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信息的转录
- 共3328题
已知放线菌素D是RNA合成抑制剂.根据海胆受精卵在有放线菌素D和无放线菌素D情况下培养,记录14C标记的缬氨酸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如图1.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图2中④的顺序为 UGGUCUAAACCG)
(1)据题分析,放线菌素D影响的是______过程.
(2)直接将14C标记的缬氨酸用于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是图2中的[______]______.该过程所依赖的模板是[______]______,合成该模板分子所需的原料是______.
(3)决定②的密码子是______.
(4)根据图1判断从受精开始到10h之内,合成蛋白质所依赖的模板来源于______,10h以后,海胆细胞内新合成蛋白质所依赖的模板主要来源于______.
A.卵细胞原有的 B.受精卵新合成的 C.精子提供的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解:(1)据题分析,放线菌素D影响的是转录过程.
(2)直接将14C标记的缬氨酸用于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是图2中的①核糖体.该过程所依赖的模板是④mRNA,合成该模板分子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3)决定②的密码子位于mRNA,是UCU.
(4)根据图1判断从受精开始到10h之内,合成蛋白质所依赖的模板来源于A卵细胞原有的,而10h以后,海胆细胞内新合成蛋白质所依赖的模板主要来源于B受精卵新合成的.
故答案为:
(1)转录
(2)①核糖体 ④mRNA 核糖核苷酸
(3)UCU
(4)A B
解析
解:(1)据题分析,放线菌素D影响的是转录过程.
(2)直接将14C标记的缬氨酸用于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是图2中的①核糖体.该过程所依赖的模板是④mRNA,合成该模板分子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3)决定②的密码子位于mRNA,是UCU.
(4)根据图1判断从受精开始到10h之内,合成蛋白质所依赖的模板来源于A卵细胞原有的,而10h以后,海胆细胞内新合成蛋白质所依赖的模板主要来源于B受精卵新合成的.
故答案为:
(1)转录
(2)①核糖体 ④mRNA 核糖核苷酸
(3)UCU
(4)A B
观察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1)该图所示生理过程的原料是______,该过程所需ATP的产生场所有______、______.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
(3)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④的结构式是______.
(4)③中尿嘧啶和腺嘌呤的和占42%,则可得出与③合成有关的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______.
(5)如果该生理过程的产物是胰岛素,则在①上合成的“甲硫氨酸-丙氨酸-…”物质首先进入______中进行加工.
(6)下列细胞中不能发生该生理过程的是______.
A.根毛细胞 B.浆细胞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 D.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
解:(1)该图所示生理过程是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其原料是氨基酸,该过程所需ATP来自细胞呼吸,故产生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丙氨酸的反密码子是CGA,其对应的密码子为GCU.
(3)连接甲和丙这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④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4)③mRNA中尿嘧啶和腺嘌呤的和占42%,则合成③mRNA的模板链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和占42%,与③mRNA合成有关的DNA分子片段中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和占58%,而双链DNA中鸟嘌呤的数量等于胞嘧啶的数量,因此与③mRNA合成有关的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29%.
(5)如果该生理过程的产物是胰岛素,则在①核糖体上合成的“甲硫氨酸-丙氨酸-…”物质首先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
(6)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根毛细胞、浆细胞和大肠杆菌都具有核糖体,都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而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故选:C.
故答案为:
(1)氨基酸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2)GCU
(3)-CO-NH-
(4)29%
(5)内质网
(6)C
解析
解:(1)该图所示生理过程是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其原料是氨基酸,该过程所需ATP来自细胞呼吸,故产生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丙氨酸的反密码子是CGA,其对应的密码子为GCU.
(3)连接甲和丙这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④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4)③mRNA中尿嘧啶和腺嘌呤的和占42%,则合成③mRNA的模板链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和占42%,与③mRNA合成有关的DNA分子片段中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和占58%,而双链DNA中鸟嘌呤的数量等于胞嘧啶的数量,因此与③mRNA合成有关的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29%.
(5)如果该生理过程的产物是胰岛素,则在①核糖体上合成的“甲硫氨酸-丙氨酸-…”物质首先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
(6)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根毛细胞、浆细胞和大肠杆菌都具有核糖体,都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而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故选:C.
故答案为:
(1)氨基酸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2)GCU
(3)-CO-NH-
(4)29%
(5)内质网
(6)C
(2015秋•淄博校级期末)图是大白鼠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其体内存在的两种蛋白P和Q的部分比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白鼠细胞中图一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可进行图一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______.
(2)图一中甲的名称为______,其基本单位是______.
(3)丁的名称是______.
(4)图二所示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模板是[______]______.1的作用是______
(5)从表中信息来看,控制Q蛋白的基因中碱基的数目至少为______个(不考虑终止密码).P蛋白基因存在于大白鼠的______细胞中(多选).
A.肌肉细胞 B.成熟精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皮肤细胞.
正确答案
解:(1)图一表示转录过程,在小鼠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能进行.
(2)图中甲能催化转录过程,应该为RNA聚合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3)丁在RNA上,因此其名称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4)图二为翻译过程,其模板是3mRNA;1是tRNA,其作用是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5)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翻译形成的Q蛋白中含有n各氨基酸,因此控制Q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碱基的数目至少为6n.
同一个个体中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该个体全部的基因.
故答案为:
(1)转录 细胞核、线粒体
(2)RNA聚合酶 氨基酸
(3)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4)3 mRNA 转运氨基酸、识别密码
(5)6n ABCD
解析
解:(1)图一表示转录过程,在小鼠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能进行.
(2)图中甲能催化转录过程,应该为RNA聚合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3)丁在RNA上,因此其名称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4)图二为翻译过程,其模板是3mRNA;1是tRNA,其作用是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5)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翻译形成的Q蛋白中含有n各氨基酸,因此控制Q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碱基的数目至少为6n.
同一个个体中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该个体全部的基因.
故答案为:
(1)转录 细胞核、线粒体
(2)RNA聚合酶 氨基酸
(3)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4)3 mRNA 转运氨基酸、识别密码
(5)6n ABCD
如图表示真核生物体内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某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示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有______.
(2)该图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______过程,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若在小麦根细胞中发生该过程的场所有______.该过程中,DNA分子首先在______的催化作用下,由______提供能量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______断开,称之为______.
(3)③是以①、②中的哪一条链为模板形成的?______.在形成③的过程中以______为原料,按照______原则进行,写出③的碱基序列:______.③中的C与②中的C是同种物质吗?说明理由:______.
(4)物质③形成后在细胞质中与______结合,进行______过程,其产物是______.
(5)如果③中A占26%,U占28%,那么,在相应的DNA片段中,T占______,C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为DNA和RNA,两者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发生.小麦根细胞不含叶绿体,因此转录过程发生的场所有细胞核和线粒体.转录过程中,DNA分子首先进行解旋,即在解旋酶的催化作用下,由ATP提供能量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氢键断开.
(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③是以①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转录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转录过程需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根据②链的碱基序列可知①链的碱基序列为GTACGT,则③的碱基序列为CAUGCA;③中的C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②中的C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可见两者不是同一种物质.
(4)物质③是mRNA,其形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过程,其产物是蛋白质.
(5)如果③中A占26%,U占28%,即A+U占54%,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应DNA分子中A+T占54%,而A=T,则A=T=27%,C=G=50%-27%=23%.
故答案为:
(1)C、H、O、N、P
(2)转录 细胞核 细胞核和线粒体 解旋酶的 ATP 氢键 解旋
(3)①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碱基互补配对 CAUGCA 不是 ③中的C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②中的C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4)核糖体 翻译 蛋白质
(5)27% 23%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为DNA和RNA,两者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发生.小麦根细胞不含叶绿体,因此转录过程发生的场所有细胞核和线粒体.转录过程中,DNA分子首先进行解旋,即在解旋酶的催化作用下,由ATP提供能量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氢键断开.
(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③是以①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转录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转录过程需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根据②链的碱基序列可知①链的碱基序列为GTACGT,则③的碱基序列为CAUGCA;③中的C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②中的C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可见两者不是同一种物质.
(4)物质③是mRNA,其形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过程,其产物是蛋白质.
(5)如果③中A占26%,U占28%,即A+U占54%,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应DNA分子中A+T占54%,而A=T,则A=T=27%,C=G=50%-27%=23%.
故答案为:
(1)C、H、O、N、P
(2)转录 细胞核 细胞核和线粒体 解旋酶的 ATP 氢键 解旋
(3)①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碱基互补配对 CAUGCA 不是 ③中的C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②中的C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4)核糖体 翻译 蛋白质
(5)27% 23%
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用A或a表示)控制的遗传病,致病基因导致细胞膜上正常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从而使正常钙离子通道的数量不足,造成细胞功能异常.该致病基因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如细胞的______(填结构)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图中结构C的形成.
(2)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
(3)一个患周期性共济失调的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红绿色盲的孩子(色盲基因用b代表).这对夫妇中,妻子的基因型是______,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①是转录过程;结构C为核糖体,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图中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且该致病基因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患周期性共济失调的女性(A_XBX_)与正常男性(aaXBY)结婚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红绿色盲的孩子(AaXbY),因此妻子的基因型是AaXBX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Aa)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转录 核仁
(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AaXBXb
解析
解:(1)图中①是转录过程;结构C为核糖体,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图中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且该致病基因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患周期性共济失调的女性(A_XBX_)与正常男性(aaXBY)结婚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红绿色盲的孩子(AaXbY),因此妻子的基因型是AaXBX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Aa)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转录 核仁
(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AaXBX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