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面的遗传学问题.

Ⅰ.如图是根瘤菌细胞内固氮基因进行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①和②所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

(2)若图示表示以甲链为模板合成乙链,则该过程称为______,此过程中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位点在基因的______区.

(3)若甲链中的一段序列为…TTACTTCAAACCGCG…,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赖氨酸一苯丙氨酸一甘氨酸,已知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起始密码),请据此推测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运载甘氨酸的tRNA上与密码子配对的三个碱基是______

(4)根瘤菌中的固氮基因存在于______上,若将固氮基因转移到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并成能功表达,那么该转基因水稻的固氮性状在遗传时会表现出______的特点.

(5)若固氮基因的编码区中发生了某个碱基对的替换后,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没发生任何改变,原因是______

Ⅱ.生物的性状有的仅由一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荠菜(2N=32)是一年生植物,果实的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两种纯合类型的荠菜杂交,F1全为三角形,用F1与纯合卵圆形品种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F1 X卵圆形,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三角形:卵圆形=3:1;

实验2: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三角形:卵圆形=15:1.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______可推知,莽菜果实的形状是由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对基因控制的.

(2)实验2产生的F2中三角形荠菜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

(3)让实验1得到的全部F2植株继续与卵圆形品种杂交,假设每株F2代产生的子代数量相同,则F3的表现型及数量之比为______

(4)从实验2得到的果形为三角形的荠菜中任取一株,用果形为卵圆形的荠菜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这个株系的果形种类及数量比,理论上可能有______种情况,其中果形为三角形:卵圆形=1:1 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______

(5)所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1条的荠菜植株,称为单体荠菜.分析发现,形成这种单体莽菜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正常植株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______的异常分裂现象.

正确答案

解:Ⅰ、(1)图中甲代表DNA的一条链,乙表示RNA,则①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②表示尿嘧啶.

(2)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称为转录,RNA聚合酶与基因的非编码区结合.

(3)若DNA中的一段序列为…TTACTTCAAACCGCG…,则转录形成的RNA序列为…A AUG UUG UUU GGC GC…,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赖氨酸一苯丙氨酸一甘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则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甘氨酸的密码子为GGC,运载甘氨酸的tRNA上三个碱基是CCG.

(4)根瘤菌中的固氮基因存在于质粒上,将固氮基因转移到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并成能功表达,在遗传时会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

(5)固氮基因的编码区中发生了某个碱基对的替换后,由于同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则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没发生任何改变.

Ⅱ、(1)根据实验2中F2中三角形:卵圆形=15:1,而15:1实质上是9:3:3:1的变式,说明莽菜果实的形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2)实验2:AABB×aabb→AaBb→9A_B_:3A_bb:3aaB__:1aabb,则三角形(9A_B_、3A_bb、3aaB_):卵圆形(1aabb)=15:1,F2中三角形荠菜的基因型有8种,其中纯合子为AABB、AAbb、aaBB,占的比例为1/5.

(3)实验1:F1三角形(AaBb)×卵圆形(aabb),得到F2全部植株是1AaBb、1Aabb、1aaBb、1aabb,F2产生的配子AB1/16、aB3/4、Ab3/4、ab9/16,卵圆形品种产生的配子都是a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数量比为1/16AaBb、3/16Aabb、3/16aaBb、9/16aabb,后代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三角形:卵圆形=7:9.

(4)从实验2中的三角形的荠菜与卵圆形的荠菜杂交,后代果形为三角形:卵圆形=1:1,则三角形的荠菜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且数量占F2数量的4/15.

(5)单体荠菜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1条,缺少一条染色体根本原因是由于正常植株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异常分裂现象.

故答案为:

Ⅰ、(1)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尿嘧啶

(2)转录   非编码 

(3)UUU  CCG  

(4)质粒   母系遗传  

(5)同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

Ⅱ、(1)2  2  2      

(2)8   1/5

(3)三角形:卵圆形=7:9

(4)3   4/15

(5)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配到两个子细

解析

解:Ⅰ、(1)图中甲代表DNA的一条链,乙表示RNA,则①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②表示尿嘧啶.

(2)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称为转录,RNA聚合酶与基因的非编码区结合.

(3)若DNA中的一段序列为…TTACTTCAAACCGCG…,则转录形成的RNA序列为…A AUG UUG UUU GGC GC…,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是:甲硫氨酸-赖氨酸一苯丙氨酸一甘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则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甘氨酸的密码子为GGC,运载甘氨酸的tRNA上三个碱基是CCG.

(4)根瘤菌中的固氮基因存在于质粒上,将固氮基因转移到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并成能功表达,在遗传时会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

(5)固氮基因的编码区中发生了某个碱基对的替换后,由于同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则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没发生任何改变.

Ⅱ、(1)根据实验2中F2中三角形:卵圆形=15:1,而15:1实质上是9:3:3:1的变式,说明莽菜果实的形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2)实验2:AABB×aabb→AaBb→9A_B_:3A_bb:3aaB__:1aabb,则三角形(9A_B_、3A_bb、3aaB_):卵圆形(1aabb)=15:1,F2中三角形荠菜的基因型有8种,其中纯合子为AABB、AAbb、aaBB,占的比例为1/5.

(3)实验1:F1三角形(AaBb)×卵圆形(aabb),得到F2全部植株是1AaBb、1Aabb、1aaBb、1aabb,F2产生的配子AB1/16、aB3/4、Ab3/4、ab9/16,卵圆形品种产生的配子都是a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数量比为1/16AaBb、3/16Aabb、3/16aaBb、9/16aabb,后代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三角形:卵圆形=7:9.

(4)从实验2中的三角形的荠菜与卵圆形的荠菜杂交,后代果形为三角形:卵圆形=1:1,则三角形的荠菜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且数量占F2数量的4/15.

(5)单体荠菜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1条,缺少一条染色体根本原因是由于正常植株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异常分裂现象.

故答案为:

Ⅰ、(1)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尿嘧啶

(2)转录   非编码 

(3)UUU  CCG  

(4)质粒   母系遗传  

(5)同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

Ⅱ、(1)2  2  2      

(2)8   1/5

(3)三角形:卵圆形=7:9

(4)3   4/15

(5)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配到两个子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为S型细菌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图2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部分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图3为拟核或质粒复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NA复制的场所是.图中DNA复制需要的酶有______酶和______酶.若图1中3为G,则由1、2、3构成的单体的名称为______

(2)DNA被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______.(用序号表示)

(3)假定大肠杆菌只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只含15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只含15N的DNA培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子一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子二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4)用图示表示图2中DNA复制过程中的遗传信息的流动______

(5)从图2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______

(6)若图3中DNA的碱基总数是100个,其中T为20个,则复制一次需要游离的C为______个.

正确答案

解:(1)真核细胞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原核细胞DNA复制的场所是细胞质;DNA分子复制需要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的催化作用;图1中3为鸟嘌呤G,则由1、2、3构成的单体的名称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2)DNA分子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因此DNA被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含氮碱基,即图1中的3和4.

(3)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将只含15N的DNA培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子一代DNA的一条链是N15,一条链是N14,因此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子二代DNA分子数是4个、8条链,其中两条链是N15,六条链是N14,因此每个DNA分子的平均分子量是

(4)图2中DNA复制过程中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是:DNA→DNA.

(5)图2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过程.

(6)图3中DNA的碱基总数是100个,其中T为20个,则DNA分子中的胞嘧啶C=30个,所以复制一次需要游离的C为30个.

故答案为:

(1)细胞核和细胞质   DNA解旋酶   DNA聚合酶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2)3和4

(3)  

(4)DNA→DNA

(5)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6)30

解析

解:(1)真核细胞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原核细胞DNA复制的场所是细胞质;DNA分子复制需要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的催化作用;图1中3为鸟嘌呤G,则由1、2、3构成的单体的名称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2)DNA分子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因此DNA被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含氮碱基,即图1中的3和4.

(3)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将只含15N的DNA培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子一代DNA的一条链是N15,一条链是N14,因此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子二代DNA分子数是4个、8条链,其中两条链是N15,六条链是N14,因此每个DNA分子的平均分子量是

(4)图2中DNA复制过程中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是:DNA→DNA.

(5)图2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过程.

(6)图3中DNA的碱基总数是100个,其中T为20个,则DNA分子中的胞嘧啶C=30个,所以复制一次需要游离的C为30个.

故答案为:

(1)细胞核和细胞质   DNA解旋酶   DNA聚合酶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2)3和4

(3)  

(4)DNA→DNA

(5)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6)3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运用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

A.核酸     B.脱氧核苷酸    C.核糖核苷酸   D.磷酸

(2)DNA分子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______结构.

(3)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______期.

(4)DNA分子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在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叫______复制.

正确答案

解:(1)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包括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

(2)DNA分子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3)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4)DNA分子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在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

故答案为:

(1)B

(2)双螺旋

(3)间

(4)半保留

解析

解:(1)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包括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

(2)DNA分子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3)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4)DNA分子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在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

故答案为:

(1)B

(2)双螺旋

(3)间

(4)半保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研人员测得某DNA片段结构如图所示(①-⑥代表不同的分子或化学键),已知该片段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片段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其密码子分别为: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U、CCC、CCA)、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GUC、GUA、GUG).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ATP中的“A”与上图中“A”表示的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物质.

(2)转录时该DNA片段的模板链是______,如果最右侧碱基对T/A被G/C替换,则翻译后是否会引起性状的改变______,说明理由______

(3)将某精原细胞的所有核DNA分子用32P标记,则带有放射性的部位是图中的______(用序号表示).经上述标记后的精原细胞在含31P的培养基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最终产生的八个精子中,含31P 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在DNA复制过程时,DNA聚合酶作用的位置是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正确答案

解:(1)ATP中的“A”是指腺嘌呤核苷,而图中A表示腺嘌呤,两者不是同一物质.

(2)由以上分析可知α链为转录的模板链;如果最右侧碱基对替换,则模板链最右侧由CAT替换为CAG,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A替换为GUC,而GUA、GUC均编码缬氨酸,所以性状不改变.

(3)DNA分子中只有磷酸基团中含P元素,因此将某精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32P标记,则带有放射性的部位是图中的④.经上述标记后的精原细胞(4条DNA链被32P标记)在含31P的培养基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都有2个DNA分子有一条链含32P,另一条链含31P(这2个DNA分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又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最终产生的八个精子中都含31P标记,但只有4个精子含32P标记,因此含31P 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分别为100%、50%.DNA聚合酶的作用是连接脱氧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即图中①.

故答案为:

(1)不是 

(2)α   不会   模板链最右侧由CAT替换为CAG,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A替换为GUC,而GUA、GUC均编码缬氨酸,所以性状不改变

(3)④100%  50%   ①

解析

解:(1)ATP中的“A”是指腺嘌呤核苷,而图中A表示腺嘌呤,两者不是同一物质.

(2)由以上分析可知α链为转录的模板链;如果最右侧碱基对替换,则模板链最右侧由CAT替换为CAG,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A替换为GUC,而GUA、GUC均编码缬氨酸,所以性状不改变.

(3)DNA分子中只有磷酸基团中含P元素,因此将某精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32P标记,则带有放射性的部位是图中的④.经上述标记后的精原细胞(4条DNA链被32P标记)在含31P的培养基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都有2个DNA分子有一条链含32P,另一条链含31P(这2个DNA分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在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分子又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最终产生的八个精子中都含31P标记,但只有4个精子含32P标记,因此含31P 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分别为100%、50%.DNA聚合酶的作用是连接脱氧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即图中①.

故答案为:

(1)不是 

(2)α   不会   模板链最右侧由CAT替换为CAG,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A替换为GUC,而GUA、GUC均编码缬氨酸,所以性状不改变

(3)④100%  50%   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是C、H、O、N、P、S占人体细胞干重和鲜重的百分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元素中鲜重百分比明显比干重百分比含多的是氧元素和______元素,由这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______

(2)在上表元素中,______元素组成核酸.若如图表示某DNA分子一条长链的一段,则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

(3)从此表看,人体细胞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表格中可以看出,氧元素和氢元素的含量占细胞鲜重比细胞干重的比例高;水就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组成元素是C、H、O、N、P.②是五碳糖,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3)人体内含有铁元素,例如血红蛋白含铁.

故答案为:

(1)氢      自由水和结合水

(2)C、H、O、N、P    脱氧核糖    

(3)否,血红蛋白含铁

解析

解:(1)表格中可以看出,氧元素和氢元素的含量占细胞鲜重比细胞干重的比例高;水就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组成元素是C、H、O、N、P.②是五碳糖,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3)人体内含有铁元素,例如血红蛋白含铁.

故答案为:

(1)氢      自由水和结合水

(2)C、H、O、N、P    脱氧核糖    

(3)否,血红蛋白含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_____、[3]______、[5]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由____________交替连接构成的.

(3)连接碱基对的[7]是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即____________配对;____________配对.

(4)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______结构.

(5)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连接两个相邻碱基C和A的化学结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图中,1 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3是脱氧核糖,5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2)DNA分子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DNA分子的骨架.

(3)DNA分子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7为碱基对之间的氢键;DNA分子中碱基对的配对方式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

(4)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5)DNA分子中的碱基直接连在脱氧核糖上,一条链中的相连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基-脱氧核糖相连.

(1)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 脱氧核糖;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脱氧核糖;  磷酸

(3)氢键;  A(腺嘌呤);  T(胸腺嘧啶);  G(鸟嘌呤);  C(胞嘧啶)

(4)反向平行; 规则的双螺旋

(5)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解析

解:(1)由题图中,1 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3是脱氧核糖,5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2)DNA分子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DNA分子的骨架.

(3)DNA分子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7为碱基对之间的氢键;DNA分子中碱基对的配对方式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

(4)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5)DNA分子中的碱基直接连在脱氧核糖上,一条链中的相连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基-脱氧核糖相连.

(1)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 脱氧核糖;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脱氧核糖;  磷酸

(3)氢键;  A(腺嘌呤);  T(胸腺嘧啶);  G(鸟嘌呤);  C(胞嘧啶)

(4)反向平行; 规则的双螺旋

(5)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2)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______

(3)图中〔8〕示意的是一条______ 的片断.

(4)DNA分子中,由于〔____________ 具有多种不同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5)DNA分子复制时,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____________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

正确答案

解:(1)5为脱氧核苷酸,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与G配对,A与T配对,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鸟嘌呤.

(3)图中8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断.

(4)DNA分子中,由于6碱基对具有多种不同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5)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7氢键.

故答案为:

(1)5脱氧核苷酸 

(2)鸟嘌呤 

(3)脱氧核苷酸链  

(4)6碱基对   

(5)7氢键

解析

解:(1)5为脱氧核苷酸,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与G配对,A与T配对,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鸟嘌呤.

(3)图中8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断.

(4)DNA分子中,由于6碱基对具有多种不同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5)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7氢键.

故答案为:

(1)5脱氧核苷酸 

(2)鸟嘌呤 

(3)脱氧核苷酸链  

(4)6碱基对   

(5)7氢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不同生物或生物不同器官(细胞)的DNA分子中的比值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猪的不同组织细胞的DNA分子碱基比例大致相同,原因是______

(2)上述三种生物中的DNA分子,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______

(3)假设小麦DNA分子中A=1.2,那么=

______

(4)假如猪的某一DNA分子中有腺嘌呤30%,则该分子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猪的不同组织细胞中DNA分子碱基比例大致相同,是因为它们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

(2)根据图中数值可判断小麦中G+C所占比例最大,而在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所以小麦DNA的热稳定性最高.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因此只要是双链DNA分子,的值均为1.

(4)据A+G=T+C=50%,则鸟嘌呤占20%.若所有鸟嘌呤分布在一条链上,则分母缩小一半,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含量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40%.

故答案为:

(1)不同的组织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2)小麦 

(3)1

(4)40%

解析

解:(1)猪的不同组织细胞中DNA分子碱基比例大致相同,是因为它们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

(2)根据图中数值可判断小麦中G+C所占比例最大,而在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所以小麦DNA的热稳定性最高.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因此只要是双链DNA分子,的值均为1.

(4)据A+G=T+C=50%,则鸟嘌呤占20%.若所有鸟嘌呤分布在一条链上,则分母缩小一半,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含量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40%.

故答案为:

(1)不同的组织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2)小麦 

(3)1

(4)4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DNA分子局部组成的平面结构图,碱基间的虚线表示氢键.请据图回答:

(1)写出①~③的名称:

______;②______

______;图中共有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

(2)分析这种结构可知由______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而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连接成碱基对时遵循______原则,DNA在细胞内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3)如果有一个含有300个碱基对的某DNA分子片段,其中共有胸腺嘧啶100个,则该片段中共含有氢键______个.

(4)若此DNA进行复制,发生的时期是______;复制方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脱氧核苷酸,其碱基与G配对,因此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鸟嘌呤碱基;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分别位于2条链的两端.

(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连接成碱基对时遵循A与T、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如果有一个含有300个碱基对的某DNA分子片段,其中共有胸腺嘧啶100个,则A、T碱基对是100,G、C碱基对是200,则氢键数是100×2+200×3=800.

(4)DNA分子发生的时间是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故答案为:

(1)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鸟嘌呤    2

(2)脱氧核糖与磷酸       碱基互补配对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800

(4)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半保留复制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脱氧核苷酸,其碱基与G配对,因此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鸟嘌呤碱基;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分别位于2条链的两端.

(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连接成碱基对时遵循A与T、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如果有一个含有300个碱基对的某DNA分子片段,其中共有胸腺嘧啶100个,则A、T碱基对是100,G、C碱基对是200,则氢键数是100×2+200×3=800.

(4)DNA分子发生的时间是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故答案为:

(1)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鸟嘌呤    2

(2)脱氧核糖与磷酸       碱基互补配对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3)800

(4)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半保留复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含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和ATP的条件下,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新的DNA.问:

(1)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A+C):(T+G)的比值是否相同?______为什么?______

(2)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什么?______

(3)在一个新合成的DNA中,(A+T):(C+G)的比值,是否与它的模板DNA任一单链的相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因为所有DNA双链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即A与T的数目相同,C与G的数目相同,所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A+C):(T+G)的比值相同.

(2)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的碱基的数目、比例和排列顺序不同.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故答案为:

(1)相同,因为所有DNA双链中,A与T的数目相同,C与G的数目相同.

(2)碱基的数目、比例和排列顺序不同.

(3)相同

解析

解:(1)因为所有DNA双链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即A与T的数目相同,C与G的数目相同,所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A+C):(T+G)的比值相同.

(2)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的碱基的数目、比例和排列顺序不同.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故答案为:

(1)相同,因为所有DNA双链中,A与T的数目相同,C与G的数目相同.

(2)碱基的数目、比例和排列顺序不同.

(3)相同

下一知识点 : DNA的复制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DNA分子的结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