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普勒第三定律
- 共323题
实践证明,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下面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T,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式中的k值,中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故A正确;
B、开普勒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所以也适用于轨道是圆的运动,故B错误;
C、式中的k是与中心星体的质量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故C错误;
D、式中的k是与中心星体的质量有关,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无法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故D错误
故选:A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______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______.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______跟它的______的比值都相等,即=k,比值k是一个对于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
正确答案
椭圆
焦点
面积
半长轴的三次方
公转周期的平方
解析
解:根据开普勒的三个定律的内容可知:
(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 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 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 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k,比值k是一个对于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
故答案为:(1)椭圆,焦点;(2)面积;(3)半长轴的三次方,公转周期的平方
设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是圆,则其运行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与运行周期T的平方之比为常数,即=K.那么K的大小(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式中的k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质量无关,故A错误;
B、式中的k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质量无关,故B正确;
C、式中的k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故C错误;
D、式中的k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速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将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轨道当做成圆形,那么它运行的周期T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之比为一常数k,即k=,则常数k的大小(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式中的k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质量无关,故A错误;
B、式中的k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质量无关,故B正确;
C、式中的k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故C错误;
D、式中的k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质量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则由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可得: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成正比,即=k,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已知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太,则太阳系的k=______(写表达式).若太阳质量M太=1.99×1030Kg,G=6.67×10-11N•m2/Kg2,则k的值约为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写清单位)
正确答案
解:因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于是轨道半长轴a即为轨道半径r,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G=m行(
)2r
得:=K=
;
代入数据,解得:K==3.0×1018m3/s2;
故答案为:,3.0×1018m3/s2
解析
解:因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于是轨道半长轴a即为轨道半径r,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G=m行(
)2r
得:=K=
;
代入数据,解得:K==3.0×1018m3/s2;
故答案为:,3.0×1018m3/s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