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1 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2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基因控制酶合成的大致过程如图2.请回答:

(1)图2中甲结构的名称是______;乙结构中正在发生______过程,该过程中起模板作用的是______;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__;图中②的名称是______

(2)若酶2含有62个氨基酸,由两条肽链组成,那么决定它的合成的基因至少应含有碱基______个.

(3)AaBb×AaBb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2中甲为核糖体;乙为细胞核,其中正在发生转录过程;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图中①是密码子;②是tRNA.

(2)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酶2含有62个氨基酸,则决定它合成的基因至少应含有碱基62×6=372个.

(3)由图1可知,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合成丙物质,表现为青色壳;A和bb同时存在时,合成丁物质,表现为花斑色壳;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在体内过多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AaBb×AaBb→A_B_(青色壳):A_bb(花斑色壳):aaB_(灰白色壳):aabb(灰白色壳)=9:3:3:1,其中灰白色壳后代有50%死亡,所以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青色壳:花斑色壳:灰白色壳=9:3:2.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转录   DNA的一条链    密码子     tRNA(转运核糖核酸)

(2)372   

(3)青色壳:花斑色壳:灰白色壳=9:3:2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2中甲为核糖体;乙为细胞核,其中正在发生转录过程;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图中①是密码子;②是tRNA.

(2)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酶2含有62个氨基酸,则决定它合成的基因至少应含有碱基62×6=372个.

(3)由图1可知,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合成丙物质,表现为青色壳;A和bb同时存在时,合成丁物质,表现为花斑色壳;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在体内过多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AaBb×AaBb→A_B_(青色壳):A_bb(花斑色壳):aaB_(灰白色壳):aabb(灰白色壳)=9:3:3:1,其中灰白色壳后代有50%死亡,所以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青色壳:花斑色壳:灰白色壳=9:3:2.

故答案为:

(1)核糖体   转录   DNA的一条链    密码子     tRNA(转运核糖核酸)

(2)372   

(3)青色壳:花斑色壳:灰白色壳=9:3: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过程图解.图中4、5表示两种功能不同的酶.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该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有______

(2)转录过程中DNA首先在[_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由ATP提供能量,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氢键断开,该过程称为______

(3)然后在[_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以其中的______链作为信息模板,以______为原料,由ATP提供能量,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信使RNA.

(4)通过转录,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被准确地转移到[______]______中.

(5)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的产物进入细胞质中,与______结合在一起直接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正确答案

解:(1)图示为转录过程,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因此,转录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解旋,即在5解旋酶的催化作用下,由ATP提供能量,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氢键断开.

(3)解旋后,在4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甲链为模板,以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由ATP提供能量,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信使RNA.

(4)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通过该过程,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被准确地转移到2mRNA分子中.

(5)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在一起进行翻译过程.

故答案为:

(1)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5]解旋酶    解旋

(3)RNA聚合酶   甲    核糖核苷酸

(4)[2]mRNA

(5)核糖体

解析

解:(1)图示为转录过程,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因此,转录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解旋,即在5解旋酶的催化作用下,由ATP提供能量,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氢键断开.

(3)解旋后,在4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甲链为模板,以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由ATP提供能量,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出信使RNA.

(4)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通过该过程,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被准确地转移到2mRNA分子中.

(5)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在一起进行翻译过程.

故答案为:

(1)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5]解旋酶    解旋

(3)RNA聚合酶   甲    核糖核苷酸

(4)[2]mRNA

(5)核糖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真核细胞的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组成(如图一示),其中编码区包括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和一般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在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时,首先由DNA转录出前驱mRNA,然后经过裁接(将内含子的转录部分切除并将外显子的转录部分连接起来)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但在裁接时有可能会发生选择性裁接(在裁接时可能会同时切除某一个或几个外显子的转录部分,即形成不同的裁接形式)和RNA编辑(将前驱mRNA上的核苷酸序列加以修改,包括碱基置换或碱基增减).选择性裁接和RNA编辑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请分析回答

(1)写出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图式:______

(2)由于DNA分子的双链靠碱基之间的氢键相结合,因而增强了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下列双链DNA结构在复制时,最不容易解旋的是______

A、B、C、

(3)选择性裁接和RNA编辑作用发生在细胞中的______(部位).

(4)人的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出apoB-100蛋白质(数字表示该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但是在小肠细胞中,apoBmRNA上靠近中间位置的某一个“-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为“U”,因此只能表达出apoB-50蛋白质.则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不定项选择)

A、apoB基因含有606个脱氧核苷酸;

B、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转录的mRNA长度约是小肠细胞中转录的mRNA长度的2倍;

C、apoB-100蛋白质和apoB-50蛋白质有50个氨基酸完全一样;

D、apoB-100蛋白质和apoB-50蛋白质都是apoB基因的表达产物;

E、apoB-50蛋白质的产生是因为apoB基因在转录时发生选择性裁接的结果.

(5)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以获取人生长激素(如图二).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①目的基因可以通过______方法获取.

②重组质粒构建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包括限制性内切酶和______酶.在DNA双链上,被限制性内切酶特异性识别(酶切位点处)的碱基序列特点是______

③据图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选用______(限制酶Ⅰ/限制酶Ⅱ)切割质粒,选择理由是______

④成功导入该重组质粒的细菌能否生长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______;能否生长在含抗氨苄青霉素素的培养基上?______;根据此原理可完成转基因工程的筛选(工程菌)环节.

(6)如果某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突变,则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正常蛋白(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相比是否一定不同,并说明理由?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图:基因mRNA蛋白质.

(2)DNA分子内部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接,其中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DNA分子中C和G的含量越多,其分子结构越稳定.故选:A.

(3)裁剪时有可能会发生选择性裁接和RNA编辑,而裁剪就是对mRNA分子进行加工,mRNA的合成和加工都发生在细胞核中,因此选择性裁接和RNA编辑作用发生在细胞核中.

(4)A、人体基因的编码区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其中只有外显子能编码蛋白质,apoB-100蛋白质含有100个氨基酸,因此apoB基因至少含有脱氧核苷酸数为100×6=600个,A错误;

B、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转录的mRNA长度和在小肠细胞中转录的mRNA长度相等,B错误;

C、人的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出apoB-100蛋白质,但在小肠细胞中,apoBmRNA上靠近中间位置的某一个“-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为“U”,则相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因此只能表达出apoB-50蛋白质,所以apoB-100蛋白质前50个氨基酸和apoB-50蛋白质一样,C正确;

D、人的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出apoB-100蛋白质,但在小肠细胞中表达出apoB-50蛋向质,因此apoB-100蛋白质和apoB-50蛋白质都是apoB基因的表达产物,D正确;

E、apoB-50蛋白质的产生是因为apoBmRNA上靠近中间位置的某一个“-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为“U”的结果,E错误.

故选:CD.

(5)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①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人工合成和从细胞中分离.

②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还需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由限制酶Ⅰ和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可知,在DNA双链上被限制性内切酶特异性识别的碱基序列是回文序列.

③用限制酶I把质粒切出一个切口,且能保留一个标记基因;如果用限制酶II切割,质粒将被切出两个切口,且标记基因将被破坏,不利于后面的筛选.因此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选用限制酶I切割质粒.

④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正常,因此成功导入该重组质粒的细菌不能生长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但能生长在含抗氨苄青霉素素的培养基上.

(6)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故答案为:

(1)基因mRNA蛋白质    

(2)A     

(3)细胞核     

(4)CD

(5)①人工合成、细胞中分离     

②DNA连接酶  两条链反向平行相同(回文序列)

③限制酶I     用限制酶I把质粒切出一个切口,且能保留一个标记基因;如果用限制酶II切割,质粒将被切出两个切口,且标记基因将被破坏,不利于后面的筛选.

④不能      能

(6)不一定,因为密码子有兼并性/也有可能突变发生在内含子部位,不影响外显子的表达

解析

解:(1)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图:基因mRNA蛋白质.

(2)DNA分子内部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接,其中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DNA分子中C和G的含量越多,其分子结构越稳定.故选:A.

(3)裁剪时有可能会发生选择性裁接和RNA编辑,而裁剪就是对mRNA分子进行加工,mRNA的合成和加工都发生在细胞核中,因此选择性裁接和RNA编辑作用发生在细胞核中.

(4)A、人体基因的编码区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其中只有外显子能编码蛋白质,apoB-100蛋白质含有100个氨基酸,因此apoB基因至少含有脱氧核苷酸数为100×6=600个,A错误;

B、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转录的mRNA长度和在小肠细胞中转录的mRNA长度相等,B错误;

C、人的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出apoB-100蛋白质,但在小肠细胞中,apoBmRNA上靠近中间位置的某一个“-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为“U”,则相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因此只能表达出apoB-50蛋白质,所以apoB-100蛋白质前50个氨基酸和apoB-50蛋白质一样,C正确;

D、人的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出apoB-100蛋白质,但在小肠细胞中表达出apoB-50蛋向质,因此apoB-100蛋白质和apoB-50蛋白质都是apoB基因的表达产物,D正确;

E、apoB-50蛋白质的产生是因为apoBmRNA上靠近中间位置的某一个“-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为“U”的结果,E错误.

故选:CD.

(5)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①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人工合成和从细胞中分离.

②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还需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由限制酶Ⅰ和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可知,在DNA双链上被限制性内切酶特异性识别的碱基序列是回文序列.

③用限制酶I把质粒切出一个切口,且能保留一个标记基因;如果用限制酶II切割,质粒将被切出两个切口,且标记基因将被破坏,不利于后面的筛选.因此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选用限制酶I切割质粒.

④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正常,因此成功导入该重组质粒的细菌不能生长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但能生长在含抗氨苄青霉素素的培养基上.

(6)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故答案为:

(1)基因mRNA蛋白质    

(2)A     

(3)细胞核     

(4)CD

(5)①人工合成、细胞中分离     

②DNA连接酶  两条链反向平行相同(回文序列)

③限制酶I     用限制酶I把质粒切出一个切口,且能保留一个标记基因;如果用限制酶II切割,质粒将被切出两个切口,且标记基因将被破坏,不利于后面的筛选.

④不能      能

(6)不一定,因为密码子有兼并性/也有可能突变发生在内含子部位,不影响外显子的表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秋•洛阳期末)人类对遗传物质作用机理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请根据下列科学史实回答问题.

科学家发现细胞中有三类RNA,一类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一类能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还有一类合成后几小时就会降解,其中哪一类是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的“信使”呢?1958年,Crick提出如下观点:核糖体RNA是“信使”--不同核糖体RNA编码不同的蛋白质,简称“一个核糖体一种蛋白质”.1961年,Jacob和Brenner对这个假说进行了检验,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1)该实验中,若核糖体上出现放射性,说明该核糖体正在______,分别检测其有无放射性.

(2)已知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因此如果核糖体RNA是信使,那么实验结果将会______; 如果核糖体RNA不是信使,那么实验结果将会是______.最终Brenner的实验结果证明核糖体RNA不是“信使”.

(3)RNA的合成过程叫作______,在此过程中,DNA______(全部/部分)解螺旋,由______酶催化完成.如果某基因中含有30%的A,那么由其控制合成的RNA中U的含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氨基酸具有放射性,若核糖体上出现放射性,说明该核糖体正在合成蛋白质.

(2)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所以如果实验结果是“轻核糖体有放射性,重核糖体无放射性”,则表明核糖体RNA是信使RNA;如果实验结果是“重核糖体有放射性或轻、重核糖体均有放射性”,则表明核糖体RNA不是信使RNA.

(3)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转录过程与DNA复制一样,在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边解旋边转录.由于转录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所以无法计算一条链中A的含量.那么由其控制合成的RNA中U的含量就不确定.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轻核糖体有放射性,重核糖体无放射性    重核糖体有放射性或轻、重核糖体均有放射性

(3)转录  部分  RNA聚合酶  不确定

解析

解:(1)由于氨基酸具有放射性,若核糖体上出现放射性,说明该核糖体正在合成蛋白质.

(2)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所以如果实验结果是“轻核糖体有放射性,重核糖体无放射性”,则表明核糖体RNA是信使RNA;如果实验结果是“重核糖体有放射性或轻、重核糖体均有放射性”,则表明核糖体RNA不是信使RNA.

(3)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转录过程与DNA复制一样,在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边解旋边转录.由于转录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所以无法计算一条链中A的含量.那么由其控制合成的RNA中U的含量就不确定.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轻核糖体有放射性,重核糖体无放射性    重核糖体有放射性或轻、重核糖体均有放射性

(3)转录  部分  RNA聚合酶  不确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菲尔和梅洛因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i),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NA干扰的机制如下:双链RNA一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Dicer能特异识别双链RNA,以ATP依赖方式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RNAi机理,RNAi能使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的______过程受阻.

(2)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使基因“沉默”的条件是SiRNA上有______的碱基序列.

(3)研究发现,某基因上碱基的改变也有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若有一亲代DNA上某

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其子代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请根据所学知识作出两种合理的解

释:①______;②______

正确答案

解:(1)Rl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干涉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而mRNA是翻译的模板,因此RNA干扰的实质是使遗传信息传递中的翻译过程受阻.

(2)只有复合体(RISC)上的RNA有与同源的mRNA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时,其才能和同源的mRNA结合.

(3)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叫做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②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它不一定位于基因的外显子部位;③若为父方细胞质内的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受精后一般不会传给子代;④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⑤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⑥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

(1)翻译

(2)与mRNA互补配对

(3)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②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它不一定位于基因的外显子部位;③若为父方细胞质内的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受精后一般不会传给子代;④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⑤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⑥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

解析

解:(1)Rl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干涉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而mRNA是翻译的模板,因此RNA干扰的实质是使遗传信息传递中的翻译过程受阻.

(2)只有复合体(RISC)上的RNA有与同源的mRNA互补配对的碱基序列时,其才能和同源的mRNA结合.

(3)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叫做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②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它不一定位于基因的外显子部位;③若为父方细胞质内的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受精后一般不会传给子代;④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⑤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⑥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

(1)翻译

(2)与mRNA互补配对

(3)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②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它不一定位于基因的外显子部位;③若为父方细胞质内的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受精后一般不会传给子代;④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⑤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⑥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

下一知识点 : 遗传信息的翻译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信息的转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