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共168题
2.图1为北京时间7月14日4: 10摄影师在巴西东南沿海某地(约22°S, 44°W)拍摄的照片。拍摄照片时摄影师站在雕像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日晷(ī)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赤道日晷晷盘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盘南北两面都有计时刻度。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是一致的。读“北京故宫赤道日晷图”和“故宫赤道日晷示意图”。
关于北京故宫赤道日晷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015年3月20日,欧洲各地出现日全食现象。图1为“地月系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甲乙丙丁为月球绕地公转的位置。次日,恰逢农历二月初二,俗称春龙节。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图6中a表示纬线,E、F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O为EF的中点。读图回答
10-11题。
10.若F的地方时为6时30分,则此时月份和纬线a所处的位置可能是(D )
11.当EF两点间的经度差(劣弧经度差)逐渐变大时,则(B)
正确答案
解析
E、F点事晨昏线上的2点,而F点的时间为6:30,故可以判断出该点在晨线上,因此可以推断出该纬度的昼长为11小时,故该纬度昼短夜长。A答案昼长夜短,错误;B答案昼长夜短,错误;C昼长夜短,错误;只有D答案满足要求。
考查方向
晨昏线的的运用。
解题思路
晨昏线上的点代表着日出和日落,利用日出日落确定昼夜长短的变化,从昼夜长短来确定大致的月份和半球
易错点
图形抽象,不能建立起晨昏圈的空间图形。
教师点评
该知识点,在近年的全国卷中出现的频率呈下降的趋势,往往跟区时和地方时,昼夜长短变化,结合考试。
正确答案
解析
由图看出,E、F两点位于晨昏线上,EF是昼弧或者夜弧,当劣弧逐渐增大时,可以推出,太阳直射点向赤道靠近,故选择B正确;A太阳直射点向高纬度移动,劣弧变小,优增大;C不能确定昼长的变化。
考查方向
考察对昼弧夜弧的理解。
解题思路
太阳直射点全年做周期的回归运动,故不同纬度昼弧夜弧的弧长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太阳直射点越接近赤道昼夜弧越趋于等长,越接近回归线,昼夜弧长差异越大。
易错点
图形抽象,学生不能建立昼夜弧长变化的图形,不能以动态的思维去理解。
教师点评
该题设计巧妙,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与昼弧夜弧变化的关系结合起来,对学生抽象思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该直射点往往与区时地方时结合考试,近年高考的频率有所降低。
11.图6是某地一物体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示意图,若北京时间9:20时影子最短,则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一定在( )
正确答案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一天中的影子变化情况,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时间(120°E)9:20,当地影子最短,及为掌握12点,当地的经度为160°E,故不属于西半球也不属于东半球,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根据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来判断此时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该地一天中的影子变化情况,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时间(120°E)9:20,当地影子最短,及为掌握12点,当地的经度为160°E,故不属于西半球也不属于东半球。
易错点
本题掌握影子的方向,理解白天季节日出日落的方位即可解题。
知识点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能准确地确定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和必须具备哪些功能的阶段是( )。
A.需求分析
B.详细设计
C.软件设计
D.概要设计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软件生命周期的主要活动阶段为:可行性研究和计划制定、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运行和维护。其中需求分析是对开发软件提出的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定义,即准确地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编写软件规格说明书及初步的用户手册,提交评审。
3.此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图可知,四地此时竿影相同,且与旗杆同高,正切值为1,可知此时四地的太阳高度均为45°,OA和OB影子在正北和正南方向,说明此时两地地方时为12时,即OA和OB此时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该地的太阳高度已经最大,为45°。OC此时与OB夹角很小,说明OC的太阳高度接近正午太阳高度,略高于45°。而OD此时位于东北方位,其影子要达到正北或者正南,还需要很长时间,此时已经为45°,说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故选D。
考查方向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解题思路
依据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天中的最大值,且此时太阳位于正南(直射点以北地区)或正北方向(直射点以南地区)。且据太阳直射点越近,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易错点
不能区分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不能将日影方位和长度正确的转化成太阳位置和高度角。
知识点
4.若图示时间正值密西西比河进入汛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图示时间正值密西西比河进入汛期,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由此可知,①地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③在太阳直射点以南,①③据太阳直射点距离相同,故二地的纬度数一定不同,所以两地的昼长之和不会等于24(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点,一地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故A错。由A分析可知,①②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影子朝向相反,两地分别位于直射点南北两侧且距离相同,而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①位于北半球,离太阳直射纬度45°②地位于南半球,离太阳直射点纬度45°,②地纬度低于①地,故B错。③影子朝南说明位于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南半球昼短夜长,故C对。④地太阳高度为45°,而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故D错。
考查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解题思路
据题干确定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及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①③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且影子等长,确定两地为正午时刻,位于直射点南北两侧且据直射点距离相同。依据③近中午太阳方位,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故该地昼长夜短。
易错点
不能正确依据题干确定此时为北半球夏季。错将①③两地据太阳直射点距离相同当成纬度相同。
知识点
2. 习近平主席访问新加坡期间
正确答案
解析
访问时间为11月6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所有地方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影子增长,近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此时逐渐加快。新加坡位于北半球,所以C【答案】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确定日期,依据日期确定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然后根据已学知识总结地球事像的变化状况。
易错点
没有全面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意义,对于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知识没有全面掌握。
知识点
6. 雅加达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成都(30. 4°N,104°E)的时间大约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雅加达处6°S附近,成都处30. 4°N附近,根据两地谁距离太阳直射点近,谁就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画图分析:6°S距离太阳直射点比30. 4°N近的时间大约占全年的3/4,约9个月。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判断。
解题思路
1、正午太阳高度大,则距离太阳直射点近。
2、结合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判断两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近的时间范围。
易错点
该题学生不能运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理解不清。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