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共1757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共1757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近代民族工业表现的是

A滥发纸币

B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C发动侵华战争

D限制中国机器进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张謇由晚清状元到著名民族企业家的经历,最能体现出的时代特点是

A封建知识分子纷纷向资产阶级转化

B当时知识分子鄙视功名,重在利禄

C“实业救国”是当时的主要社会思潮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

B清政府的压榨

C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官僚资本的侵蚀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72年侨商陈启沅自海外归来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工数百,产品行销欧美,获利颇丰。这段资料可以用来印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①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 ②采用机器生产方式 ③首先在沿海地区出现 ④产品控制欧美市场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时,“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有人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乡民相率附和,几欲将(继昌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对材料中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家的沉重剥削导致了工人的反抗运动

B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C新旧生产方式的冲突尖锐

D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进一步瓦解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____________后才发展的()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之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能在1912~1917年间迎来短暂的春天,是因为()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共产党的建立

C辛亥革命及一战的爆发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因素有()

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④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近代以来,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冲击最主要体现在

A中国的大门已完全打开

B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C传统的经济结构遭到冲击

D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65 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 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都深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C抵制了外国经济的入侵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

B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客观结果

C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D洋务运动的促进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王韬在《壕埂杂志》中指出“沪地百货闻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半皆粤人为之,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当时流行于上海市井的一首竹枝词写到:“洋行买办每多财,时式衣装尽得来。阔绰排场人尽幕,频年获利店纷开。”对材料所述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A收回利权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D工商立国成为清政府的治国思想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发展过程中,商人购买洋船后(或者与洋人合伙购买),多托洋行出面,领承舟船牌行驶,主要是为了避免报捐交税。”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受到列强压制,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B对资本主义列强在资金、技术上具有依赖性

C借助洋人势力,以避免本国封建势力压榨

D最早出现在轮船航运业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统计,1900年以前的三十余年间,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民族工矿企业有150多家,资本总额5000余万元;1901—1911年的十年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余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①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②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刺激

③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中期,福州一带很难买到马铃薯,35年后,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并销往香港、新加坡及地。材料反映了

A马铃薯栽培技术日益提高

B西方饮食习惯对中国影响加深

C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