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据图回答:

(1)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______;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______(填写图中序号).

(2)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______

(3)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

(4)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其后代中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包括外显子(②④⑥)和内含子(③⑤),其中内含子(③⑤)能转录,但不能翻译.

(2)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该酶能识别和结合基因首端的启动子.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含有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分配到次级卵母细胞的概率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移向两极,含有突变基因的子染色体分配到卵原细胞的概率为,因此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4)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其后代中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③和⑤

(2)RNA聚合酶   

(3)    

(4)

解析

解:(1)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包括外显子(②④⑥)和内含子(③⑤),其中内含子(③⑤)能转录,但不能翻译.

(2)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该酶能识别和结合基因首端的启动子.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含有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分配到次级卵母细胞的概率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移向两极,含有突变基因的子染色体分配到卵原细胞的概率为,因此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4)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其后代中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③和⑤

(2)RNA聚合酶   

(3)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大肠肝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请据图回答

(1)比较两图可见,两种生物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明显的不同是______,从细胞结构上分析,形成这一区别的原因是______

(2)图甲中的①与图乙中的______(填写图中字母)代表同一种物质,合成该物质需要______酶的催化,两图中,承担运载氨基酸功能的物质是______

(3)图甲中两个核糖体上最终合成的物质的结构______(相同/不同).

(4)图乙中,存在碱基A与U配对过程的是______(填写图中数字序号)

正确答案

解:(1)比较两图可见,两种生物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明显的不同是转录与翻译是否可同时进行,从细胞结构上分析,形成这一区别的原因是细胞是否具有核膜.

(2)图甲中的①与图乙中的B代表同一种物质,都是mRNA,合成该物质需要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并需要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两图中,承担运载氨基酸功能的物质是tRNA.

(3)图甲中两个核糖体上最终合成的物质的结构相同,因为都是以同一mRNA为模板进行翻译的.

(4)由于碱基U只存在于RNA分子中,所以图乙中,存在碱基A与U配对过程的是①②,即转录和翻译过程.

故答案为:

(1)转录与翻译是否可同时进行    细胞是否具有核膜 

(2)B  RNA聚合  tRNA

(3)相同   

(4)①②

解析

解:(1)比较两图可见,两种生物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明显的不同是转录与翻译是否可同时进行,从细胞结构上分析,形成这一区别的原因是细胞是否具有核膜.

(2)图甲中的①与图乙中的B代表同一种物质,都是mRNA,合成该物质需要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并需要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两图中,承担运载氨基酸功能的物质是tRNA.

(3)图甲中两个核糖体上最终合成的物质的结构相同,因为都是以同一mRNA为模板进行翻译的.

(4)由于碱基U只存在于RNA分子中,所以图乙中,存在碱基A与U配对过程的是①②,即转录和翻译过程.

故答案为:

(1)转录与翻译是否可同时进行    细胞是否具有核膜 

(2)B  RNA聚合  tRNA

(3)相同   

(4)①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过程中的______步骤;该步骤发生在______中.

(2)图中(I)是______,其上面的三个碱基GAA为______,按从左到右的次序写出(II)内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模板链碱基的排列顺序______

(3)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__

A.神经细胞B.肝细胞C.成熟的红细胞D.脂肪细胞

(4)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那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图2所示.

(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图2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_个氨基酸.

正确答案

解:(1)图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翻译步骤,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2)图中Ⅰ是tRNA,其上面的三个碱基GAA为反密码子;核糖体内mRNA区段的序列从左到右为ACUAAGCUU,而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则该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的排列顺序为TGATTCGAA.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能进行图中翻译过程.

(4)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3个碱基.根据起始密码子(AUG)可知,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乙链为模板合成mRNA,且乙链中的TAC序列转录形成起始密码子(AUG).若“↑”所指碱基对缺失,则乙链的碱基序列为:--CGC CGC TAC CCT TTA GGT TAC ACT GTG AC--,其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为:--GCG GCG AUG(起始密码子) GGA AAU CCA AUG UGA(终止密码子) CAC  UG--.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所以“↑”处碱基对缺失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5个氨基酸.

故答案为:

(1)翻译  核糖体

(2)tRNA  反密码子  TGATTCGAA

(3)C

(4)乙链  5

解析

解:(1)图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翻译步骤,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2)图中Ⅰ是tRNA,其上面的三个碱基GAA为反密码子;核糖体内mRNA区段的序列从左到右为ACUAAGCUU,而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则该区段所对应的DNA碱基的排列顺序为TGATTCGAA.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能进行图中翻译过程.

(4)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3个碱基.根据起始密码子(AUG)可知,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乙链为模板合成mRNA,且乙链中的TAC序列转录形成起始密码子(AUG).若“↑”所指碱基对缺失,则乙链的碱基序列为:--CGC CGC TAC CCT TTA GGT TAC ACT GTG AC--,其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为:--GCG GCG AUG(起始密码子) GGA AAU CCA AUG UGA(终止密码子) CAC  UG--.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所以“↑”处碱基对缺失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5个氨基酸.

故答案为:

(1)翻译  核糖体

(2)tRNA  反密码子  TGATTCGAA

(3)C

(4)乙链  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在遗传密码的探索历程中,克里克发现由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之后,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了蛋白质体外合成技术,他们取四支试管,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氨基酸(丝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半胱氨酸),再加入去除了DNA和信使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由苯丙氨酸构成的肽链.

①实验中去除细胞中DNA的目的是______,去除细胞中信使RNA的目的是______

②本实验说明了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

(2)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其幼虫在35℃--37℃的温度下培养,则得到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①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______来影响生物体内的某些生化反应.

②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的原因是______

(3)分析上述实验可以看出,生物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实验中去除细胞中DNA的目的是排除原有细胞DNA发生转录产生的信使RNA对实验的干扰,去除细胞中信使RNA的目的是排除原有细胞信使RNA对实验的干扰.

②根据题干中“加入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由苯丙氨酸构成的肽链”,因此本实验说明了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

(2)①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生物体内某些生化反应.

②环境能影响酶的活性,但不能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因此正常温度下,这些残翅果蝇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③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的温度为25℃,将其幼虫放在35℃~37℃的温度下培养,则得到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体的性状与基因、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

(1)①排除原有细胞DNA发生转录产生的信使RNA对实验的干扰       排除原有细胞信使RNA对实验的干扰

②UUU

(2)①酶的活性 

②因为并末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③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

解:(1)①实验中去除细胞中DNA的目的是排除原有细胞DNA发生转录产生的信使RNA对实验的干扰,去除细胞中信使RNA的目的是排除原有细胞信使RNA对实验的干扰.

②根据题干中“加入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出现了由苯丙氨酸构成的肽链”,因此本实验说明了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

(2)①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生物体内某些生化反应.

②环境能影响酶的活性,但不能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因此正常温度下,这些残翅果蝇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③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的温度为25℃,将其幼虫放在35℃~37℃的温度下培养,则得到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体的性状与基因、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

(1)①排除原有细胞DNA发生转录产生的信使RNA对实验的干扰       排除原有细胞信使RNA对实验的干扰

②UUU

(2)①酶的活性 

②因为并末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③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某基因的片段及其转录出的信使RNA,请据图回答问题(相关氨基酸的密码子见表):

(1)形成③链的过程叫做______,场所是______,需要的原料是______

(2)形成③链的过程与DNA复制的过程,都是遵循______的原则.

(3)③链进入细胞质后与______结合,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转运RNA运载的氨基酸依次是______ 和______(依次填写前2个氨基酸的名称)

(4)若该基因复制时发生差错,当上图a处所指由A变成G时,这种突变对该蛋白质的结构有无影响?______

(5)若该基因有100个碱基对,可编码的氨基酸最多有______个.

正确答案

解:(1)③链为mRNA,是通过转录过程形成的,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该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2)③链是通过转录过程形成的,而转录过程与DNA复制过程都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③链为mRNA,其进入细胞质后与核糖体结合;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该mRNA上第一、二个密码子依次是AUG、GUG,决定的氨基酸依次是甲硫氨酸和缬氨酸.

(4)当上图a处所指由A变成G时,则密码子由GUU变成GUC,编码的氨基酸不变,因此这种突变对该蛋白质的结构无影响.

(5)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该基因有100个碱基对,可编码的氨基酸最多有100×2÷6≈33个.

故答案为:

(1)转录      细胞核    四种核糖核苷酸

(2)碱基互补配对

(3)核糖体   甲硫氨酸    缬氨酸

(4)无影响      

(5)33

解析

解:(1)③链为mRNA,是通过转录过程形成的,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该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2)③链是通过转录过程形成的,而转录过程与DNA复制过程都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③链为mRNA,其进入细胞质后与核糖体结合;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该mRNA上第一、二个密码子依次是AUG、GUG,决定的氨基酸依次是甲硫氨酸和缬氨酸.

(4)当上图a处所指由A变成G时,则密码子由GUU变成GUC,编码的氨基酸不变,因此这种突变对该蛋白质的结构无影响.

(5)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该基因有100个碱基对,可编码的氨基酸最多有100×2÷6≈33个.

故答案为:

(1)转录      细胞核    四种核糖核苷酸

(2)碱基互补配对

(3)核糖体   甲硫氨酸    缬氨酸

(4)无影响      

(5)33

下一知识点 : 遗传信息的翻译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信息的转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