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体变异
- 共2392题
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二倍体草莓(2N=14)幼苗若干,随机分组,每组30株,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芽,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由于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芽,并记录不同时间的诱导成功率,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A正确;
B、由于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芽,并没有处理根尖,所以高倍镜下观察草莓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都为14,B错误;
C、诱导成功率的高低与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和处理天数有关,但不成正比,C错误;
D、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的幼芽1天,诱导成功率较高,D正确.
故选:AD.
(2015秋•临沂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是多倍体育种,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A正确;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形成新基因,C正确;
D、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或隐性突变等都不会改变生物性状,D正确.
故选:B.
科学家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方法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育种方法属于单倍体育种,A正确;
B、过程①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过程,需要经过组织培养,B正确;
C、过程乙被称为单倍体育种,①为花药离体培养,C错误;
D、完成②的处理后,即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的都是纯合体.因此,选育出的矮秆抗锈病植株通常能稳定遗传,D正确.
故选:C.
用秋水仙素处理玉米的单倍体后.得到的一定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普通玉米是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其单倍体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处理玉米的单倍体后所得到的植株含有2个染色体组且2个染色体组上的基因相同、是纯合的二倍体.
故选:C.
罗汉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为了培育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请分析回答:
(1)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______.
(2)上述研究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研究表明,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最适处理方法是______.
(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茎尖,再经固定、解离、______、______和制片后,制得鉴定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最后选择处于______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
(4)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还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原理是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因为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时要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
(2)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的浓度,因变量是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表中数据表明:用0.1%秋水仙素滴芽尖生长点时,变异率最高.
(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而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但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最后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因为该时期染色体数目清晰,形态稳定,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4)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可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杂交,这样即可获得三倍子无籽罗汉果.
故答案:(1)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
(2)秋水仙素的浓度 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 以0.1%秋水仙素滴芽尖生长点
(3)漂洗、染色 有丝分裂中期
(4)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杂交,获得三倍子无籽罗汉果.
解析
解:(1)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原理是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因为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时要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
(2)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的浓度,因变量是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表中数据表明:用0.1%秋水仙素滴芽尖生长点时,变异率最高.
(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而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但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最后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因为该时期染色体数目清晰,形态稳定,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4)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可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杂交,这样即可获得三倍子无籽罗汉果.
故答案:(1)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
(2)秋水仙素的浓度 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 以0.1%秋水仙素滴芽尖生长点
(3)漂洗、染色 有丝分裂中期
(4)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杂交,获得三倍子无籽罗汉果.
(2015秋•石河子校级期末)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用小麦的花药培育成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所有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则六倍体普通小麦的配子形成的子代虽然是单倍体植株,但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仍然含有3染色体组.
故选:C.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气氧化过程所释放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错误;
B、植物受精卵中的高尔基体被破坏,则无法形成两个子细胞,使得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B正确;
C、细胞癌变后能无限繁殖,则细胞周期变短,凋亡细胞不再分裂,无细胞周期,C错误;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B.
已知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解释如右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W染色体丢失后为雄性一半,所以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A错误;
B、过程Ⅰ表示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识别功能,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
C、阴阳蝶的出现是由于部分细胞丢失了W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C正确;
D、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精母细胞比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少1条或相等,D错误.
故选:C.
单倍体育种,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______(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解: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一般是首先花药离体培养,从而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进行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所需性状的纯合个体.由于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能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
故答案为:错
下列关于单倍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都属单倍体,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的单倍体有二个染色体组,A错误;
B、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为单倍体,所以在自然条件下,动物中也存在单倍体个体,如蜜蜂中的雄蜂,B正确;
C、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多倍体,判断是否是单倍体的依据是看发育起点,而不是看染色体组数,如三倍体无子西瓜,C错误;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单倍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含有偶数的单倍体能产生正常配子,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