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体变异
- 共2366题
用秋水仙素处理玉米的单倍体后.得到的一定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普通玉米是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其单倍体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处理玉米的单倍体后所得到的植株含有2个染色体组且2个染色体组上的基因相同、是纯合的二倍体.
故选:C.
罗汉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为了培育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请分析回答:
(1)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______.
(2)上述研究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研究表明,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最适处理方法是______.
(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茎尖,再经固定、解离、______、______和制片后,制得鉴定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最后选择处于______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
(4)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还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原理是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因为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时要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
(2)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的浓度,因变量是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表中数据表明:用0.1%秋水仙素滴芽尖生长点时,变异率最高.
(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而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但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最后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因为该时期染色体数目清晰,形态稳定,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4)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可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杂交,这样即可获得三倍子无籽罗汉果.
故答案:(1)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
(2)秋水仙素的浓度 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 以0.1%秋水仙素滴芽尖生长点
(3)漂洗、染色 有丝分裂中期
(4)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杂交,获得三倍子无籽罗汉果.
解析
解:(1)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原理是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因为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时要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
(2)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的浓度,因变量是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表中数据表明:用0.1%秋水仙素滴芽尖生长点时,变异率最高.
(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而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但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最后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因为该时期染色体数目清晰,形态稳定,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4)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可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杂交,这样即可获得三倍子无籽罗汉果.
故答案:(1)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
(2)秋水仙素的浓度 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 以0.1%秋水仙素滴芽尖生长点
(3)漂洗、染色 有丝分裂中期
(4)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杂交,获得三倍子无籽罗汉果.
(2015秋•石河子校级期末)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用小麦的花药培育成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所有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则六倍体普通小麦的配子形成的子代虽然是单倍体植株,但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仍然含有3染色体组.
故选:C.
单倍体育种,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______(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解: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一般是首先花药离体培养,从而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进行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所需性状的纯合个体.由于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能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
故答案为:错
下列关于单倍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都属单倍体,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的单倍体有二个染色体组,A错误;
B、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为单倍体,所以在自然条件下,动物中也存在单倍体个体,如蜜蜂中的雄蜂,B正确;
C、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多倍体,判断是否是单倍体的依据是看发育起点,而不是看染色体组数,如三倍体无子西瓜,C错误;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单倍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含有偶数的单倍体能产生正常配子,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