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信息的转录
- 共3328题
如图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过程Ⅰ称为______,其模板是链______(填数字).
(2)过程Ⅱ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______.若图中虚线方框内的“G-C”被替换成“C-G”,那么最后合成的肽链中的氨基酸是否会发生改变______.(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有:UUU、UUC,亮氨酸的密码子有UUG、UUA,赖氨酸的密码子:AAA、AAG)
(3)若最后合成的多肽链中共有150个氨基酸,则基因中至少有______个核苷酸.
正确答案
解:(1)图中Ⅰ为转录过程;根据mRNA上的碱基序列可知,转录的模板链是②.
(2)过程Ⅱ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若图中虚线方框内的“G-C”被替换成“C-G”,则相应的密码子由UUC变为UUG,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可见最后合成的肽链中的氨基酸会发生改变.
(3)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最后合成的多肽链中共有150个氨基酸,则基因中至少有150×6=900个脱氧核苷酸.
故答案为:
(1)转录 ②
(2)tRNA 会
(3)900
解析
解:(1)图中Ⅰ为转录过程;根据mRNA上的碱基序列可知,转录的模板链是②.
(2)过程Ⅱ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若图中虚线方框内的“G-C”被替换成“C-G”,则相应的密码子由UUC变为UUG,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可见最后合成的肽链中的氨基酸会发生改变.
(3)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最后合成的多肽链中共有150个氨基酸,则基因中至少有150×6=900个脱氧核苷酸.
故答案为:
(1)转录 ②
(2)tRNA 会
(3)900
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在遗传密码的探索历程中,克里克发现由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之后,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了蛋白质体外合成技术,他们取四支试管,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氨基酸(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再加入去除了DNA和信使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由苯丙氨酸构成的肽链实验中去除DNA和信使RNA的目的是______;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2)科学家根据分裂间期细胞的代谢情况,将它分为DNA合成前期(G1)、DNA合成期(S)和DNA合成后(G2).有实验表明,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G1和G2期的细胞质中mRNA含量较高,可以推测,此时功能活跃的非膜性细胞器是______;而分裂期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的温度为25℃,将其幼虫在35℃-37℃的温度下培养,则得到残翅果蝇.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_____来影响生物体内某些生化反应;据此请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生物体的性状与基因、环境的关系:______
(4)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如图所示:d过程称为______,不是所有的RNA病毒都能发生该过程;画出人体内能发生的过程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中去除DNA和信使RNA的目的是排除干扰;根据题干中“加入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由苯丙氨酸构成的肽链”,因此本实验说明了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2)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没有膜;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具有双层膜.有实验表明,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G1和G2期的细胞质中mRNA含量较高,可以推测,此时功能活跃的非膜性细胞器是核糖体.分裂期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此时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
(3)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生物体内某些生化反应;生物体的性状与基因、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性状=基因(型)+环境.
(4)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如图所示:d过程称为逆转录,不是所有的RNA病毒都能发生该过程;人体内能发生的过程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具体见答案.
故答案为:
(1)排除干扰 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2)核糖体 此时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
(3)酶的活性 性状=基因(型)+环境
(4)逆转录
解析
解:(1)实验中去除DNA和信使RNA的目的是排除干扰;根据题干中“加入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由苯丙氨酸构成的肽链”,因此本实验说明了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2)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没有膜;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具有双层膜.有实验表明,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G1和G2期的细胞质中mRNA含量较高,可以推测,此时功能活跃的非膜性细胞器是核糖体.分裂期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此时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
(3)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生物体内某些生化反应;生物体的性状与基因、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性状=基因(型)+环境.
(4)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如图所示:d过程称为逆转录,不是所有的RNA病毒都能发生该过程;人体内能发生的过程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具体见答案.
故答案为:
(1)排除干扰 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2)核糖体 此时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
(3)酶的活性 性状=基因(型)+环境
(4)逆转录
以下表示DNA分子结构片段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请据图回答:
(1)图中DNA分子片段共有碱基______个,其中碱基______(填字母)是DNA特有而RNA中没有的.
(2)依据图中9判断,虚线框中所示结构的中文名称是______.若该DNA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______个游离的框中结构参与复制.
(3)由于______具有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4)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在遗传学上分别称为______和______.DNA通过______原则决定蛋白质的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5)缬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______.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的“工具”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DNA分子片段共有18个碱基,其中碱基T是DNA特有而RNA中没有的.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图中虚线框中所示结构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该DNA片段中共含有3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因此该DNA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为(22-1)×3=9个.
(3)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具有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4)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蛋白质的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5)密码子是指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所以缬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GUC.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
故答案为:
(1)18 T
(2)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9
(3)(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或碱基)
(4)转录 翻译 碱基互补配对
(5)GUC tRNA(转运RNA)
解析
解:(1)图中DNA分子片段共有18个碱基,其中碱基T是DNA特有而RNA中没有的.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图中虚线框中所示结构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该DNA片段中共含有3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因此该DNA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为(22-1)×3=9个.
(3)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具有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4)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蛋白质的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5)密码子是指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所以缬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GUC.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
故答案为:
(1)18 T
(2)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9
(3)(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或碱基)
(4)转录 翻译 碱基互补配对
(5)GUC tRNA(转运RNA)
回答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知识.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和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______.
(2)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______.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rbcs基因与Cab基因转录的Ⅱ(信使RNA)从核孔穿出,与Ⅲ(核糖体)结合,翻译出Ⅳ肽链.
(2)从题图看出,Ⅴ上的基因表达的链状物能与叶绿体基质中的核糖体结合,这种链状物应是RNA,物质Ⅵ能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RNA)合成,是RNA聚合酶.
(3)从题图看出,细胞核(染色体)和叶绿体基质中的基因都能转录.
故答案为:
(1)mRNA和肽链
(2)RNA聚合酶
(3)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
解析
解:(1)rbcs基因与Cab基因转录的Ⅱ(信使RNA)从核孔穿出,与Ⅲ(核糖体)结合,翻译出Ⅳ肽链.
(2)从题图看出,Ⅴ上的基因表达的链状物能与叶绿体基质中的核糖体结合,这种链状物应是RNA,物质Ⅵ能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RNA)合成,是RNA聚合酶.
(3)从题图看出,细胞核(染色体)和叶绿体基质中的基因都能转录.
故答案为:
(1)mRNA和肽链
(2)RNA聚合酶
(3)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
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括号内填写相关的字母):
(1)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______(细胞核/细胞质)中.
(2)图中Ⅰ是______.按从左到右次序写出Ⅱ______内mRNA所对应的DNA模板链的碱基排列顺序______.
(3)艾滋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侵染人体T淋巴细胞时,进入淋巴细胞内的是病毒的______通过______进入细胞核内部,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等过程合成病毒蛋白质.目前科学家研制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是抑制______的活性来阻止病毒的复制.
(4)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翻译步骤,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2)图中Ⅰ是tRNA、Ⅱ是核糖体;核糖体内mRNA区段的序列从左到右为ACUAAGCUU,而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则该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的排列顺序为TGATTCGAA.
(3)艾滋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侵染人体T淋巴细胞时,进入淋巴细胞内的是病毒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部,通过逆转录形成DNA,再通过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合成病毒蛋白质.由于逆转录过程需要一种特殊的酶,即逆转录酶,所以目前科学家研制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是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来阻止病毒的复制.
(4)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即A+U占4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该mRNA的DNA片段中A+T占46%,则A=T=23%,C=G=50%-23%=27%.
故答案为:
(1)翻译 细胞质
(2)转运RNA(tRNA) 核糖体 TGATTCGAA
(3)RNA 核孔 逆转录 转录 翻译 逆转录酶
(4)23% 27%
解析
解:(1)图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翻译步骤,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2)图中Ⅰ是tRNA、Ⅱ是核糖体;核糖体内mRNA区段的序列从左到右为ACUAAGCUU,而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则该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的排列顺序为TGATTCGAA.
(3)艾滋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侵染人体T淋巴细胞时,进入淋巴细胞内的是病毒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部,通过逆转录形成DNA,再通过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合成病毒蛋白质.由于逆转录过程需要一种特殊的酶,即逆转录酶,所以目前科学家研制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是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来阻止病毒的复制.
(4)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即A+U占4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该mRNA的DNA片段中A+T占46%,则A=T=23%,C=G=50%-23%=27%.
故答案为:
(1)翻译 细胞质
(2)转运RNA(tRNA) 核糖体 TGATTCGAA
(3)RNA 核孔 逆转录 转录 翻译 逆转录酶
(4)23% 27%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