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共816题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共81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马孙河水系图。

 

材料二 亚马孙河中游水量的季节变化。

   (1)为什么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月~(次年)6月,最高洪水期在3月~6月?(10分)

(2)A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燃料乙醇,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使用燃料乙醇的轿车。该国燃料乙醇消费从2008年开始超过汽油消费量,燃料乙醇已成为该国私家车的主要燃料。试分析A国燃料乙醇发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10分)

(3)B城市是某国家首都,人口500多万,其气候特征是怎样的?该城市水源主要来自哪 里?(6分)

正确答案

(1)亚马孙河中游干流的洪水期出现在10月~(次年)6月,是因为:亚马孙河中游南侧支流全部在南半球,且较多较长,(2分)干流也在南半球,(2分)10月~(次年)6月赤道低压带主要位于赤道以南,南侧支流和干流降水较多,水量大。(2分)中游干流最高洪水期在3月~6月,是因为:此时正值南岸支流和北岸支流洪水叠加期。(4分)

(2)A国(巴西)石油较缺乏;(2分)甘蔗、玉米等产量大,发展燃料乙醇的原料丰富;(2分)并且燃料乙醇环保、(2分)可再生,(2分)价格也低于汽油。(2分)

(3)温和干燥,多雾。(4分)冰川融水和河水、地下水。(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二:我国局部地区图(图15)

(1)指出图15中,兰州以上河段河流开发的重点,试简述其自然原因。(5分)

旅游业是近年来宁夏青铜峡市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新型产业之一。本着做大做强旅游业,青铜峡市出台了《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详细规划》。

(2)说出旅游业对青铜峡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3分)

正确答案

(1)(5分)

重点:此河段以水能的阶梯(水能)开发为主。(2分)

原因:此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2分)河流径流量较大。(1分)

(2)(3分)创汇创收;(1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1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图9)。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5000多平方千米,其经济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和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8分)

(2)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根据黄河流域发展状况,说明其原因。(6分)

甲地位于滨海平原,乙地位于山前倾斜平原。

(3)分析比较甲、乙两地土地生产力的差异。(6分)

(4)结合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确立材料二所述“三个基地”的依据。(10分)

表1:2009年12月26日至31日渤海沿岸某城市气温统计数据表

2009年年底渤海开始出现海冰,并发展成为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冰情。

(5)据表1,指出本次海冰形成的重要自然原因,并分析其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危害。(6分)

正确答案

(1)(8分)3500等积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2分),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2分);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影响(受太行山影响)(2分),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2分)。

(2)(6分)原因:中游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2分);中游修建了水利枢纽:工程(2分);流域内用水量增多,入海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2分)。

(3)(6分)乙地土地生产能力比甲地高(2分)。乙位于山前倾斜平原,地势高,土壤排水性好,土地不易盐碱和内涝(2分);甲位于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夏秋季节低洼易涝,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土壤盐度高,±壤盐碱化严重( 2分)

(4)(10分)本区域石油、天然气、风能、潮汐能等能源丰富(2分);本区域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2分);本区土地面积广、地势低平(2分);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分);海域面积广(大陆架广)(2分)。

(5)(6分)持续的低温(低温)(2分)

影响;对海产养殖、渔业、海上油田、交通运输造成直接的破坏和经济损失(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M河是________,乙图中的N河是________。

(2)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3)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正确答案

(1)田纳西河 长江

(2)长江三峡

气候:巫山以上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

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

水系:长江上游有众多源远流长的支流,水系庞大。

(3)①通过兴修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河;B      河;D     山脉;

(2)试从地形、降水两方面分析B河容易产生洪水的原因?(2分)

(3)试分析B河水能丰富的原因?(2分)

正确答案

(1)密西西比    田纳西        阿巴拉契亚   (3分)

(2)B河是田纳西河,中上游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区,下游流经密西西比平原,流域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大,下游汇水量大(1分);而且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形成洪涝灾害(1分)

(3)B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多,径流量大;(1分)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主要流经山区,在平原汇入密西西比河,河流落差大(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材料二 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l)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3分)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   。(3分)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   。(3分)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      。(2分)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2分)

正确答案

(13分)

(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

业比重过高;玉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3)大庆:区位优势;资金、技术等条件好

玉门: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4)提供资金、技术和相关优惠政策

(5)“因地”是指根据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对策和措施,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有差异,采用适合各自情况的产业转型政策

试题分析:

(l)分析材料一可以看出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从2005年到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一直比较大,占到GDP比重的80%以上,石油采掘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从产业结构看,该市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2)大庆和玉门早期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在开采石油资源的过程中得到迅速发展,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量人口外迁,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出现典型衰退现象,由于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大庆开发相对较晚,但是作为矿产资源型城市,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题,当前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加速了石油资源枯竭的速度,目前大庆的环境问题相对玉门较轻,经济发展方面还没有明显的衰退现象。

(3) 大庆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联系密切,区位优势明显,资金、技术等条件相对较好,利用自有基础和面向周边市场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玉门市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市场距离较远,但是本区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独到的优势。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给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市根据自身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联系密切,区位优势明显,资金、技术等条件发展了合适的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玉门市发展利用本市地处内陆地理位置而形成的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了新能源产业;因此可以得出 “因地”是指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交通等区位条件,“制宜”是指应采取合适的有发展前途的对策和措施,虽然同是资源型城市,但所处地理位置不一样,条件也有较大差异,所以采用的产业转型政策应该适合各自情况,才能更有利于本区域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0分)下图为浙江省浦江水系和城镇颁布示意图,境内最高海拔为1050米,最低海拔为24米。运用信息收集的方法,收集相关信息,探究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县界多沿________延伸,浦江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请你规划一条由县城(M地)通往西南邻县的省级公路,把规划公路画在图上,并说明公路布局的理由。(6分)

(3)若要在河流R1上建设一座水库,对水库大坝选址方案的确认,你认为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资料?(4分)

(4)现有甲、乙两个大坝选址方案,试分别评价其优缺点。(8分)

(5)图中N乡丘陵、山地占全乡土地面积的88.6%,全乡大气环境质量、河流源头水质优良。为了实现“省级生态示范乡”的目标,请你为N乡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建议。(8分)

正确答案

(1)山脊线  西高东低

(2)图略,理由:沿河谷修建,地形较平坦,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建设投资抵,地方性公路尽量连接乡镇居民点,以方便居民生活需要。

(3)流域气候资料、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等。

(4)甲,优点:上游河道较窄,建坝工程量较小,库区淹没村镇农田少,迁移人口少等。缺点:水量较小,库容较小等。  乙 优点:水量较大,库容较大等 缺点:河道较宽,工程量较大,库区淹没村镇农田多,迁移人口多等。

(5)封山育林,禁止坡地开荒,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土地资源 水 工业 农业 城镇 生态环境 自然 经济 社会

(2)防洪 航运 水电 旅游业 渔业 水源

(3)农业 林业 航运 水源电力系统

此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利用。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和治理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开发治理的同时取得综合效益,以及各种效益之间如何相互联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592毫米、358毫米和50毫米。(10分)

⑴简述甲、乙、丙三地降水不断减少的原因。(3分)

⑵甲、乙两地所在地区都是该区域种植业发达地区,简要说明其主要原因。(4分)

⑶简述A河段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3分)

正确答案

(1)甲地位于祁连山夏季风的迎风坡处,由于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明显减少,丙地深居内陆,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很少。(3分)

(2)甲地处于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气候温暖、地势较平坦,灌溉便利,发展了河谷农业(2分);乙地位于河西走廊,有较丰富的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利于发展绿洲农业。(2分)

(3)①该河段由地势第一阶梯流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落差大;②该段河流流量较大;③该河段为峡谷部分,利于修建大坝。(3分)

⑴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图示区域甲地位于祁连山夏季风的迎风坡处,由于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明显减少,丙地深居内陆,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很少。

⑵甲地位于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区,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气候温暖、地势较平坦,灌溉便利,发展了河谷农业。乙地位于河西走廊,有较丰富的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利于发展绿洲农业。

⑶水能资源的开发应从工程量和水能资源两方向分析。①该河段由地势第一阶梯流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落差大;②该段河流流量较大;③该河段为峡谷部分,利于修建大坝。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A处是田纳西河的发源地,此处地形为山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______    

_______

(2)在A、B、C三处中,人类活动的比较集中地区是_____ (填字母),该处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__

(3)在A、B、C三处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好植被生态的是____ ,应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C代表田纳西河,这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             

               

(5))简要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发展水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水量   水质(2分)     (2)B 河谷平原(2分)

(3)A     B (2分)

(4)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水质的保护(2分)

(5)有利条件: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2分)

②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1分)③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1分)

不利条件: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1分)②水量很不稳定。(1分)

下一知识点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