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的发展
- 共360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闱……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日“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井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
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 (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以及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6分)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的文化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正确答案
(1)表现:专业化市场得到发展;街巷店铺林立、市坊界限打破;商品交易种类繁多、数额巨大;娱乐经济繁荣。(6 分,任答3点即可)
(2)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2分)
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4分)
(3)文化特征: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2分)
说明:宋词繁荣,风俗画流行、话本、瓦子等。(2分,任答2点即可)
试题分析:(1)本问以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关键信息:姜行
最是铺席要闱、动即千万、“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本问应从时空限定、市场的扩大和经济功能的增强等方面归纳。
(2)关键信息:“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第一小问,观点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表现应从四大发明在宋代的发明及其应用。
(3)关键信息: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材料三反映了宋代文学艺术通俗化的特点,列举宋代文学艺术相关成就。
有学者认为所谓的现代文明的过程,就是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工商文明”战胜或者说取代以传统农牧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明”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存于理,灭人欲”。
——《朱子语类》卷十三
“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桑弘羊《盐铁论》
元世祖于1292年下令“禁两浙、广东,福建商贾航海者”;明朝嘉靖(1522~1566)则规定:“查海船双桅者,即捕之,所载即非番物,俱发戍边卫。”
材料二 18世纪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摘编自《大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分析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引领着世界的发展”的工商业文明的内涵。(3分)
正确答案
(1)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观念,求利成了“小人”与卑鄙的标记;封建政府推行盐铁专卖制度,与民争利;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 (若答重农抑商政策可酌情给分)。
(2)工商业文明内涵:以科技为基础;工业化(工业革命);市场化(自由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试题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前两点文字意在强调中国传统儒家中的“重义轻利”观对商品经济的影响,第三段材料选自《盐铁论》以及第四段材料,分析可知事实上市一种重农抑商政策这在客观上阻碍了商品经济。依据这样几段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从思想、政策两个方面归纳。第(2)问,注意关键信息“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等信息,再结合18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有关史实从 工业、科技、经济体制等方面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春阳是宁波人,万历(1573-1620年,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明神宗的年号)中弃儒经商,在苏州吴趋坊北口开一小铺,后来规模日大,闻名四方,一直到清中叶,仍很兴旺发达。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无有也。“它的管理办法,很像州县衙门,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它的商业信誉极好,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明清史散论》
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孙春阳的店铺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材料三反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正确答案
(1)规模大;发展快;重视商品质量;管理规范;注重商业信誉。
(2)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商业资本活跃。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
(3)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4)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诚信为本。
阅读下列材料: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请回答: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略”。(言之有理即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