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为细胞基因表达的过程,据图1回答:

(1)能够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至细胞质的是______(填数字).进行a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

(2)图1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______ (填标号);图1中⑤所运载的氨基酸是______

(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

(3)一对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该儿子与一个父亲正常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结婚,婚后所生儿子中正常的概率为______

(4)研究者用某一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离体培养的细胞,得到结果如下表:

据此分析,此药物作用于细胞的分子机制是:通过______促进基因的表达.

(5)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2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由图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即图中①),DNA通过转录形成mRNA将遗传信息传递,用图中的②表示;该过程表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2)五碳糖包括脱氧核糖和核糖,分别存在于DNA和RNA中,因此,图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①DNA、②mRNA、③核糖体(其中有rRNA)、⑤tRNA;图中⑤所对应的密码子为UUC,因此其运载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

(3)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可判断该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dY、XDXd,婚后所生儿子中正常的概率为

(4)由表格可以看出,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离体培养的细胞后,RNA和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多,因此,该药物作用于细胞的分子机制是促进转录过程从而促进基因的表达.

(5)根据所给图中流程可以看出,酶A和酶B可以影响到色素的合成,而这两种酶又都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所以得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根据题意判断出AB为红色,aa 为白色,A_b为粉色,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1自交后代中A_B_,aa ,A_bb占,所以比例为白:粉:红=4:9:3.

故答案为:

(1)②RNA聚合酶

(2)①②③⑤苯丙氨酸

(3)

(4)促进转录过程

(5)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白﹕粉﹕红=4﹕9﹕3

解析

解:(1)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即图中①),DNA通过转录形成mRNA将遗传信息传递,用图中的②表示;该过程表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2)五碳糖包括脱氧核糖和核糖,分别存在于DNA和RNA中,因此,图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①DNA、②mRNA、③核糖体(其中有rRNA)、⑤tRNA;图中⑤所对应的密码子为UUC,因此其运载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

(3)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可判断该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dY、XDXd,婚后所生儿子中正常的概率为

(4)由表格可以看出,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离体培养的细胞后,RNA和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多,因此,该药物作用于细胞的分子机制是促进转录过程从而促进基因的表达.

(5)根据所给图中流程可以看出,酶A和酶B可以影响到色素的合成,而这两种酶又都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所以得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根据题意判断出AB为红色,aa 为白色,A_b为粉色,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1自交后代中A_B_,aa ,A_bb占,所以比例为白:粉:红=4:9:3.

故答案为:

(1)②RNA聚合酶

(2)①②③⑤苯丙氨酸

(3)

(4)促进转录过程

(5)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白﹕粉﹕红=4﹕9﹕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表示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是______(填字母),b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

(2)图中含有核糖的是______(填数字);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______

(3)该DNA片段第3次复制至少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______个.(不考虑终止密码)

(4)若在AUG后分别插入两个核苷酸,多肽链在甲硫氨酸后发生较多氨基酸序列变化.由此证明______

(5)北美“囊性纤维病”会造成肺部一再感染和肠道难以吸收营养物质.研究表明,在大约70%的患者中,编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官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请再举例一种基因和性状关系和“囊性纤维病”不同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遗传信息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即图丙中的b、c过程;b是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2)核糖是组成RNA的重要成分,图中含有核糖的是②mRNA、③核糖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和⑤tRNA.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②中碱基序列为AUGUCUGCUUUC,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一丝氨酸一丙氨酸一苯丙氨酸.

(3)根据②中的C和G的数目可知该DNA片段中含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5个,因此该DNA片段第3次复制至少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23-1×5=20个.

(4)若在图丙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证明一个密码子由3个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

(5)根据题意可知,基因控制合成的CFTR蛋白的结构异常时会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这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还有一种,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

故答案为:

(1)b、c    RNA聚合酶

(2)②③⑤甲硫氨酸一丝氨酸一丙氨酸一苯丙氨酸

(3)20

(4)一个密码子由3个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

(5)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白化病

解析

解:(1)遗传信息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即图丙中的b、c过程;b是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2)核糖是组成RNA的重要成分,图中含有核糖的是②mRNA、③核糖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和⑤tRNA.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②中碱基序列为AUGUCUGCUUUC,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一丝氨酸一丙氨酸一苯丙氨酸.

(3)根据②中的C和G的数目可知该DNA片段中含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5个,因此该DNA片段第3次复制至少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23-1×5=20个.

(4)若在图丙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证明一个密码子由3个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

(5)根据题意可知,基因控制合成的CFTR蛋白的结构异常时会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这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还有一种,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

故答案为:

(1)b、c    RNA聚合酶

(2)②③⑤甲硫氨酸一丝氨酸一丙氨酸一苯丙氨酸

(3)20

(4)一个密码子由3个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

(5)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白化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中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______

(2)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

(3)据图可知,合成的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反应.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则Rubisco存在于______中.

(4)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置于5千勒克司(此时测得光合速率为吸收CO245.0mg/100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率为 7.0mgCO2/100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50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______mg.

正确答案

解:(1)分析题图可知,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经过了转录和翻译过程,物质Ⅵ催化的化学反应是由DNA合成单链物质的过程,为转录过程,因此Ⅵ是RNA聚合酶.

(2)分析题图可知,SSU和LHCP的合成的翻译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LUS合成的翻译过程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

(3)分析题图可知,LHCP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后,进入到叶绿体,分布在叶绿体的基粒上,因此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CO2+C5→2C3反应的过程属于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因此催化该反应的Rubisco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

(4)分析题意可知,一昼夜中14 小时光照,10 小时黑暗,在一昼夜中100cm2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总量是45×14-7×10=560mg,合成的葡萄糖为≈381.82mg,因此在一昼夜中50cm2叶光合作用积累的葡萄糖为381.82÷2≈190.91mg.

故答案为:

(1)RNA聚合酶

(2)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

(3)光   叶绿体基质

(4)190.91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经过了转录和翻译过程,物质Ⅵ催化的化学反应是由DNA合成单链物质的过程,为转录过程,因此Ⅵ是RNA聚合酶.

(2)分析题图可知,SSU和LHCP的合成的翻译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LUS合成的翻译过程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

(3)分析题图可知,LHCP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后,进入到叶绿体,分布在叶绿体的基粒上,因此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CO2+C5→2C3反应的过程属于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因此催化该反应的Rubisco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

(4)分析题意可知,一昼夜中14 小时光照,10 小时黑暗,在一昼夜中100cm2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总量是45×14-7×10=560mg,合成的葡萄糖为≈381.82mg,因此在一昼夜中50cm2叶光合作用积累的葡萄糖为381.82÷2≈190.91mg.

故答案为:

(1)RNA聚合酶

(2)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

(3)光   叶绿体基质

(4)190.9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若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_____变为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F自交得F2,F2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M中b链为转录的模板链,若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则基因由CAG→AAG,因此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C→UUC.正常情况下,基因R最多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链中.

(2)基因M、m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MmHh),F1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即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MHH、MmHH、MMHh、MmHh,用隐性亲本(mmhh)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M_H_)所占的比例为,窄叶矮茎植株(mmhh)的比例为,因此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故答案为:

(1)GUC    UUC    4    a

(2)    4: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的)交叉互换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M中b链为转录的模板链,若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则基因由CAG→AAG,因此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C→UUC.正常情况下,基因R最多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链中.

(2)基因M、m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MmHh),F1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即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MHH、MmHH、MMHh、MmHh,用隐性亲本(mmhh)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M_H_)所占的比例为,窄叶矮茎植株(mmhh)的比例为,因此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故答案为:

(1)GUC    UUC    4    a

(2)    4: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的)交叉互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图2表示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过程(图2只甘、丙等表示甘氨酸、丙氨酸等),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图1、图2分别表示____________过程.图1所示②③的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图1过程进行时,需要______酶参与.

(2)已知图1的RNA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该单链碱基总数的54%,RNA链及其模板链的碱基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该双链DNA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

(3)图2中c表示______,b的形成与细胞核中______(结构)密切相关,b与d的结合部位会形成______个c的结合位点,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终止密码子位于丙氨酸密码子的______侧(填“左”或“右”).由于图1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图2合成的肽链中的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

(4)如图1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在没有15N标记的原料中复制三次后,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含15N标记的链占全部DNA单链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1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该过程以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图2表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该过程以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图1所示②③分别位于DNA和RNA上,其中文名称分别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图1过程进行时,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2)图1的RNA链中G+U=54%,其中G=29%,则U=26%,因此DNA模板链A=26%,C=29%,又知模板链中的G是19%,因此模板链中的T=26%,所以DNA中非模板链中的A=26%,故DNA分子中A=(26%+26%)÷2=26%.

(3)图2中c表示tRNA,b的形成与细胞核中核仁密切相关,b与d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c的结合位点,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A,终止密码子位于丙氨酸密码子的右侧.由于图1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图2合成的肽链中的异亮氨酸变成苏氨酸,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T-A替换为C-G.

(4)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培养基上培养,复制三次后形成8个DNA分子,其中2个DNA分子含有

15N,因此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标记的链占全部DNA单链的=

故答案为:

(1)转录 翻译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

(2)26%

(3)tRNA     核仁   2    GCA    右   T-A替换为C-G

(4)    

解析

解:(1)图1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该过程以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图2表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该过程以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图1所示②③分别位于DNA和RNA上,其中文名称分别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图1过程进行时,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2)图1的RNA链中G+U=54%,其中G=29%,则U=26%,因此DNA模板链A=26%,C=29%,又知模板链中的G是19%,因此模板链中的T=26%,所以DNA中非模板链中的A=26%,故DNA分子中A=(26%+26%)÷2=26%.

(3)图2中c表示tRNA,b的形成与细胞核中核仁密切相关,b与d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c的结合位点,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A,终止密码子位于丙氨酸密码子的右侧.由于图1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图2合成的肽链中的异亮氨酸变成苏氨酸,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T-A替换为C-G.

(4)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培养基上培养,复制三次后形成8个DNA分子,其中2个DNA分子含有

15N,因此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标记的链占全部DNA单链的=

故答案为:

(1)转录 翻译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

(2)26%

(3)tRNA     核仁   2    GCA    右   T-A替换为C-G

(4)    

下一知识点 : 遗传信息的翻译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信息的转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