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共816题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共81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4分)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

小题1:分析甲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及如何开发利用。

                                                                              

小题2:相对于乙地而言,甲地突出的优势是什么?简述甲乙两地加强这方面的合作的意义。

                                                                              

                                                                             。  

小题3:上海在开始的“十二五规划”中体现“创新趋动,转型发展”理念,将重点发展五大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主要属于              。(单项选择)

小题4:说明转入“长三角”与转出“长三角”产业的差异,这种“腾笼换鸟”式产业转移有何积极意义?

                                                                                 

                                                                             。

正确答案

小题1:条件:矿业资源丰富,种类多样;水陆交通较便利;国内市场广阔(2分)。利用:扩大矿业资源开采量;加强资源的外运;提高资源的加工转换和综合利用。(2分)

小题2:矿产、能源资源(天然气、水电)丰富;(1分)甲地加强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1分)乙地缓解能源资源紧缺,改善城市大气质量;(1分) 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1分)。

小题3:B(1分)

小题4:特点:转出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或资源密集、污染严重工业);(2分)转入多为高新技术产业 (2分) 意义:为苏中、苏北增加了发展动力,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为长三角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长三角与苏北地区的双赢。(1分)

试题分析:

小题1:甲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有:条件:矿业资源丰富,种类多样;水陆交通较便利;国内市场广阔。开发利用扩大矿业资源开采量;加强资源的外运;提高资源的加工转换和综合利用。

小题2:甲地突出的优势是矿产、能源资源(天然气、水电)丰富。甲乙两地加强这方面的合作的意义有:甲地加强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乙地缓解能源资源紧缺,改善城市大气质量;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小题3:根据描述:五大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4:转出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或资源密集、污染严重工业;转入多为高新技术产业。意义:为苏中、苏北增加了发展动力,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为长三角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长三角与苏北地区的双赢。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知识迁移。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结合书本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产业转移可以结合书本珠江三角洲的两次产业知识进行作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成为最重要的主流政治话语之一。它是近百年以来中国人不断追求的理想。

中国梦的产业基础是智能化、网络化、生态化的制造技术与制造系统。读下图回答。

(1)概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特点,说明其主要原因。(6分)广西桂东是我国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一。

(2)说明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条件。(8分)

正确答案

(1)(6分)

集中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2分)。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临近港澳,便于引进人才与先进管理经验(2分);经济发达,人才集聚,加之国家政策支持,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分)。

(2)(8分)

广西桂东地理位置优越,临近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等经济发达地区,且上述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时期(2分);土地租金较低(2分);劳动力数量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2分);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到国家级高新技术分布的情况,集中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高新技术开发区,首先要求当地的经济发达,技术人才集聚,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早,经济基础好,人才多。其次,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临近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便于引进人才、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有国家政策支持,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产业转移总是由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到落后地区,桂东,就是广西东部地区,这里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土地租金低,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水平低,符合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广西桂东地理位置优越,临近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等经济发达地区,且珠江三角洲与桂东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时期,桂东有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需求。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中国网2012年12月11日新闻《俄对欧天然气供应渠道更独立》

近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意大利埃尼公司、法国电力公司、德国温特沙尔天然气公司的总裁们共同启动了南溪天然气管道工程的第一段管道焊接仪式,这标志着将俄罗斯天然气产地与欧洲市场对接的南溪管道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海底管道总长923公里,南溪管道穿越黑海海底后将在保加利亚上岸并分为两条支线,西北支线经过塞尔维亚、匈牙利、斯洛文尼亚至奥地利,西南支线经过希腊和地中海通往意大利。项目第一阶段将于201 5年12月试供气,2016年正式运营,实现向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匈矛利、意大利和克罗地亚等6国供气。整个项目将在20{8年完工并达到最大设计输气能力。

(1)简要归纳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8分)

(2)结合材料一和图,分析“南溪”管道施工困难的主要地理原因、(6分)

(3)B区域为我国西气东输的气源地,简述该工程产生的有利影响。(10分)

正确答案

(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平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以草原、荒漠为主;以内流河和内流湖(或咸水湖)为主,水资源短缺;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

(2)经过河流、山地和海底,地形复杂;线路长,(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经过多国领土,需他国支持

(3)西部:推动西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调整西部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薪柴需求,缓解环境压力

东部: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东部地区发挥优势发展经济(发展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推动(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大气质量。

试题分析:

(1)通过审题可知该题需比较两地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而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资源这几方面。然后读图可知A地处里海附近属于中亚,而B地在我国新疆,同属内陆干旱地区,结合上述答题方向即可得出答案。

(2)通过读材料一可知该管道要通过海底管道总长923公里同时还要经过多个国家,读图可知该管道还要穿越河流、山地等,故答案可从线路长、地形复杂、经过国家多等方面回答。

(3)通过审题可知该工程是“西气东输”,所以其有利影响应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方面回答;对于输出低西部而言,主要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完善等,而对于东部主要可以优化能源结构进而还可以改善大气质量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川气东送(图甲)被列为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新方案中有几条支线分别到达南京、重庆和四川的各城市。2010年该工程达到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是我国又一条能源大动脉。

小题1:依据图甲说明川气东送(普光至上海)与西气东输主干道(轮南至上海)相比,有何优点?                                                               (3分)

小题2:读图乙,指出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降低的是            ,比重提高的是                    。(5分)

小题3:简要叙述川气东送对江苏的影响。(3分)

正确答案

小题1:沿线地区经济较发达,市场需求量大;经过高原山区少,工程量小;运输线路较短。(3分)

小题2:煤炭、石油 天然气、核电、水电(5分)

小题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改善大气质量;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任答2点,3分)

试题分析:

小题1:可从自然条件(线路长短、工程量和地形等方面)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

小题2:直接根据图乙的表格数据说明。

小题3:可借鉴西气东输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分析,从提供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区域地理的一般分析思维,并学会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即可简单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受资金、市场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不能充分得到开发;东部地区资源缺乏,但受环境、用地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输入大量的清洁能源。我国正在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就是实现东西部双赢的能源战略,该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建设的意义重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见下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图甲、图乙)。

材料二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中线调水工程的起点是__________。(1分)

(2)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           (华北、西北)。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与中线工程相比,东线的主要不利条件是什么?(3分)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3分)

(4)小明、小强两同学考察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①小明认为:利大于弊;②小强认为:弊大于利。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正确答案

(1)丹江口水库 (1分) 

(2)华北       水质较差   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要动力提水。(3分)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适当调整水价,提高节水意识(3分) 

(4)我赞成①(小明,利大于弊)。(1分)理由: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2分)我赞成②(小强,弊大于利)。(1分)理由:由于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华北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更严重。(2分)(任选一个看法回答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读材料一图,可以看到,中线调水工程起点是丹江口水库。 

(2)读植被一图,可以判断,南水北调调入区是华北。  与中线工程相比,东线的主要不利条件是,东线沿途经过地区人口众多,经济水平较高,污染多,水质较差。  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要动力逐级提水。  

(3)缓解用水的紧张状况,节水措施包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发展喷灌、滴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适当调整水价,提高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南水北调,对调入区来说,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所以认为利大于弊。赞成①(小明,利大于弊)。    大量淡水调入,由于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华北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更严重。认为弊大于利,我赞成②(小强,弊大于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4分)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2分)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正确答案

(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4分)

(2)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2分)

(3)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2分)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供不应求;(2分)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2分)

试题分析:(1)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重点工程分别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属于资源、能源调配的是前三者,而青藏铁路属于交通运输建设。(2)西气东输工程线路最长,从西北内陆到我国东部沿海,沿途气候类型从温带大陆性气候到温带季风气候到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异最大。青藏铁路工程全部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内。(3)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主要从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分析;能源分布的东西差异明显,东部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少;西部能源需求量少,但能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从东部向西部递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图示判断我国的四大工程,并结合四大工程经过的地区和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主要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                .

正确答案

(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3)水资源:南多北少;

能源供应:西部供大于求,东部供不应求;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落后。

(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试题分析:(1)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重点工程分别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属于资源、能源调配的是前三者,而青藏铁路属于交通运输建设。(2)西气东输工程线路最长,从西北内陆到我国东部沿海,沿途气候类型从温带大陆性气候到温带季风气候到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异最大。(3)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主要从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分析;能源分布的东西差异明显,东部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少;西部能源需求量少,但能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从东部向西部递减。(4)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都到达上海,为上海提供能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图示判断我国的四大工程,并结合四大工程经过的地区和主要的意义分析,主要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15分)

(1)西电东送工程中,全国有北、中、南三线,请说出北线与南线各主要依靠何种能源产生巨大的电能输出,电力各输往哪一主要工业区。(4分)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1分)它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是(2分)                                           

(3)简要评价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方案及意义(5分)

(4)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3分)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正确答案

(1)矿物能源(煤)、京津唐工业区;水能、珠江三角洲工业区(4分)

(2)西气东输(1分) 缓解能源供求紧张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于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2分)

(3)优点:水量大,有京杭大运河工程量较小;劣势:水质差;地势低的地区向地势较高的华北地区调水,所以需逐级提水。(4分) 

意义: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1分)

(4)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1分)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供不应求;(1分)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1分)

试题解析:

(1)根据能源分布和工业区的分布,结合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判断为①起点在陕西、山西、内蒙古地区一带,煤炭丰富;终点为京津唐工业区——西电东送,②起点为新疆,天然气丰富,终点为长三角—西气东输;③起点为广西,云南一带,水能资源丰富,终点在珠三角—西电东输。

(2)图中,②线路线长,有西北到长江三角洲,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同时由于地形的复杂,使得气候更加多变。我国能源工程的建设,是由于资源分布和市场需求的差异,从而平衡能源的供需矛盾,对源地和接受地影响巨大,接受地影响:缓解能源紧张局势;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改善大气的质量;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等。

(3)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和市场供需矛盾。促进资源的跨区域的调配,由于纬度位置,受夏季风影响南方大于北方,南方降水量大于北方,故水资源的南方多与北方;我国东部经济发达,资源却贫乏,而西北经济欠发达,资源丰富,所以东部能源需求大于西部对能源的需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10分)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东到B表示的            

(2)“西气东输”工程使西部地区的          优势与东部地区的                      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每空1分)

(3)简要分析“西气东输”的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上海市(2)资源 资金 技术(3)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西气东输的起止点为轮南到上海。(2)西气东输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输送往东部,而把东部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向西部输送。(3)西气东输的原因主要从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天然气资源的优势等方面分析。

下一知识点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