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 共407题
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点测出的张角为
,则( )
正确答案
解析
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
由几何关系知
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飞船转过角所需的时间,即
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T0/T
知识点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半径分别为T和R,地球同步卫星A的圆轨道半径为h,卫星B沿半径为的圆轨道在地球赤道的正上方运行,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求
(1)卫星B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卫星A和B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信号传输时间可忽略)。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设卫星B绕地心转动的周期为,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有
①
②
式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m、分别为卫星A、B的质量,由①②式得
③
(2)设卫星A和B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为r;
在此时间间隔r内,卫星A和B绕地心转动的角度分别为和
,则
④
⑤
若不考虑卫星A的公转,两卫星不能直接通讯时,卫星B的位置应在图中B点和点之间,图中内圆表示地球的赤道,由几何关系得
⑥
由③式知,当时,卫星B比卫星A转得快,考虑卫星A的公转后应有
⑦
由③④⑤⑥⑦式得
⑧
知识点
如图6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
正确答案
解析
考查天体运行:主要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故选:CD
知识点
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2011年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于飞行器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周期相同,根据可知A项正确;由
可知B项正确;飞行器的向心力由地球和太阳的万有引力共同提供,C、D两项错误。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1)用弹簧秤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F0
a. 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处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1,求比值 的表达式,并就h=1.0%R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b. 若在赤道地面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2,求比值 的表达式。
(2)设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圆周轨道半径为r.太阳的半径为Rs和地球的半径R三者均减小为现在的1.0%,而太阳和地球的密度均匀且不变。仅考虑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现实地球的1年为标准,计算“设想地球”的一年将变为多长?
正确答案
答案:(1) (2)
(3)不变
解析
(1)在地球北极点不考虑地球自转,则秤所称得的重力则为其万有引力,于是
(1)
(2)
由公式(1)(2)可以得出:
(3)
由(1)(3)可得:
(3)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从上式可知,当公转周期和太阳半径减小为现在的1.0%时,地球公转周期不变。
知识点
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微小的阻力,轨道半径将缓慢减小。在此运动过程中,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大小将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其动能将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
正确答案
增大;增大
解析
因轨道半径减小,由知万有引力增大,由
得:
知速度增大,动能增大。
知识点
1970年4月24日,我过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的和远地点的
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则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得在M点速度大于在N点速度,根据机械能守恒,所以卫星在
点的势能小于
点的势能,A错误,C正确;根据
,得B正确;D错误。
知识点
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1.5倍,根据以上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得
,计算得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
,A正确;由
得
,公转轨道半径大的周期长,B正确;由
判断轨道半径大的线速度小,C错误;公转向心加速度
,D错误。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