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业
- 共526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高度关心的话题。今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660万人,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每年都有近7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最新统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出现大幅增长,全国自主创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超过10.9万人,总人数接近去年10倍。
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高校毕业生创业需要具备哪些客观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你认为应该如何扩大就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劳动者的劳动、资本、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增加就业量的主要途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加强职业培训等。
材料一:某高校组织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注:有些大学生自己不主动,等着父母找工作,失去了就业机会。
材料二: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此季正值本科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时期,某高校就业负责人提醒毕业生:一要调整期望值,不要挑肥拣瘦;二要尽早实习获得工作经验,提高竞争力;三要做多种准备,如考研、备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怎样应对就业挑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材料一反映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2)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①树立自主择业观,自主创业;②树立竞争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实习和备考;③树立职业平等观,先就业后择业;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做多方面准备。
小陈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朋友也给他介绍过几个岗位,但他不是嫌累、嫌地位低、嫌工资少,就是嫌与他所学专业不对口。因此,他一直在家呆着。当前,像小陈一样的大学毕业生,非常多,他们都因“高不成,低不就”而待业在家,成为“啃老族”。
(1)从材料看,像小陈那样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小陈的朋友,请你给小陈提些建议,帮他找到合适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就业观念落后,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②个人素质低,与社会发展不适应
(2)①提高个人自身素质,特别是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旧思想、旧习惯, ③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求是》杂志(2010年第7期)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需要就业的人口多。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000万人。在正常增长条件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个左右。大量农民工包括青年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技术工人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却相当紧缺。即使大学生这个整体素质较高的群体,也有相当一部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就业比较困难。
(1)上述材料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解决就业问题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2)大力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善人才结构。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要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
阅读下列表格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表一:近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注: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 000万左右。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2007年~2008年约有250万人没找到工作,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表二:我国2008年的人才供需结构对比
表三:对3000名2009年毕业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你应如何实现就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表一反映了我国总体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②表二反映了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硕士生及其以上毕业生的供给不足,本科毕业生的供给过多,专科生的供给不足。③表三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
(2)①作为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②坚持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就业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③在就业过程中,既要考虑自身的需要,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意向。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