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玉米的一粒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植株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aaBBbb

CAb或ab或AB或aB

D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aBb配子:1AB、1Ab、1aB、1ab单倍体:1AB、1Ab、1aB、1ab二倍体:1AABB、1AAbb、1aaBB、1aabb.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二倍体水稻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正确;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适当处理,染色体加倍,可得到四倍体水稻,多倍体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B正确;

C、二倍体水稻配子含1个染色体组,四倍体水稻配子含2个染色体组,融合成的受精卵含3个染色体组,发育而成的个体为三倍体,C正确;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高度不育,没有米粒,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1、2、4、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1、3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7、8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D果蝇的基因组可由1、2、4、5、8的DNA分子中的基因组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染色体1、4、5、7或2、4、5、7为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因此可以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

B、染色体1、3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B错误;

C、7、8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

D、果蝇基因组是由三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组成,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西瓜消暑解渴,深受百姓喜爱,其中果皮深绿(G)对浅绿(g)为显性,大子(B)对小子(b)为显性,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

22,请根据下面的几种育种方法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1)通过①过程获得无子西瓜A时用到的试剂1是______

(2)②过程常用的试剂2是______;通过③过程得到无子西瓜B,从产生变异的来源来看,该过程属于______

(3)若甲、乙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F1,F1相互受粉得到F2,该过程的育种方式为______,F2深绿皮小子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是______

(4)⑦过程通过______技术实现,体现了植物细胞的______性.通过⑧过程获得的单倍体植株细胞中含______条染色体.

正确答案

解:(1)品种乙的染色体数目2n=22,经过过程①得到的无子西瓜染色体数目未变,说明此过程是利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让西瓜的子房壁经有丝分裂膨大形成的.

(2)品种甲(二倍体)经秋水仙素溶液加倍变为四倍体,然后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因三倍体减数分裂联系紊乱,无配子产生,故用品种乙的花粉刺激可产生无子西瓜B.

(3)根据题意,该过程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由甲为深绿皮黄瓤小子,乙为浅绿皮红瓤大子,且甲、乙都能稳定遗传,确定甲的基因型为GGrrbb,乙的基因型为ggRRBB,杂交获得F1为GgRrBb,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仅考虑两对性状)F1自交,GgBb→9G_B_、3G_bb、3ggB_、1ggbb,F2中深绿皮小子(G_bb)中GGbb能稳定遗传,概率是

(4)⑦过程表示由杂种细胞到杂种植株的过程,该过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品种乙(2n=22)和四倍体(4n=44)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经植物体细胞杂交(⑥过程)得到杂种体细胞(6n=66),进而经植物组织培养(⑤过程)得到杂种植株(6n=66),最后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3n=33)再经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得到单倍体植株(3n=33).

故答案为:

(1)(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2)(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 可遗传变异(染色体变异)

(3)杂交育种  1/3

(4)植物组织培养  全能性   33

解析

解:(1)品种乙的染色体数目2n=22,经过过程①得到的无子西瓜染色体数目未变,说明此过程是利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让西瓜的子房壁经有丝分裂膨大形成的.

(2)品种甲(二倍体)经秋水仙素溶液加倍变为四倍体,然后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因三倍体减数分裂联系紊乱,无配子产生,故用品种乙的花粉刺激可产生无子西瓜B.

(3)根据题意,该过程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由甲为深绿皮黄瓤小子,乙为浅绿皮红瓤大子,且甲、乙都能稳定遗传,确定甲的基因型为GGrrbb,乙的基因型为ggRRBB,杂交获得F1为GgRrBb,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仅考虑两对性状)F1自交,GgBb→9G_B_、3G_bb、3ggB_、1ggbb,F2中深绿皮小子(G_bb)中GGbb能稳定遗传,概率是

(4)⑦过程表示由杂种细胞到杂种植株的过程,该过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品种乙(2n=22)和四倍体(4n=44)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经植物体细胞杂交(⑥过程)得到杂种体细胞(6n=66),进而经植物组织培养(⑤过程)得到杂种植株(6n=66),最后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3n=33)再经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得到单倍体植株(3n=33).

故答案为:

(1)(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2)(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 可遗传变异(染色体变异)

(3)杂交育种  1/3

(4)植物组织培养  全能性   3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______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______条染色体,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形成含有______条染色体的合子.

(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该植株会产生无子果实,该果实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______分裂.

(3)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

正确答案

解:(1)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柱头上,四倍体植株(44条)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22条染色体,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11)结合,形成含有22+11=33条染色体的合子.

(2)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配子.

(3)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优点:繁殖速度快;“高保真”(因为是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可以保持生物体的优良性状);不受自然生长的限制.

故答案为:

(1)雌蕊(或柱头)22   33

(2)减数

(3)组织培养

解析

解:(1)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柱头上,四倍体植株(44条)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22条染色体,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11)结合,形成含有22+11=33条染色体的合子.

(2)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配子.

(3)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优点:繁殖速度快;“高保真”(因为是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可以保持生物体的优良性状);不受自然生长的限制.

故答案为:

(1)雌蕊(或柱头)22   33

(2)减数

(3)组织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不是单倍体.

A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③⑤⑥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则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①正确;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一定是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二倍体,②错误;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是细胞,而单倍体是生物个体,③错误;

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单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它的花药离体培养发育的个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三倍体生物体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但不是单倍体,入三倍体无籽西瓜,④错误;

⑤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⑤正确;

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不一定是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三倍体,⑥错误.

所以,②③④⑥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有关进化的问题.

现在种植的普通小麦是由一粒小麦、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粗山羊草三种野生植物经过远缘杂交,历经9000多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种植而形成的.图1为小麦进化历程示意图,图2为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其中①-④表示不同的育种过程.一粒小麦的产量低,二粒小麦的产量比一粒小麦高,但其面粉不能发面;普通小麦产量高,且其面粉可以发面.

(1)图2中一粒小麦是______倍体生物,普通小麦是______倍体生物.

(2)导致过程②和④发生的自然环境因素可能是______

(3)据图2分析,一粒小麦、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体现了______多样性,原因是______

(4)据图2分析,普通小麦的面粉可以发面其基因来源于______

(5)杂种F2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

(6)由一粒小麦进化到普通小麦的内在因素是______,外在因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2中一粒小麦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生物,普通小麦含有六个染色体组是六倍体生物.(2)导致过程②和④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自然环境因素可能是低温诱导即环境温度骤变.

(3)据图2分析,一粒小麦、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因是它们之间杂交不育已经形成了生殖隔离.

(4)据图2分析,普通小麦是由二粒小麦和粗山羊草杂交而来,二粒小麦其面粉不能发面,所以普通小麦的面粉可以发面其基因来源于粗山羊草.

(5)杂种F2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它是异源三倍体,联会紊乱.

(6)由一粒小麦进化到普通小麦的内在因素是染色体畸变,外在因素是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故答案为:

(1)二     六

(2)环境温度骤变

(3)物种   它们之间杂交不育已经形成了生殖隔离   

(4)粗山羊草

(5)它是异源三倍体,联会紊乱

(6)染色体畸变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解析

解:(1)图2中一粒小麦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生物,普通小麦含有六个染色体组是六倍体生物.(2)导致过程②和④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自然环境因素可能是低温诱导即环境温度骤变.

(3)据图2分析,一粒小麦、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因是它们之间杂交不育已经形成了生殖隔离.

(4)据图2分析,普通小麦是由二粒小麦和粗山羊草杂交而来,二粒小麦其面粉不能发面,所以普通小麦的面粉可以发面其基因来源于粗山羊草.

(5)杂种F2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它是异源三倍体,联会紊乱.

(6)由一粒小麦进化到普通小麦的内在因素是染色体畸变,外在因素是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故答案为:

(1)二     六

(2)环境温度骤变

(3)物种   它们之间杂交不育已经形成了生殖隔离   

(4)粗山羊草

(5)它是异源三倍体,联会紊乱

(6)染色体畸变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得到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能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共12对;据此可推知原马铃薯品种是(  )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能得到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单倍体进行减数分裂时能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共12对,说明该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而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组数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说明马铃薯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即四倍体.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味甘汁多、消暑解渴、稳定遗传的绿皮(G)、红瓤(R)、小籽(e)西瓜品种甲与白皮(g)、黄瓤(r)、大籽(E)西瓜品种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请根据如图所示西瓜育种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过程所用的试剂为______,通过②途径培育无籽西瓜的方法叫做______,所结西瓜果实的表现型为______

(2)通过③途径培育无籽西瓜时所用的试剂为______.方法______产生的无籽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填②或③)

(3)过程⑤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图中F1可以产生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F1逐代自交产生Fn的过程中,若不经过筛选淘汰,则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①过程为诱导染色体组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通过②途径要诱导植株染色体组加倍,叫做多倍体育种.甲加倍得到四倍体基因型为GGGGRRRReeee为母本,乙基因型为ggrrEE为父本,杂交得到三倍体基因型为GGgRRrEee,表现型为绿皮、红瓤、无籽.

(2)通过③途径培育无籽西瓜时所用的试剂为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作用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变,不能遗传,而方法②多倍体育种改变了基因型,能遗传.

(3)过程⑤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甲为GGRRee,乙为ggrrEE,杂交得到F1为GgRrEe,能产生2×2×2=8种基因型的配子.F1逐代自交产生Fn的过程中,若不经过筛选淘汰,则该种群基因频率不变,不发生进化.

故答案为:

(1)秋水仙素     多倍体育种     绿皮、红瓤、无籽

(2)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       ②

(3)基因重组         8            否             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解析

解:(1)图中①过程为诱导染色体组加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通过②途径要诱导植株染色体组加倍,叫做多倍体育种.甲加倍得到四倍体基因型为GGGGRRRReeee为母本,乙基因型为ggrrEE为父本,杂交得到三倍体基因型为GGgRRrEee,表现型为绿皮、红瓤、无籽.

(2)通过③途径培育无籽西瓜时所用的试剂为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作用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变,不能遗传,而方法②多倍体育种改变了基因型,能遗传.

(3)过程⑤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甲为GGRRee,乙为ggrrEE,杂交得到F1为GgRrEe,能产生2×2×2=8种基因型的配子.F1逐代自交产生Fn的过程中,若不经过筛选淘汰,则该种群基因频率不变,不发生进化.

故答案为:

(1)秋水仙素     多倍体育种     绿皮、红瓤、无籽

(2)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       ②

(3)基因重组         8            否             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不能引起的变化是(  )

①提高突变频率                 ②获得无籽果实        ③大幅度的改良某些性状   

④抑制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     ⑤获得单倍体植株.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

D①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用秋水仙素能提高突变频率,①正确;   

②用秋水仙素处理能获得多倍体,但不能获得无籽果实,②错误;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能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多倍体,从而大幅度的改良某些性状,③正确;   

④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④正确;   

⑤用秋水仙素处理能获得多倍体,而不是获得单倍体植株,⑤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人类遗传病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染色体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