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细胞畸变率(%)=()×100%.如图表示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及不同处理时间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诱发细胞发生畸变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

B时间相同条件下,秋水仙素浓度与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成正相关

C浓度相同条件下,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秋水仙素处理时间成正相关

D若要提高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可采用浓度为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秋水仙素诱发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

B、根据曲线图可知,时间相同条件下,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范围内,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之成正相关,当超过一定范围,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之成反相关,B错误;

C、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关系不同,C错误;

D、浓度为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最高,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2N=22)幼苗的芽尖可以获得四倍体西瓜,进而可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经这种方式处理的四倍体西瓜,体内有部分体细胞染色体加倍成4N,有部分体细胞染色体未加倍仍为2N(我们把这样同时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的植株称为“嵌合体”).下列有关“嵌合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嵌合体”中4N细胞产生的原因是秋水仙素抑制了着丝点的分裂

B让“嵌合体”的不同花之间相互传粉,会产生3种不同染色体组数的子代

C用正常二倍体作父本,“嵌合体”作母本,所结西瓜部分有籽、部分无籽

D“嵌合体”的根尖分生区未接触到秋水仙素,不会存在含44条染色体的细胞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嵌合体”中4N细胞产生的原因是秋水仙素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A错误;

B、由于“嵌合体”植株同时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产生的配子中有的含N,有的含2N,所以不同花之间相互传粉,会产生2N、3N、4N共3种不同染色体组数的子代,B正确;

C、用正常二倍体作父本,“嵌合体”作母本,当年所结西瓜有的是2N、有的是3N,但都有籽,C错误;

D、“嵌合体”的根尖分生区未接触到秋水仙素,但进行有丝分裂时,处于后期的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分裂,细胞中含44条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二倍体早熟易感病茄子(aatt)和四倍体晚熟抗病茄子(AAAATTTT)为材料,培育纯合的二倍体早熟抗病茄子.以下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取四倍体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二倍体植株AATT

B基因型aatt与基因型AATT植株杂交,可以从F2中直接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

C取B选项F1植株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种植C选项得到的植株,成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即可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A错误;

B、基因型aatt与基因型AATT植株杂交,由于抗病是显性,基因型可以是AA或Aa,因此不能从F2中直接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B错误;

C、取B选项F1植株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

D、F1植株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即可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条,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______

(2)两只性染色体正常的白眼果蝇产下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异常的白眼雌果蝇(XrXrY),分析其原因不可能是______

A.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B.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C.雌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D.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3)白眼雌果蝇(XrXrY)正常情况下能产生______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4)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 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 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黑身红眼与灰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雄果蝇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正常的果蝇为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3对常染色体+XX(雌果蝇)或3对常染色体+XY(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果蝇细胞中,含有4对即8条染色体,含有16个核DNA分子,含两个染色体组;在果蝇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及染色体组数目短暂加倍,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和体细胞相同即8条,含两个染色体组数.

(2)由于一只性染色体异常的白眼雌果蝇(XrXrY)只能由Xr与XrY或XrXr与Y结合形成,而如果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则产生的精子为XrXr或YY,结合成的受精卵为XrXrXr或XrYY,所以不可能是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3)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后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通过减数分裂可推知,XrXrY个体会产生Xr、XrY、XrXr和Y四种卵子.XrXrY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共有XRXr、XRXrY、XRXrXr、XRY、XrY、XrYY、XrXrY、YY,其中能存活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 或XRXrY.

(4)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AaXRXr)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表现为灰身白眼.AaXRXr×AaXrY,其子代F2中黑身和灰身之比为1:3,白眼和红眼之比为1:1,灰身红眼和黑身白眼果蝇之比为1:3;F2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子代中黑身占=,F2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RXr,白眼雄果蝇为XrY,子代中白眼雄果蝇占,故F3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8      2 

(2)B   

(3)4    XRXr、XRXrY   

(4)1:3    

解析

解:(1)正常的果蝇为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3对常染色体+XX(雌果蝇)或3对常染色体+XY(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果蝇细胞中,含有4对即8条染色体,含有16个核DNA分子,含两个染色体组;在果蝇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及染色体组数目短暂加倍,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和体细胞相同即8条,含两个染色体组数.

(2)由于一只性染色体异常的白眼雌果蝇(XrXrY)只能由Xr与XrY或XrXr与Y结合形成,而如果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则产生的精子为XrXr或YY,结合成的受精卵为XrXrXr或XrYY,所以不可能是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3)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后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通过减数分裂可推知,XrXrY个体会产生Xr、XrY、XrXr和Y四种卵子.XrXrY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共有XRXr、XRXrY、XRXrXr、XRY、XrY、XrYY、XrXrY、YY,其中能存活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 或XRXrY.

(4)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AaXRXr)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表现为灰身白眼.AaXRXr×AaXrY,其子代F2中黑身和灰身之比为1:3,白眼和红眼之比为1:1,灰身红眼和黑身白眼果蝇之比为1:3;F2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子代中黑身占=,F2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RXr,白眼雄果蝇为XrY,子代中白眼雄果蝇占,故F3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8      2 

(2)B   

(3)4    XRXr、XRXrY   

(4)1: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属于二倍体

B“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

C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

D只有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才能导致基因重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可能是二倍体,也可能是多倍体,A错误;

B、“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错误;

C、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C正确;

D、基因重组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6•郑州一模)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据此所作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患儿致病基因来自父亲

B卵细胞21号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了该患儿

C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而产生了该患儿

D该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为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所以+号基因来自父亲,由于是标记基因,不是致病基因,A错误;

B、如果卵细胞21号染色体不分离,则产生的该患儿标记的基因型应含有--,B错误;

C、根据A的分析,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后,产生了该21三体综合征患儿,C正确;

D、21三体综合征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生异常配子,不是常发生的,所以无法确定该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人类“21三体综合征”“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唇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突变基因引发的疾病

B患者父母不一定患有该种遗传病

C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区分三种疾病

D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检测是否患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只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突变基因引发的单基因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唇裂”属于多基因遗传病,故A错误;

B、“21三体综合征”可能是父母产生的不正常的精子或者卵细胞,而父母正常;“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可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表现型是正常的;“唇裂”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父母可能是正常的,故B正确;

C、只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能够通过观察血细胞的形态来区分,因为该患者红细胞是镰刀形的;“21三体综合征”可以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区分;而多基因遗传病只能通过基因诊断的方法区分,故C错误;

D、只有“21三体综合征”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检测是否患病,因为该患者的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Ⅰ.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l).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 (2n=8)中,点状染色体 (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常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分析回答:

(1)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______.某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右图所示,该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

(2)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l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非单体的纯合正常肢雌雄果蝇互交,后代产生了4号染色体单体的正常肢果蝇(不考虑基因突变),欲利用其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实验步骤如下:

①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个体与该4号染色体单体的正常肢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子代果蝇______,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若子代果蝇______,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Ⅱ.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1)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

(2)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l,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根据这种判断,若第二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

正确答案

染色体(数目)变异

4条或3条

正常肢:短肢=1:1

全为正常肢

aB或ab

A基因纯合致死

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l

解析

解:Ⅰ.(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单体是由于缺少一条染色体而产生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黑黑腹果蝇染色体8条,单体中染色体7条,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条数是3条或者4条.

(2)根据题目F2子代中正常肢:短肢=3:1,可知正常肢为显性,短肢为隐性,(基因用A、a表示),非单体的纯合正常肢雌雄果蝇互交,后代产生了4号染色体单体的正常肢果蝇.

①要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采用假设推理法,如果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4号染色体单体的正常肢果蝇的基因型为A,与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个体aa交配,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肢Aa:短肢a=1:1;

②如果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4号染色体单体的正常肢果蝇的基因型为AA,与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个体aa交配,子代果蝇全为正常肢Aa.

Ⅱ.(1)由题目所给信息,第一组无纹和无纹杂交出现有纹,可得出无纹是显性,有纹是隐形;第三组绿色和绿色杂交出现黄色,可得出绿色是显性,黄色是隐形.根据第二组的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可以得出亲本中黄色无纹的基因型是aaBb,能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

(2)第三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l,可能是存在AA纯合子致死现象.第二组后代中绿色无纹AaBb自由交配,F2中的AA纯合子致死,所以表现型及比例应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l.

故答案为:

Ⅰ.(1)染色体(数目)变异       4条或3条

(2)正常肢:短肢=1:1           全为正常肢

Ⅱ.(1)aB或ab

(2)A基因纯合致死      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天使综合征(又称AS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研究发现,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控制合成UBE3A蛋白.该基因在正常人脑组织中的表达活性与其来源有关: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该基因由于邻近的SNRPN基因产生的反义RNA干扰而无法表达,其过程如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UBE3A蛋白是泛素一蛋白酶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后者可特异性“标记”P53蛋白并使其降解.由此可知AS综合征患儿脑细胞中P53蛋白积累量较______,直接影响了神经元的功能.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另一途径是通过______(细胞器)来完成的.

(2)对绝大多数AS综合征患儿和正常人的UBE3A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下:

正常人:…TCAAGCAGCGGAAA…

患  者:…TCAAGCAACGGAAA…

由此判断,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由于来自______方的UBE3A基因发生碱基对的______而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

(3)研究表明,人体内非神经系统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有在神经系统中才会发生UBE3A基因被抑制的现象,说明UBE3A基因的表达具有______性.

(4)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三体”的性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①现产前诊断出一个15号染色体“三体”受精卵,其余染色体均正常.该“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过程的______配子发生异常所致.

②如果该受精卵是由正常卵细胞和异常精子受精形成,并且可随机丢失其中一条染色体而完成胚胎发育,则发育成AS综合征患者的概率是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

正确答案

解:(1)UBE3A蛋白是泛素-蛋白酶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后者可特异性“标记”P53蛋白并使其降解.AS综合征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因此其中P53蛋白积累量较多.检测蛋白质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法.细胞内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溶酶体来降解.

(2)由于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UBE3A基因不能表达,再结合图2可推知,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发生.

(3)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有在神经组织中才会发生UBE3A基因被抑制的现象,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4)①现产前诊断出一个15号染色体“三体”受精卵,其余染色体均正常,则该“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过程的雌或雄配子发生异常所致.

②如果该“三体”的受精卵是由正常卵细胞与异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其UBE3A基因全部正常.即三体的15号染色体中有两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受精卵可随机丢失一条15号染色体而完成胚胎发育,则剩下的两条15号染色体组成有两种情况: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两条15号染色体都来 自父方,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如果两条15号染色体都来自父方,UBE3A基因无法表达,会导致AS综合症,因此受精卵发育成AS综合症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多 溶酶体

(2)母 替换

(3)组织特异

(4)①雌或雄  ②

解析

解:(1)UBE3A蛋白是泛素-蛋白酶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后者可特异性“标记”P53蛋白并使其降解.AS综合征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因此其中P53蛋白积累量较多.检测蛋白质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法.细胞内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溶酶体来降解.

(2)由于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UBE3A基因不能表达,再结合图2可推知,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发生.

(3)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有在神经组织中才会发生UBE3A基因被抑制的现象,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4)①现产前诊断出一个15号染色体“三体”受精卵,其余染色体均正常,则该“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过程的雌或雄配子发生异常所致.

②如果该“三体”的受精卵是由正常卵细胞与异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其UBE3A基因全部正常.即三体的15号染色体中有两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受精卵可随机丢失一条15号染色体而完成胚胎发育,则剩下的两条15号染色体组成有两种情况: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两条15号染色体都来 自父方,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如果两条15号染色体都来自父方,UBE3A基因无法表达,会导致AS综合症,因此受精卵发育成AS综合症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多 溶酶体

(2)母 替换

(3)组织特异

(4)①雌或雄  ②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l).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 (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常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分析回答:

(1)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______.若要研究果蝇的基因组,则需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2)果蝇单体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其核中含有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在DNA分子复制时,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______

(4)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l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据表中信息可推断显性性状是______

非单体的纯合正常肢雌雄果蝇互交,后代产生了4号染色体单体的正常肢果蝇(不考虑基因突变),欲利用其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实验步骤如下:

①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个体与该4号染色体单体的正常肢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子代果蝇______,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若子代果蝇______,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1)已知体细胞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为单体,所以从变异类型来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若要研究果蝇的基因组,要测定3+XY共5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2)果蝇单体的体细胞中含有7条染色体,复制后含14个DNA分子,由于每个DNA分子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所以果蝇单体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其核中含有28条脱氧核苷酸链和3对同源染色体.

(3)在DNA分子复制时,参与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其中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DNA聚合酶.

(4)由于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所得F1中只有正常肢,所以显性性状是正常肢.

因为短肢果蝇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4条,而纯合Ⅳ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或3条,所以让正常短肢果蝇与野生型Ⅳ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假如短肢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后代野生型和短肢果蝇的比例为1:1;若不在Ⅳ号染色体,野生型为AA,短肢为aa,进行交配,后代基因型为Aa,全是野生型.

故答案为:

(1)染色体数目变异      5

(2)28       3

(3)DNA聚合酶

(4)正常肢      正常肢:短肢=1:1      全为正常肢

解析

解:(1)已知体细胞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为单体,所以从变异类型来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若要研究果蝇的基因组,要测定3+XY共5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2)果蝇单体的体细胞中含有7条染色体,复制后含14个DNA分子,由于每个DNA分子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所以果蝇单体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其核中含有28条脱氧核苷酸链和3对同源染色体.

(3)在DNA分子复制时,参与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其中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DNA聚合酶.

(4)由于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所得F1中只有正常肢,所以显性性状是正常肢.

因为短肢果蝇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4条,而纯合Ⅳ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或3条,所以让正常短肢果蝇与野生型Ⅳ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假如短肢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后代野生型和短肢果蝇的比例为1:1;若不在Ⅳ号染色体,野生型为AA,短肢为aa,进行交配,后代基因型为Aa,全是野生型.

故答案为:

(1)染色体数目变异      5

(2)28       3

(3)DNA聚合酶

(4)正常肢      正常肢:短肢=1:1      全为正常肢

下一知识点 : 人类遗传病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染色体变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