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是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步骤,该过程的模版是[____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版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_____

(3)根据图并参考上表分析:[1]_____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这个氨基酸与前接的氨基酸是通过______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正确答案

解:(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3(mRNA).

(2)图中mRNA上的碱基序列为UGGGCUAAACCC,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ACCCGATTTGGG.

(3)图中1为转运RNA,其上的反密码子是CGA,其对应的密码子是GCU,根据密码子表可知上其携带的是丙氨酸.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故答案为:

(1)翻译[3]mRNA

(2)ACCCGATTTGGCG

(3)转运RNA   丙氨酸   肽键

解析

解:(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3(mRNA).

(2)图中mRNA上的碱基序列为UGGGCUAAACCC,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ACCCGATTTGGG.

(3)图中1为转运RNA,其上的反密码子是CGA,其对应的密码子是GCU,根据密码子表可知上其携带的是丙氨酸.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故答案为:

(1)翻译[3]mRNA

(2)ACCCGATTTGGCG

(3)转运RNA   丙氨酸   肽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

(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用A、a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______(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10,结果用分数表示).

(2)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的一种多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在患者体内为仅含45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______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待测基因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则需要______ 种探针.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基因探针序列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已知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是,即a=,则A=1-=,由遗传平衡定律可知人群中AA=×=,aa=×=,所以Aa=,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基因型为AA和Aa,杂合子在正常人中的比例为÷(+)=,即Aa=.所以其弟弟(Aa)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2)碱基组成或者位置的改变都有可能改变密码子的种类,这属于基因突变.仅含有前45个氨基酸说明之后的氨基酸并未合成,即第46位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

(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目的基因(待测基因)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需要诊断A和a两种基因,即需要2种检测基因的探针.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对应的致病基因的碱基序列为“…TGAATC…”(或是对应的链为“…ACTTAG…”),所以探针碱基序列应与致病基因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所以应为ACTTAG(或TGAATC).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a      

(2)基因突变   46

(3)2     ACTTAG(TGAATC)

解析

解:(1)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已知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是,即a=,则A=1-=,由遗传平衡定律可知人群中AA=×=,aa=×=,所以Aa=,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基因型为AA和Aa,杂合子在正常人中的比例为÷(+)=,即Aa=.所以其弟弟(Aa)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2)碱基组成或者位置的改变都有可能改变密码子的种类,这属于基因突变.仅含有前45个氨基酸说明之后的氨基酸并未合成,即第46位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

(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目的基因(待测基因)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需要诊断A和a两种基因,即需要2种检测基因的探针.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对应的致病基因的碱基序列为“…TGAATC…”(或是对应的链为“…ACTTAG…”),所以探针碱基序列应与致病基因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所以应为ACTTAG(或TGAATC).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a      

(2)基因突变   46

(3)2     ACTTAG(TGAAT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核中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进行的是______过程.此过程的进行除图中的模板和原料外还需要的基本条件有______

(2)碱基①和④的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3)图中②和⑤均表示鸟嘌呤,二者参与构成的核苷酸______(相同、不同).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进行的是转录过程.该过程的进行除图中的模板(DNA的一条链)和原料(核糖核苷酸)外还需要酶(RNA聚合酶)、ATP.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①为尿嘧啶,碱基④为胸腺嘧啶.

(3)图中碱基②鸟嘌呤参与构成的是核糖核苷酸,而碱基⑤腺嘌呤参与构成的是脱氧核苷酸.

故答案为:

(1)(遗传信息的)转录   酶、ATP

(2)尿嘧啶   胸腺嘧啶

(3)不同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进行的是转录过程.该过程的进行除图中的模板(DNA的一条链)和原料(核糖核苷酸)外还需要酶(RNA聚合酶)、ATP.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①为尿嘧啶,碱基④为胸腺嘧啶.

(3)图中碱基②鸟嘌呤参与构成的是核糖核苷酸,而碱基⑤腺嘌呤参与构成的是脱氧核苷酸.

故答案为:

(1)(遗传信息的)转录   酶、ATP

(2)尿嘧啶   胸腺嘧啶

(3)不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相关模拟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模拟实验模拟的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

(2)图中乙过程要顺利进行,还需向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或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

(3)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些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现发现一种新型抗生素,请你根据上述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这种抗生素能否阻断细菌DNA转录过程.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 2支试管,各加入足量的ATP、核糖核苷酸、相关的酶的混合溶液.

第二步:向A试管滴加______,B试管中滴加______,同时A、B试管中加入______

第三步:______

(4)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该实验有可能会出现______种实验结果,如果出现______

______,则说明该抗生素能阻断细菌DNA的转录.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模拟的是转录过程,乙模拟的是翻译过程.

(2)乙试管中模拟的是翻译过程,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需要的条件有原料(氨基酸)、酶、能量(ATP)、模板(mRNA)和tRNA,因此还需要向试管中加入核糖体和tRNA.

(3)实验步骤:

第二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种抗生素能否阻断某种细菌DNA的转录过程,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某种抗生素,即A管中加入适量某种抗生素水溶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同时A、B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细菌DNA(作为转录的模板).

第三步:将A、B2支试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2支试管中有无RNA生成.

(4)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可能出现4种结果(①能阻断细菌DNA转录不能阻断人体DNA转录;②能阻断细菌DNA转录也能阻断人体DNA转录;③不能阻断细菌DNA转录也不能阻断人体DNA转录;④不能阻断细菌DNA转录但能阻断人体DNA转录.).若该抗生素能阻断细菌DNA的转录,则A管中无(信使)RNA的形成而B管中有(信使)RNA的形成.

故答案为:

(1)转录 翻译

(2)tRNA 核糖体

(3)适量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水溶液   等量的蒸馏水     适量的细菌DNA.

第三步:把A、B  2支试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2支试管中有无RNA生成

(4)4    A试管中无RNA生成,B试管中有RNA生成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模拟的是转录过程,乙模拟的是翻译过程.

(2)乙试管中模拟的是翻译过程,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需要的条件有原料(氨基酸)、酶、能量(ATP)、模板(mRNA)和tRNA,因此还需要向试管中加入核糖体和tRNA.

(3)实验步骤:

第二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种抗生素能否阻断某种细菌DNA的转录过程,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某种抗生素,即A管中加入适量某种抗生素水溶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同时A、B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细菌DNA(作为转录的模板).

第三步:将A、B2支试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2支试管中有无RNA生成.

(4)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可能出现4种结果(①能阻断细菌DNA转录不能阻断人体DNA转录;②能阻断细菌DNA转录也能阻断人体DNA转录;③不能阻断细菌DNA转录也不能阻断人体DNA转录;④不能阻断细菌DNA转录但能阻断人体DNA转录.).若该抗生素能阻断细菌DNA的转录,则A管中无(信使)RNA的形成而B管中有(信使)RNA的形成.

故答案为:

(1)转录 翻译

(2)tRNA 核糖体

(3)适量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水溶液   等量的蒸馏水     适量的细菌DNA.

第三步:把A、B  2支试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2支试管中有无RNA生成

(4)4    A试管中无RNA生成,B试管中有RNA生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上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的变化是: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M中b链为转录的模板链,若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则基因由CAG→AAG,因此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C→UUC.正常情况下,基因R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链中.

(2)基因M、m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MmHh),F1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即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MHH、MmHH、MMHh、MmHh,用隐性亲本(mmhh)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M_H_)所占的比例为=,窄叶矮茎植株(mmhh)的比例为×,因此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H_)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

故答案为:

(1)GUC变为 UUC    4    a

(2)       4: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解析

解: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M中b链为转录的模板链,若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则基因由CAG→AAG,因此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C→UUC.正常情况下,基因R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链中.

(2)基因M、m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MmHh),F1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即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MHH、MmHH、MMHh、MmHh,用隐性亲本(mmhh)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M_H_)所占的比例为=,窄叶矮茎植株(mmhh)的比例为×,因此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H_)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

故答案为:

(1)GUC变为 UUC    4    a

(2)       4: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下一知识点 : 遗传信息的翻译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信息的转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