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 共78题
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一金属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已知该金属电阻在常温下的阻值约10 Ω,R随t的升高而增大.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控温箱用以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
实验时闭合S,先将开关K与1端闭合,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分别记下温度t1,t2,…和电流表的相应示数I1,I2,….然后将开关K与2端闭合,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再次为I1,I2,…,分别记下电阻箱相应的示数R1,R2,….
10.有以下两种电流表,实验电路中应选用.( )
11.实验过程中,要将电阻箱的阻值由9.9 Ω调节至10.0Ω,需旋转图中电阻箱的旋钮“a”、“b”、“c”,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将旋钮a由“0”旋转至“1” ②将旋钮b由“9”旋转至“0”③将旋钮c由“9”旋转至“0”
12.实验记录的t和R的数据见下表: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R-t图线.
由图线求得R随t的变化关系为R=Ω.
正确答案
解析
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1.5V,R在常温下阻值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约为,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为10Ω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约为
,考虑到准确性原则,电流表B量程太大,指针偏转角度小于满偏的
,所以应选择电流表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选择电学仪器要满足:准确性原则、安全性原则、便于操作的原则.指针偏转角度要大于满偏的,根据这些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流表
易错点
仪器的操作以及选择,要结合其他仪器以及实验的需要
正确答案
①②③(或①③②)
解析
将电阻箱阻值由9.9Ω调节到10.0Ω,要考虑到安全性原则,如果先把bc旋钮调节到0,这样做很危险,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可能会损坏电表,应该先把电阻箱阻值调大再慢慢减小,以确保电路的安全,操作步骤是先将旋钮a由“0”旋至“1”,然后将个位数及小数位旋转至0,所以正确的顺序①②③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电阻箱的调节考虑到电路安全,从大到小调节
易错点
仪器的操作以及选择,要结合其他仪器以及实验的需要
正确答案
见下图 0.04t+8.8(0.04t+8.6~0.04t+9.0都算对)
解析
描点画图,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得R随t的变化关系为:R=0.04t+8.8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注意尽可能多的点在直线上,偏离太远的点舍弃,根据图线写出R随t变化的关系式
易错点
考查了电学仪器的选择和操作及运用图象法进行数据处理,注重考查实际操作能力
使用理想电压表、理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直流电源等仪器,研究一只小灯泡完整的伏-安特性,测得I-U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有效移动长度为30cm,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2.5Ω,电源电动势为6V,内阻不计.
11.在如图的虚线框内,不改变滑动变阻器和电源的位置,补上电压表、电流表、灯泡,画出完整的电路图.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左滑动时,灯泡的电压增大.
12.根据I-U图象可知:从A到B的过程中灯泡的电阻逐渐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改变的阻值为______Ω.
13.在获得A→B段图线数据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左移动了______cm的长度.
正确答案
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流表内、外接均可)
解析
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滑片左移灯泡电压变大,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右半部分电阻丝并联,电路图如图所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描绘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由于电表是理想电表,电流表既可以采用内接法,也可以采用外接法.
易错点
作电路图、分析灯泡电阻变化情况、求电阻的变化、求滑片移动距离等问题.
正确答案
增大;5。
解析
由I﹣U图象可知,从A到B的过程中,灯泡两端电压与电流之比增大,即灯泡的电阻逐渐增大;应用欧姆定律可知,电阻的改变量:△R=RB﹣RA=﹣
=
﹣
=5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I﹣U图形找出电压与电流的对应值,由欧姆定律求出A、B处灯泡的电阻,然后求出电阻变化.
易错点
电压表与电流表从零开始变化时,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正确答案
10.
解析
设滑片在A点时与灯泡并联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为R,此时灯泡两端电压,即并联电压为U并=3V,滑动变阻器左半段电压为6V﹣3V=3V,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L=0.2A,由串并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可得:(+0.2)(22.5﹣R)=3,解得:R=15Ω;
与灯泡并联的滑动变阻器电阻丝长度为:×30=20cm,在获得A→B段图线数据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左移动了30﹣20=10cm.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I﹣U图形找出电压与电流的对应值,由欧姆定律求出A、B处灯泡的电阻,然后求出电阻变化.
易错点
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10.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一金属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已知该金属电阻在常温下的阻值约10 Ω,R随t的升高而增大.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控温箱用以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值.
实验时闭合S,先将开关K与1端闭合,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分别记下温度t1,t2,…和电流表的相应示数I1,I2,….然后将开关K与2端闭合,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实数再次为I1,I2,…,分别记下电阻箱相应的示数R1,R2,….
(1)有以下两电流表,实验电路中应选用.A.量程0~100 mA,内阻约2ΩB.量程0~0.6 A,内阻可忽略
(2)实验过程中,要将电阻箱的的阻值由9.9 Ω调节至10.0Ω,需旋转图中电阻箱的旋钮“a”、“b”、“c”,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将旋钮a由“0”旋转至“1” ②将旋钮b由“9”旋转至“0”
③将旋钮c 由“9”旋转至“0”
(3)实验记录的t和R的数据见下表: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R—t图象.
由图线求得R随t的变化关系为R=。
正确答案
(1)A (2)①②③(3)
知识点
22.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某光敏电阻R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
①根据表中数据,请在给定的坐标系中描绘出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并说明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
②如图所示,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2V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Lx)时启动照明系统,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不考虑控制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提供的器材如下:光敏电阻Rp,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1=10k,R2=20k
,R3=40k
(限选定值电阻其中之一并在图中标出),开关S及导线若干.
正确答案
①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特点: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非线性减小
②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3.我们知道:小灯泡的电阻随通电电流的增加而非线性地增大。现要测定当一个小灯泡的电阻等于已知电阻R0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选用的实验器材有:A.待测小灯泡RL:标称值2.5V、0.3AB.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6VC.滑动变阻器R/:标称值50Ω、1.5AD.微安表:量程0~200μA、内阻500ΩE.已知定值电阻:R0=6ΩF.三个可供选用的电阻:R1=160Ω、R2=3kΩ、R3=100kΩG.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1、一个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如图乙,利用三个可供电阻中的一个或几个,将微安表
改装成一个量程略大于2.5V的伏特表,将改装表的电路图画在图甲的方框内,此伏特表
的量程是_____V(本问的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②现利用改装好的伏特表和选用的器材设计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
,请在图丙的实物图上连线
③将滑动变阻器R/的触头置于最右端,闭合S1。S2先接a,测得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再改接b,测得小灯泡RL两端的电压UL。若UL≠U0,则需反复调节R/,直到S2接a和b时,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U/0=U/L。若测得此时伏特表
的示数为1.5V,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A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