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体变异
- 共2366题
请回答下列与育种有关的问题:
(1)先将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烟草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育种。
(2)用60Co 辐射谷氨酸棒状杆菌,选育出能合成谷氨酸的高产新菌种,所用方法是______育种,这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3)用小麦和黑麦培育八倍体小黑麦,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
(4)用抗倒伏、不抗锈病和不抗倒伏、抗锈病的两个小麦品种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F2中选育出抗倒伏、抗锈病的新品种。这种方法是_________育种。
正确答案
(1).单倍体育种
(2).诱变育种 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性状
(3).染色体变异
(4).杂交育种
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个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为矮秆(d)不抗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两种育种方法培育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
(1)方法一的步骤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F1
F2
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
①.过程a叫_______________;过程b叫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c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_,矮秆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__。
(2)方法二的步骤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F1
dT配子
dT幼苗ddTT植株。
过程d叫__________,过程e是指__________;过程f是_________;过程g是指__________,此过程最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3)育种方法一叫________育种,方法二叫________育种,两种育种方法相比较,哪种方法能更快地获得理想品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杂交 自交 ②.不断种植和观察,直到选出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 ③.DdTt 高秆抗锈病 ddTT
(2)杂交 减数分裂 花药离体培养 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 秋水仙素
(3)杂交 单倍体 单倍体育种能更快地获得理想品种,因为用单倍体培育矮秆抗锈病类型只需两年时间,而用杂交育种方法培养时,需连续多年的种植、观察,以确认所培育品种为稳定遗传的个体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___,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B组产生的矮秆抗病Ⅱ类型不能直接利用,可以用___________处理,得到理想的品种,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在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交;基因重组
(2)秋水仙素;ttRR
(3)C;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
去冬今春,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出现严重干旱,农作物减产或缺收。抗旱性农作物能在缺水环境下正常生长,所以其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在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的原因是_________。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 R:ATAAGCAAGACATTA。
①.请写出r基因互补链的核苷酸序列_________。
②.已知旱敏型rr植物的分生区某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其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分别为Rr,rr,请在上面方框内画出该分生区细胞突变后的有丝分裂中期图。
(3)为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具有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按以上流程图进行杂交育种(注: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①.杂交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
②.在流程图中的“筛选和交配环节中,你会用什么方法筛选具有抗旱性和多颗粒的植物?_________。
③.最早在____________即可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④.若考虑单倍体育种,则应在____________选取花粉粒。花粉细胞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选择性表达
(2)①.TATTCGTACTGTAAT
②.
(3)①.基因重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②.在干旱的环境中种植以筛选抗旱性植物,然后让抗旱性植物自交,筛选多颗粒的植物作为种子,多次重复以上操作以提高纯合性 ③.F3 ④.F1 细胞内有全部遗传信息
2007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请回答以下有关家蚕遗传变异的问题:
(1)在家蚕的基因工程实验中,分离基因的做法包括用______对DNA进行切割,然后将DNA片段与____结合成重组DNA,再将重组DNA转入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等。
(2)家蚕的体细胞共有56条染色体,对家蚕基因组进行分析(参照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求),应测定家蚕___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3)决定家蚕丝心蛋白H链的基因编码区有16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该序列叫_________;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编码_____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序列叫_______。
(4)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通过家蚕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变异和进一步的选育来完成。这些变异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限制酶(或限制性内切酶) 运载体(或质粒)
(2)29
(3)内含子 5000 外显子
(4)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