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性遗传
- 共4414题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杂合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得F1,下列关于F1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占×
=
,A错误;
B、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果蝇占=
,B错误;
C、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雄果蝇占×
=
,C错误;
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的遗传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属于伴性遗传,A正确;
B、XY型生物中只有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生物的体细胞内含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B错误;
C、X、Y也是同源染色体,X与Y虽然形状、大小不相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Y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一样,要经历联会、四分体和分离的过程,因此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
D、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存在成对的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B.
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但所有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提出了有关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眼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为隐性性状,A正确;
B、控制红眼的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
C、控制白眼的基因表现出雄性传雌性再传雄性的交叉遗传,不是他提出的,C错误;
D、控制红眼的性状为显性性状,D错误.
故选:A.
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有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总体上看这两类基因控制的隐性病在子代中的发病情况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设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aXa或aa,男性正常的基因型为XAYa或Aa,则儿子的发病率为100%或50%,所以不相同,A错误;
B、设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aYa或aa,女性正常的基因型为XAXa或Aa,则女儿的发病率都为50%,所以相同,B错误;
C、设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aYa或aa,女性正常的基因型为XAXa或Aa,则儿子的发病率都为50%,所以相同,C错误;
D、设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aXa或aa,男性正常的基因型为XAYa或Aa,则女儿的发病率为0或50%,所以不同,D正确.
故选:D.
在果蝇中同样的受精卵,有的可以发育为雄性,有的可以发育成雌性,原因是性别受细胞内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果蝇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性别受一对性染色体控制,当性染色体为XX时表现为雌果蝇,当性染色体为XY时表现为雄果蝇.
故选:A.
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M、m)控制,其中一种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MM、XmXm、Xm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关于以上情况,以下说法及推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雌蝇:雄蝇=2:1说明与性别相关联,基因在X染色体上,A正确;
B、已知母本是杂合子XMXm,且雌蝇:雄蝇=2:1,说明雌蝇都存活了.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说明父本是显性个体XMY,后代雌蝇XMXM和XMXm都存活,则致死基因为m,即XmXm、XmY纯合致死,B正确;
C、因为题干信息不能确定致死的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所以不能直接计算出相关基因的概率,C错误;
D、已知母本是杂合子XMXm,且雌蝇:雄蝇=2:1,说明雌蝇都存活了.若F1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说明父本是隐性个体XmY,后代雌蝇XMXm和XmXm都存活,则致死基因为M,即XMXM、XMY纯合致死,D正确.
故选:C.
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
(1)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__个染色体组.
(2)其性别是______性.若测定该果蝇的基因型,选择与它交配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3)若基因型为BbXDXd,则两对等位基因按照______规律遗传,可产生各种基因型的配子数量比例为______.
(4)若果蝇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cXD,则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三个极体基因组成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果蝇的体细胞内含有4对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2)由于图示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为XX,所以该果蝇的性别是雌性.若测定该果蝇的基因型,应选择隐性雄性个体与它交配,所以选择的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ccXdY.
(3)分析题图可知,BbXDXd的个体,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与d位于性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形成4种配子,比例是1:1:1:1.
(4)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复制的染色体分开,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cXD,产生该卵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cXD,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CXd,那么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cXD、aCXd、aCXd.
故答案为:
(1)2
(2)雌 aabbccXdY
(3)自由组合 1:1:1:1
(4)AcXD、aCXd、aCXd
如图为某个红绿色盲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色盲基因是b,请回答:(图中□表示男正常,○表示女正常,
示男色盲,
表示女色盲.)
(1)11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于1代个体中的______号.
(2)在这个系谱图中可以肯定为女性携带者的一共有______人,她们是______.
(3)7号和8号再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为______,9号和10号属于______(填直系或旁系)血亲.
(4)6号的基因型是______,她与一正常男子结婚,生一个患色盲孩子的概率是______.
(5)色盲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他______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______,在遗传学上叫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11号是色盲男性,基因型为XbY,他的色盲基因来自于Ⅱ代7号,最终来自于1代2号.
(2)因为3号是XbY,所以9、10一定是携带者XBXb;因为8号是XbY,所以4一定是携带者XBXb;因为11号是XbY,所以7、2一定是携带者XBXb.
(3)已知7是XBXb,8是XbY,所以后代患病儿子的机率为.9号和10号是姐妹,属于旁系血亲.
(4)已知1是XBY,2是XBXb,所以6是XBXB或
XBXb.她与一正常男子XBY结婚,生一个患色盲孩子的概率是
=
.
(5)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他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女儿,在遗传学上叫交叉遗传.
故答案为:
(1)2
(2)5 2,4,7,9,10
(3) 旁系
(4)XBXB或XBXb
(5)母亲 女儿 交叉遗传
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是______染色体______遗传病.
(2)5号的基因型是______,7号的基因型是______,8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若9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那么此基因最终来自______号.
(3)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两病都患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分析: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9号患甲病为aa,则其表现正常的母亲5号为Aa;2号男性患乙病为XbY,则其表现正常的女儿5号基因型为XBXb.因此5号的基因型是AaXBXb.7号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8号患甲病,相关基因型为aa,不患乙病,有患乙病的哥哥,相关基因型为XBXb,8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0,若9号携带乙病致病基因,那么此基因来自5号,而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
(3)7号不患甲病,有患甲病的妹妹,故7号基因型及概率为AAXbY,
AaXbY,9号患甲病,相关基因型为aa,5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9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XBXB、
XBXb,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
×
=
,患乙病的概率为
×
=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
+
×
=
,两病都患的概率为
=
.
故答案为:
(1)X 隐性
(2)AaXBXb AAXbY或AaXbY 0 2
(3)
图1表示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果蝇性染色体X和Y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请分析回答:
(1)若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基因B和b的根本区别是______,若只考虑这对基因,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
(2)若某雄果蝇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______.
(3)现有各种表现型的纯种雌雄个体若干,期望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刚毛基因(B)是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所选用的母本和父本的表现型分别应为______.
预测该实验结果并推测相应结论:①______. ②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______.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分析,此种三体雄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产生______种配子,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个体和三体的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B和b表示一对等位基因,其携带的信息不同的原因是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序列不同.由于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所以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BYB或XBYb或XbYB.
(2)雄果蝇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它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50%,即雌性都发病,雄性都正常.
(3)要验证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可选择纯种截毛雌果蝇(XbXb)和纯种刚毛雄果蝇(XBYB或XBY)杂交.
①若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亲本为XbXb×XBYB,子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刚毛,且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
②若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为XbXb×XBY,子代雌果蝇表现为刚毛,雄果蝇表现为截毛,且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
(4)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分析,此种三体雄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配子;三体生物产生正常配子(n)与不正常配子(n+1)的比例为1:1,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个体和三体的比例为 1:1.
故答案是:
(1)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序列不同 XBYB、XBYb、XbYB
(2)50%
(3)截毛(雌性)、刚毛(雄性)
①子代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均表现为刚毛,则这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②子代雌性个体均表现为刚毛,雄性个体表现截毛,则这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4)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变异) 4 1﹕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