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是(   )

A研究和开发生态农业,生产优质有机产品

B引导农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C多开垦荒地、围湖造田,建立人造小平原

D开发优质新品种,充分利用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5.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设计的33条走廊——野生动物通道(如桥洞),格外引人注目。该设计目的不包括(   )

A防止藏羚羊出生率下降,维护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B尽量保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

C降低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高原上的大型迁徒动物的不利影响,保护其自然栖息环境

D避免因青藏铁路的阻隔形成的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保持藏羚羊等物种的遗传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32. 鼹鼠通常生活在地下,喜食蚯蚓和植物的根等,对人类而言属于害兽。近期科学研究表明,鼹鼠及其堆成的小土堆对生物的多样性来说至关重要。鼹鼠在挖掘洞穴过程中会将常见的植物连根拔起,其间形成的小土堆中各种无机盐含量均很高,这就为新品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假设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两种植物种群,它们与鼹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a)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调查生态系统中鼹鼠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个鼹鼠,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个个体,其中有3个带有标记,该鼹鼠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如果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         )。

(2)据图(a)判断,鼹鼠的种群数量曲线为(         )(填“A”、“B”或“C”);甲植物为鼹鼠的食物且较早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则甲植物的种群数量曲线为 (         )(填“A”、“B”或“C”)。

(3)图(b)为乙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是(         )(填“a”或“b”),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         )的个体数量。

(4)若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上播种杂草,其抵抗力稳定性会(         )。

(5)鼹鼠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它的(         ) 价值。鼹鼠的生活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1)500  大 

(2)C  B  

(3)b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掉

(4)上升  

(5)间接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32.从1997年起,国际湿地组织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湿地在环境净化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常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某湿地中的金鱼藻、芦苇、泥鳅、蟾蜍、田螺、蝗虫、食虫鸟等生物的种间关系有 (              ),写出一个含蝗虫并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

(2)如图是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C主要发生在细胞的(           )(部位)。

(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保护其中的珍稀动物,是在(                   )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

(1)

(2)

(3)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1.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如下调查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乌鱼能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为了研究污染物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上表。(图中打勾的表示捕食关系)

①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其(               )价值。

②根据表格分析,该湖泊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               )。

③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池塘中  (               )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

(2)图是对乌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在t1--t2时期乌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                 )。

(3)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             ) 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

正确答案

(1)①直接;

②捕食和竞争   ;    3;

③标志重捕法   ;    水蚤和河蚌(缺一不给分)

(2)增长型

(3)有机物;自动(我)调节能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