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 共249题
29.右图为Ti质粒简图。已知目的基因在两侧分别有1个
amHⅠ和1个HindⅢ识别序列,而中间有1个EcoRⅠ的
识别序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目的基因在两侧分别有1个amHⅠ和1个HindⅢ识别序列,而中间有1个EcoRⅠ的识别序列,为保全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不能选择EcoRⅠ,A正确;由于DNA是双链,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连接时,两端各有两个磷酸二酯键要形成,因此会产生4个水分子,B正确;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混合时会产生2种不同连接方式的质粒,C错误。一般地,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成功率不能达100%,D正确。
考查方向
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题目信息结合基因工程的知识逐项分析。
易错点
易因对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连接理解不到位而误选B。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知识点
小偷打开邻居家的保险柜,见柜中空五分文,便把门关好就回家了,小偷的行为是:
A.盗窃罪预备
B.盗窃罪既遂
C.盗窃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故意犯罪的形态问题。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而小偷已经将保险柜打开,已经开始实行犯罪,故不是盗窃预备。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该小偷尽管已经打开了保险柜,但因为柜中空无分文,并没有偷着,所以是盗窃罪未遂,因此答案为C。
DNA分子中特定片段的“拷贝数变异”是指与本物种正常的基因组相比,染色体上发生的一种结构变异。某研究小组利用PCR方法,检测了莱芜猪(2n=38)种群体细胞中R基因拷贝总数,并分析了该基因在莱芜猪2个家系中的遗传规律。
8.图1为R基因在13号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拷贝数示意图。
① 与a比较,b、c染色体发生了R基因所在
片段的 。R基因拷贝数的改变可能
导致 量的改变,引起性状的改变。
② 用PCR技术检测体细胞中R基因的拷贝数
时,需确保R基因和内参序列(每个细胞中均有2个拷贝,且稳定存在)的扩增效率 (一致,不一致)。R基因拷贝数越多,则在扩增过程中作为复制的 的量也越多,相同条件下扩增产物也越多。将R基因与内参序列的PCR扩增结果进行对比,可推算出R基因的拷贝数。
9.图2是莱芜猪的2个家系图。若体细胞中染色体由图1中a、c组成,则用1/2表示,其R基因拷贝总数为3,以此类推。在产生生殖细胞时,13号染色体上的R基因不发生交叉互换。
注:图形内的数字表示莱芜猪个体编号,图形下面的数字代表R基因在该个体两条染色体上的拷贝数。
① A家系后代理论上还应有R基因组合为 的个体。本研究中并没有发现该类型子代个体。对此有两种推测,一是 ,无法看到此类型个体。二是本研究的 ,不能使所有的基因组合在后代都出现。为验证第二种推测,需要 。
② 在B家系中,604号、1631号、174号个体的R基因拷贝总数依次为3、3、2,由于子代中出现了R基因拷贝总数为 的个体,所以604号的基因组合只能是 。
正确答案
(1)① 缺失、重复 基因表达量(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量)
② 一致(1分) 模板(1分)
解析
依据图可知与a比较,b染色体发生了R基因所在片段的缺失,c染色体发生了R基因所在片段的重复;R基因拷贝数的改变可能导致合成蛋白质量的改变,引起性状的改变。
依据对照原则,用PCR技术检测体细胞中R基因的拷贝数时,需确保R基因和内参序列的扩增效率一致。R基因拷贝数越多,则在扩增过程中作为复制的模板的量也越多,相同条件下扩增产物也越多。
考查方向
考查染色体变异及PCR技术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题目文字及图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染色体变异及PCR技术的知识结合题意信息识图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不理解拷贝数变异而不能准确识图及分析误答。
教师点评
题目新信息是很专业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难度较高。
正确答案
(2)① 0/0 0/0受精卵胚胎期致死
样本数量少(家系数量少) 更多莱芜猪家系中调查
② 2 1/2
解析
依据A家系的双亲是0/2、0/1可知后代理论上还应有R基因组合为0/0的个体。本研究中并没有发现的可能性是0/0的胚胎致死或调查的样本太少。
在B家系中,604号、1631号、174号个体的R基因拷贝总数依次为3、3、2,由于174号个体R基因拷贝总数为2,所以604号的基因组合只能是1/2。
考查方向
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题目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仔细审题,理解遗传图解的表示含义,利用分离定律分析作答。
易错点
由于题目新信息量大,因不能理解而错误分析。
教师点评
难度极高。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9. 略
40. [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人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就 可以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血清白蛋白。大致过程如下:
(1)①过程采集的精子要进行________处理,该过程自然状态下是在________ (场所)中完成的;②过程得到的卵母细胞,一般要培养到________阶段才能进行体外受精。
(2)要使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则③过程中要在目的基因前接上________ (调控组件)。一般情况下,将基因表达载体通过________技术导入牛的受精卵。
(3)⑤过程称________作_______ 技术。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入氧气维持细胞呼吸,还要提供________以维持PH。
(4)当早期胚胎发育到______阶段时,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母牛子宫内,受体母牛还需用激素进行________处理。
正确答案
39. 略
40.
(1)获能 雌性动物的生殖道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MⅡ中期)
(2)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显微注射
(3)早期胚胎培养 CO2
(4)桑椹胚或囊胚 同期发情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二倍体)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丙品系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56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丙品系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
(2)培育乙品系过程中需用到的工具酶有( )。
(3)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F1减数分裂中I甲与I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 )(用分数表示)。
(4)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中矮杆抗白粉病植株再与丙杂交,后代基因型有( )种(只考虑图中的有关基因)。
(5)若把甲和乙杂交得到的 F1基因型看作DdTt,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F1经单倍体育种得到矮杆抗白粉病纯合子的过程。
正确答案
(1)14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3)1/4
(4)4
(5)如图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