国际局势发生了什么变化?中日建交对两国及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1896年。(1分)《马关条约》。(1分)后果:中国失去了东南门户的屏障,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4分)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以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4分)

(3)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2分)影响:结束了中日长期敌对关系,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2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________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1895年,日军攻陷________半岛和北洋海军基地________,中国战败。6.1895年,清政府派________去日本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条约》。

正确答案

1894 辽东半岛 威海卫 李鸿章 马关

本题考查的是在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在1895年清政府在辽东半岛战役和威海卫战役后战败,日本的伊藤博文和中国的李鸿章签定《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大加深。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