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共816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该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2分)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
正确答案
⑴云南、贵州、广西⑵坡度越大,土层厚度越薄,有机层厚度越薄 肥力(3)坚实 塌陷 自然原因:坡度陡峻,土层较薄,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原因:本区人口稠密,使土地超载,为了生存,人们砍伐森林,铲除植被,在陡坡上开荒,严重破坏了坡面植被。
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1)材料反映石漠化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即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最为典型。(2)直接根据表格数据变化规律,两者呈正比;有机质含量和土层深厚主要反映土壤肥力。(3)石漠化地区,土壤侵蚀严重,故工程建设时需要主要地面的塌陷问题。(4)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等方面分析。
读图,回答问题。(9分)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 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______ __、_____ __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____ ____。
(2) 图中宜昌至上海川气东送输气干线与我国______ __(能源)输送线路基本一致。
(3) 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
(4) 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正确答案
(1)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陇海线 (3分)
(2) 水电 (1分)
(3) 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答对其中两点得2分)
(4) ①川气东送工程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衔接,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③有利于构建全国天然气骨干网络,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3分)
试题分析:(1)结合图示分析,川气东送经过四川的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图示该线路基本呈东西走向,我国东西向的著名铁路线为陇海线。(2)从宜昌到上海的能源输送应为西电东送的中线工程,为水电东送。(3)缓解我国的区域能源问题可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的相关措施分析。(4)可借鉴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的影响,从缓解东部的能源紧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常规性试题,学生可借鉴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相关内容,学会知识迁移。
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2008年,在项目部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截至2008年12月31日,经过全体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已完成管道建设1 860千米,完成了线路施工总量的近94%,72条山体隧道仅剩两条没有贯通,一期管道工程建设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材料二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 、 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 。(3分)
(2)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3分)
(3)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6分)
正确答案
(1)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陇海线
(2)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3)①川气东送工程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衔接,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③有利于构建全国天然气骨干网络,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本题以川气东送工程为背景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结合图示,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为东西走向,自西向东经过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与陇海线平行。(2)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解决措施要从开源、节流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分析。(3)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意义可参照西气东输的意义,从协调东西部天然气的供求关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善天然气管道网络等方面分析。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读图10.1,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西起 盆地的油气田,东到B 市,D处的 盆地、E处的 盆地与陕甘宁鄂尔多斯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补充气源。(2分)
(2)读图10.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由西向东途经的地区,自然带的变化依次为:(2分)
、 、 、 。
(3)读图10.2、10.3,简要说明我国西气东输是如何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
。(4分)
(4)除西气东输外,陕西省天然气也大量供应京津地区,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有影响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2分)
正确答案
(1)塔里木 上海 柴达木 四川(2分)
(2)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分)
(3)西部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消耗量少,利用率低。而东部天然气资源短缺,消耗量大,利用率高。西气东输将西部资源优势与东部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4分)
(4)减轻北京市的城市大气污染,改善北京市空气质量;保证北京市充足的能源供应。(2分)
试题分析:(1)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市。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D位于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E为位于四川的四川盆地。(2)西气东输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塔里木盆地,为温带荒漠带;河西走廊为温带草原带和黄土高原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长三角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3)主要从西气东输工程实现的资源和资金的东西流动方面分别分析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4)北京是天然气的输入地,可借鉴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示能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实现知识迁移,难度一般。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3分)
水资源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2)西电东送的北线工程山西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该工程的积极意义有: 。对山西会产生什么消极影响 。(5分)
(3)西气东输工程对上海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分别会产生怎样积极的作用?(3分)
经济 ;
社会 ;
生态 。
正确答案
(1)水资源:南多北少 能源:西多东少 经济:东部发达
(2)缓解了京津唐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与输煤比,减轻了铁路运输压力;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造成山西大气污染,加重水资源紧张程度。
(3)经济: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环境:减轻对大气污染,改善环境。
试题分析:(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主要从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分析;能源分布的东西差异明显,东部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少;西部能源需求量少,但能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从东部向西部递减。(2)可借鉴西气东输工程的积极影响,从能源、能源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分析,对山西的消极影响主要从环境和水资源等方面分析。(3)注意要求应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影响,调用课本关系西气东输对输入地区的影响,对经济发展主要从缓解上海的能源问题分析;社会方面主要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分析。环境主要从减轻大气污染,利用保护环境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图示我国的四大工程和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借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注意题目的要求和答题的针对性。
读“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和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能源资源西多东少。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对我国能源和水资源实行跨区域调配,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1)在图中①~⑤工程中,属于西气东输的是 ;属于西电东送的是 和 ;属于南水北调的是 和 。(填代码)
(2)②③工程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缓解东部的 问题;④⑤工程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缓解华北地区的 问题。
(3)线路①的起点属于 经济地带,终点属于 经济地带(东部、中部或西部)。
正确答案
(9分)
(1)① (1分)②;③(二者可对调,各1分) (2分)④;⑤(二者可对调,各1分) (2分)
(2)能源不足 (1分) 水资源不足 (1分)
(3)西部 (1分)东部 (1分)
略
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全长1 241千米建设全立交、全衬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材料三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于2007年10月11日启动。根据该工程的总体安排,2010年将在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25个县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材料四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经过哪几个省级行政单位?
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试分析中线方案的实施,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有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四,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正确答案
(1)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优势:①中线基本可自流供水,运营成本低;②管道输水,沿线不易受污染;③水源地水量充足,水质好。
(2)①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可提高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②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和“引江济汉”工程可使汉江下游枯水期流量加大,有利于保护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环境;③带动沿线地区的绿化、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改善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和居民饮水质量;④该工程的兴建可拉动建材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调水区、沿线区和受水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可用三峡、丹江口等水库在丰水期把水蓄积起来,然后再调。
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结合图示中线工程经过的重要城市,丹江口位于湖北;郑州位于河南;石家庄位于河北;最终到达北京、天津;由于东线工程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在黄河以南需要逐级提水,且水质较差;而中线工程基本可自流;且取汉江上游水源,水质较好;(2)结合水库综合效益分析对中线供水沿线的影响首先是解决了水资源不足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括工农业等其次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补充了生态用水改善了沿线的生态环境。(3)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主要是修水库。
(8分)据了解,我国的水资源“既患寡又患不均”,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大量富裕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为此,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南水北调”的战略设想。从那时起,有关部门组织各方面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目前东、中、西三线调水的规划方案(如下图)。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东线从江苏扬州的江都提水,经京杭运河到天津;中线从 水库提水,流往 水库。再引水至 地区;西线从 江、 江、 河将水引入黄河,解决 地区的缺水问题。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正确答案
(1)三峡 丹江口 华北(京津) 金沙 雅砻 大渡 西北
(2)D
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考查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分布,可结合图示分析。(2)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2010年11月5日,“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恒一出席论坛并作关于“海水西调,引渤入新”主题演讲,工程基本路线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图1)。该新闻报道后,立即引起多方争议。
材料二 2009年5月25日,新疆哈罗铁路开工仪式在哈密举行。全长360公里,投资30.67亿元,总工期2年(图2)
(1)“海水西调”设想提出后遭多方争议,试从地质、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质疑理由。(8分)
(2)新建的哈罗铁路将为新疆发展翻开崭新的一页,简述对新疆地区产生的深远意义,并说明该铁路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8分)
正确答案
(1)沿线附近有地震带,工程设施的抗震强度有待考验;海水所流经的地方多有漫长的冬季,易结冰断流;海水引入会影响内陆地区的土壤结构;海水泄露可能引发土地盐碱化;影响原来的水循环模式和过程;大面积抽水,能耗高。(每点2分,任选4点得8分)
(2)有利于完善新疆地区的交通网,加强与西北、华北的联系;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加快南疆地区脱贫致富、促进我国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也具有重要意义。(每点2分,答出两点以上得4分)
沿线极度干旱,水资源短缺;沿线穿越戈壁、沙漠,风沙严重,掩埋铁路;沿线生态环境脆弱。(每点2分,答出两点以上得4分)
试题分析:(1)结合图示分析,地质条件主要从沿线的地质构造分析;水文条件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冰期、落差和流速等方面分析;土壤主要从下渗和土地盐碱化等方面分析。(2)铁路修建的影响主要从改善交通、加强地区联系、促进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等方面分析。铁路建设中的困难主要从自然环境的主要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和生态环境方面分析。
点评:从引水线和铁路线建设两方面分析了交通线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理清影响交通线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