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

①乙醇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②细胞分裂间期,核糖体上合成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③核移植技术,反映了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④从cDNA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既无启动子,又无内含子

⑤在“提取和分离色素”的实验中,使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⑥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一定会分化且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强

⑦胚胎工程中冲卵的实质是用特定的装置把受精卵从子宫冲出来

⑧三倍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存在联会现象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39.在生物技术实践过程中,往往需要注意某些实验步骤的操作,请将下列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填写完整:

(1)在腐乳的制作时,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 (         )消毒。

(2)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中,往往需要稀释土壤溶液,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过程每一步都要在 (         )旁操作。

(3)在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         ) 。

(4)在花药离体培养中剥离花药时,要彻底去除 (         ),因为与其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

(5)为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PCR实验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和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 (         )。

(6)在固定化酵母细胞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         )的方法。

(7)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中,若红细胞的洗涤次数过少,将无法除去(         ) 。

(8)胡萝卜素提取的萃取过程应采用(         )加热,因为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

40.

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有广泛应用,请据图回答:

(1)④②过程采用最多的是农杆菌转化法,原因是农杆菌中Ti质粒上的       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人受体细胞可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要用(         )作探针。

(2)图中③④过程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基中除加入营养物质外,还需添加         等物质,作用是(         )。

(3)若要获取转基因植物人工种子,需培养到(         )阶段,再进行人工种皮的包裹;如用植物细胞实现目的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类药物的工厂化生产,培养到(         )阶段即可。

(4)若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新的植物体,细胞间杂交一般采用(         )作为诱导剂诱导细胞融合,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其优势是(         )。

正确答案

39.(1)沸水                    

(2)火焰                                   

(3)细胞膜                

(4)花丝

(5)高压灭菌                

(6)小火间断加热                

(7)血浆蛋白                

(8)水浴

40. (1)T—DNA(或转移的DNA)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2)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    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分化

(3)胚状体 ;    愈伤组织        (4)聚乙二醇 ; 克服不同物种间远缘杂交的障碍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植物的组织培养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9.菊花是一种良好的观赏植物,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科研人员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实现某些珍稀菊花品种的快速繁殖。

(l)进行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配制MS固体培养基的母液时,无机物中的大量元素应浓缩___倍。配制好的培养基在分装后需进行_____处理。

(2)接种前,外植体的消毒一般要用到70%的酒精和______两种药剂。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____。

(3)在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丛芽增殖的影响时,研究人员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6-BA属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NAA属于生长素类似物)。

①据实验结果分析,6-BA的浓度在______mg/L之间时,丛芽的增殖倍数随之相应增加;当6-BA浓度一定时,NAA浓度越___(低/高),丛芽的增殖效果越明显。

②若要进一步诱导丛芽生根,新配制的培养基与诱导丛芽增殖的培养基相此,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普通番茄细胞中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用A表示),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易软化,不耐储藏。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可以使番茄不再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从而使番茄长时间抗软化,容易储存和运输。下图是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软化耐储藏番茄的过程及原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番茄(AA)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育种的方法,最终获得基因型为aa(不能合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抗软化、耐储存的番茄。

(2)利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该

方法中用到的目的基因载体是__________,目的基因需插入到该基因载体的_______上。

(3)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细胞所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

(4)图1中获得导入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番茄细胞,需要经过__________技术

获得转基因番茄,这个过程需要在(       ) 条件下进行,细胞先经脱分化形成________,

再形成丛芽和根。

(5)根据图2分析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能使番茄抗软化的原理是两个基因分别转

录出的mRNA__________,从而阻断了__________过程。

正确答案

39.(l)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0  ;    灭菌

(2)0.1%的氯化汞(升汞);    脱分化    

(3)①0.1~2.0 ;    低

②MS培养基各成分用量减半(少),NAA含量增加

40.(1)诱变    

(2)农杆菌转化法 ; Ti质粒 ;    T-DNA

(3)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植物组织培养;   无菌  ;   愈伤组织

(5)结合形成双链RNA    ;  多聚半乳糖醛酸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39.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酒制作中,其中温度是重要的控制条件,在(      )左右的温度是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      ) 酵母菌;从其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      )和 (      )两种。酵母菌适合生活在偏酸性环境,而放线菌则适合生活在偏碱性环境中,分离二者所用的培养基称为(      ) 。

(2)葡萄皮、籽中含有原花青素、葡萄皮红素和大量葡萄风味物质等,这些物质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中,因此常采用(      )法来分离提取。还有(      )和(      )等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方法

(3)通过花粉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为植株,另外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之间没有绝对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

40.下列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在获取抗体之前,需要向健康人体注射特定抗原(如乙肝疫苗),并且每隔一周重复注射一次。免疫学细胞A在人体主要介导(参与)(      )  免疫。

(2)过程①至②抗体的获取称为(      ),其中①是(      ) 过程。

(3)④过程需要(      )酶,⑤过程则需要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4)抗体1与抗体2相同之处是(      ),不同之处在(      ) 。

(5)如果想用棉花产生该种抗体,则⑥过程的受体细胞通常选用(      ),经过筛选后再侵染棉花体细胞,转化成功后通过(      )技术获得能产抗体的转基因棉花植株。

正确答案

39.(1) 20℃  ;  野生型  ;平板划线法  ; 稀释涂布平板法   ;选择培养基   

(2)萃取;  蒸馏 ;   压榨

(3) 胚状体 ;     愈伤组织    ; 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比

40. (1)体液

(2)单克隆抗体     ;       细胞融合(或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3)逆转录

(4)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空间结构

(5)土壤农杆菌    ;        植物组织培养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植物的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9.请从39~4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某同学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下表是该同学配制的培养基成分:

(1)该培养基中主要营养物质包括(          ) 。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在生物的培养中,一般要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          )。

(3)若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目的菌,该培养基成分应如何调整?(          ),依据是(          ) 。该目的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

(4)该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目的菌时,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在纯化土壤中该目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美籍华人钱永健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等方面有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实验中是作为(          )基因。

(2)目前获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常用方法有 (          )和(          )两种。

(3)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中的(          )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荧光蛋白基因转录。

(4)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水平及其以上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          )。

(5)在②过程进行转基因体细胞的筛选时,比较简易的筛选方法是(          ) 。

(6)为了使胚胎移植获得成功,需要对代孕母兔用激素进行(          )处理。

正确答案

39.

(1) 氮源、碳源、无机盐和水 选择 

(2) 杀死培养基中的细菌芽孢  

(3) 将(NH4)2SO4 换成尿素    要筛选出降解尿素的细菌,只能是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异养型   

(4) 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菌液浓度过高(或培养过程被杂菌污染,或用接种针划下一区域前接种针没有灭菌导致菌液没有稀释开,言之有理即可)

40. 

(1) 目的    

(2) 从基因库中获取    利用PCR技术扩增

(3)  启动子   

(4) 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

(5) 能否发出绿色荧光  

(6) 同期发情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工程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