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某高校研发的幽门螺杆菌疫苗为基因工程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其有效成分是一种该菌表面抗原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26.根据表面抗原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目的基因的_______,进行人工合成,然后通过______技术大量扩增。

27.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要利用_______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磷酸二酯键。

28.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在表达过程中,启动子需与______识别和结合,从而驱动转录过程。最终翻译是否成功,常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

29.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____细胞数量增多,导致获得的免疫预防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久。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脱氧核苷酸序列   PCR技术

解析

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获取可通过目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目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进行人工合成;然后用PCR技术大量扩增。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获取知识作答。

易错点

易因没识记准确而误填。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DNA连接酶

解析

基因工程的核心环节就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被限制酶切开的磷酸二酯键要用DNA连接酶连接。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知识点作答。

易错点

易没记DNA连接酶的作用而出错。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转化   RNA聚合酶    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启动子是启动转录的,固需与RNA聚合酶 ;目的蛋白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基因工程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及检测环节的相关知识结合题意作答。

易错点

易因概念识记不准确而误填。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记忆

解析

疫苗有抗原特异性,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体及记忆细胞等,起到免疫预防作用,而记忆细胞免疫预防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久。

考查方向

考查免疫调节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力。

解题思路

依据疫苗的使用原理结合题意作答。

易错点

易不注意题目中“免疫预防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久”而误填成效应T细胞。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基因工程操作过程的实现至少需要三种必要的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运载体、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多选)。

A.从反应类型来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催化的是一种水解反应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DNA、切割DNA任一序列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

D.质粒分子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小

(3)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_______________。

A.逆转录酶       

B.R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解旋酶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3、图14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4)用限制酶HindⅢ,BamH I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4kb(1kb即1千个碱基对)大小的线性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图15所示:

据此分析,这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在该DNA分子上的限制位点数目是_______________。

A.HindⅢl个,BamHI 2个        

B.HindⅢ2个,BamHI 3个

C.HindⅢ2个,BamHI 1个        

D.HindIII和BamHI各有2个

(5)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与氢键数目的多少有关。若对图13中质粒进行改造,增加其稳定性,表中哪种酶的酶切位点会增多? ________。

A. BamH I     

B. HindⅢ      

C.EcoR I       

D.Sma I

(6)用图13中的质粒和图14中的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 Ⅰ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只使用EcoRⅠ相比较,使用BamH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DNA连接酶

(2)ACD 

(3)C  

(4)A  

(5)D

(6)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7)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

解析

知识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P蛋白为主要抗原。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指的是__________。从过程①到提取分离出P基因的具体操作中,源自不同生物的DNA之所以能够重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基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都能成功表达出相同的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过程③构建重组DNA分子过程中最常用的载体是_______________。若限制酶Ⅲ的识别序列是CCTAGG,它能在A和G之间切断DNA。下图表示用该酶处理P基因后产生的片段。

若P基因某处有一个CCTAGC突变为CCTAGG,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 ______个片段。

(3)除了B淋巴细胞外,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还有[       ],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       。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      制成疫苗,该疫苗注射到人体内后,首先由________进行处理和呈递,最终激活B淋巴细胞。

(5)雌性老鼠体内存在⑦的场所有 ()。(多选)

A.血清           

B.乳汁          

C.组织液         

D.肝细胞内

正确答案

(1)逆转录           所有生物的DNA分子结构相似;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质粒         5个

(3)⑥     糖蛋白       

(4)P蛋白    巨噬细胞    

(5)ABC

解析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由此推断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注:Y=C或T,R=A或G)

A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

B限制酶切割后一定形成黏性末端

C不同的限制酶可以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

D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内部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下列物质中,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是(   )

A糖蛋白

B抗体

C质粒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工程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