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玳瑁猫的基因型是XBXb,从基因型看只能是雌性的,所以玳瑁猫不能互相交配,A错误;

B、玳瑁猫(XBXb)与黄猫(XbY)杂交,后代中玳瑁猫XBXb占25%,B错误;

C、玳瑁猫只有雌性,只保留玳瑁猫不能繁殖,必需和其它体色的猫杂交才能得到,C错误;

D、用黑色雌猫(XBXB)和黄色雄猫(XbY)杂交或者黄色雌猫(XbXb)和黑色雄猫杂交(XBY)都可得到的玳瑁猫,比例是最大的,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伴X隐性遗传病)又是Klinefelter综合症(XXY)的孩子.与该孩子染色体异常有关的亲本及其发生异常的时期分别是(  )

A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

B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

C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

D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题干信息,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患者(XaXaY),推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AXa,XAY.因此,患红绿色盲小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Xa、Xa染色体只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Xa染色体的染色单体未分离而进入同一极所致.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英国科学家古德费罗等人在男性的Y染色体末端附近找到了一个决定睾丸发育的基因,并将它命名为“SRY基因”.睾丸是青春期以后的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但是少数男性“SRY基因”正常,体内雄性激素含量正常或稍高,却具有类似女性的性特征.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是因为他们的X染色体上一个“AR基因”突变引起的,“AR基因”控制雄性激素受体的合成.后来这种疾病被称为“雄性激素不应症”.

(1)AR基因应该位于X染色体上______区段,雄性激素受体是雄性激素靶细胞经过______两个过程合成的.

(2)正常情况下,一位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如果睾丸的曲细精管中产生了一个AB的精子,则来自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另一个精子基因型是______;该男子次级精母细胞中期应该含有______个SRY基因.

(3)已知雄性激素不应症属于隐性遗传病(R、r表示).有一雄性激素不应症患者手术治愈后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H、h表示)且雄性激素不应症男孩.请问这位患者的基因型是______,他们再生育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AR基因是X染色体上基因突变产生的,能控制雄性激素受体的合成,导致雄性激素与受体结合受阻而含量有所增高,如果在同源区的话,Y染色体上应该也有相关的基因了,但是AR基因只是在X染色体上,所以该基因应该位于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雄性激素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经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的.

(2)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教学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以产生两两相同的4个精子,如果睾丸的曲细精管中产生了一个AB的精子,则来自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另一个精子基因型是 AB或ab;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X与Y已经分开,所以该男子次级精母细胞中期应该含有 0个或2个SRY基因.

(3)根据题意已知雄性激素不应症属于隐性遗传病(R、r表示),为伴X遗传.有一雄性激素不应症患者手术治愈后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H、h表示)且雄性激素不应症男孩,说明该男孩的白化病基因来自于父亲和母亲,即父母都是携带者,基因型为Hh,而雄性激素致病基因肯定来自于母亲,说明该病受隐性基因控制,则母亲是相关基因的携带者,所以父母亲的基因型分别是 HhXrY、HhXRXr,则他们再生育一个正常男孩(A_XRY)的概率是×=

故答案是;

(1)非同源    转录和翻译

(2)AB或ab   0或2

(3)HhXrY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男性红绿色盲患者(XbY)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一的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B核DNA数目比值为2:1

C红绿色盲基因(Xb)数目比值为1:1

D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则比值为4:1,A错误;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数目92个,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DNA数目46个,B正确;

C、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色盲基因数目为2,女性携带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色盲基因数目为0或者2,C错误;

D、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为0,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

B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的转录传递给后代

C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都会随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表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表达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伴随性染色体的遗传而传递给后代的,所以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

B、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的复制传递给后代,B错误;

C、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随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

D、不论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还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在体细胞中表达,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故其形状大小相同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雌性个体由同性性染色体决定,而雄性则由异型性染色体决定,A正确;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有的比X染色体短小,如人类;有些生物的X染色染色体比Y染色体要短小,如果蝇,B错误;

C、含X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雌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C错误;

D、自然界中还有一部分生物为雌雄同体,没有性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 染色体,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主要理由是______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扩大调查范围,多取样本;针对有患者的家庭调查;绘制家庭系谱图来判定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如图所示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Ⅲ10的基因型______,如果Ⅳ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几率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患甲病的男性有279+6=285,患甲病的女性有281+2=283,男性与女性的人数基本相同,甲病的发病与性别没有关系,甲病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患乙病的男性有250+6=256,患乙病的女性有16+2=18,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乙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2)①对患甲病的家族调查中发现连续几代人均患病,甲病是显性遗传,3号父亲患乙病,女儿正常,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Ⅲ10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Xb

②Ⅲ9的基因型是AaXBY,所以Ⅳ11男孩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常       X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2)aaXBXB或aaXBX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海南模拟)动物多为二倍体,缺失一条染色体是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1)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该果蝇的性别是______,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测定的染色体是______(填图中字母).从可遗传变异来源看,单体属于______

(2)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与纯合野生型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上表所示: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______,理由是:______

(3)根据(2)中判断结果,请利用正常无眼果蝇,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按要求完成以下实验没计:

实验步骤:

①让______与野生型(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______,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则说明无眼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性染色体大小不同,为XY染色体,所以该果蝇的性别是雄性.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时,要测定3+XY共5条即aa‘bcd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为单体,所以从变异类型来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从表格中可看出,显性性状为野生型,因为子一代全为野生型且子二代中野生型:无眼=3:1.

(3)因为无眼果蝇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4条,而纯合Ⅳ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或3条,所以让正常无眼果蝇个体与野生型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假如无眼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后代野生型和无眼果蝇的比例为1:1;若不在4号染色体,野生型为AA,无眼为为aa,进行交配,后代基因型为Aa,全是野生型.

故答案为:

(1)雄性    aa'bcd     染色体数目变异

(2)野生型    F1全为野生型(或F2中野生型:无眼=3:1)

(3)实验步骤:①正常无眼果蝇个体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子代中出现野生型果蝇和无眼果蝇且比例为1:1

②子代全为野生型果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学家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表示):

(1)B、b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其遗传过程遵循______定律.

(2)F2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3)若要进一步鉴定F2中某一只雌果蝇是否为纯合子,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①实验的主要思路:让该雌果蝇与雄性______果蝇杂交,根据F3的眼色进行判断.

②预期的实验结果:若______,则该雌果蝇为纯合子;若______,则该雌果蝇为杂合子.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F2中雌雄个体表现型及比例不等,可判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由于亲本红眼×朱砂眼的后代只有红眼,所以F1红眼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F1随机交配得F2,F2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

(3)①由于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所以要鉴定其基因型,可让该雌果蝇与雄性朱砂眼果蝇XbY杂交,根据F3的眼色进行判断.

②若F3全为红眼果蝇,则该雌果蝇为纯合子XBXB;若F3中出现朱砂眼果蝇,则该雌果蝇为杂合子XBXb

故答案为:

(1)X     基因的分离 

(2)XBXB或XBXb  

(3)①朱砂眼   ②F3全为红眼果蝇    F3中出现朱砂眼果蝇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伴性遗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