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 共197题
右图显示了人体有关内分泌腺之间以及与靶细胞之间的调节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30.下图为甲状腺激素作用机制图解,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在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调节作用下,甲状腺的活动加强。由图推测,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 ,其直接调节的是 过程,最终产生的生物效应是加快物质 ,产热增加。
(2)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桥本氏病患者体内则产生另外一种抗体,攻击自身甲状腺细胞的球蛋白等,最终引起甲状腺细胞损坏。
①引起Grave病的抗原是 。这种抗原刺激机体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细胞。
②甲状腺细胞的损伤除了由抗体引起外,还与效应T细胞有关,由此判断桥本氏是由 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
正确答案
(1)细胞核内(或核内) 转录 氧化分解
(2)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或TSH 受体) 浆细胞和记忆
②体液免疫和细胞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类疾病。科研人员为探索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做了如下研究。
6.由于胰岛素可细胞摄取并利用葡萄糖 ,抑制 ,对机体的糖代谢起 作用,故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7.实验一:将肝脏细胞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中加入高浓度胰岛素,乙组不加胰岛素,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各取出等量细胞,分别用含一定浓度胰岛素的培养液继续培养,同时设置无细胞的空白组。24小时后,测定培养液中存留的葡萄糖浓度,用于计算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率。
①甲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率的计算公式为 ×100%。
②实验结果显示甲组葡萄糖消耗率明显低于乙组,表明经高浓度胰岛素处理后,再次施加胰岛素对细胞的作用效果。推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一段时间后疗效会 。
8.实验二:取实验一中经高浓度胰岛素处理过的肝脏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FGF-21(一种可影响糖代谢的细胞因子)和胰岛素处理后,得到葡萄糖消耗率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率
由表1可以看出,FGF-21与胰岛素均有 的作用,在此作用上两者存在 关系。
9.实验三:GLUT1与GLUT4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另取实验一中经高浓度胰岛素处理过的肝脏细胞,检测不同处理组的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条件下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
由表2可知,胰岛素主要促进 的表达,FGF-21主要促进 的表达;当二者同时使用时,胰岛素或FGF-21均 (增强/减弱)对方上调相应蛋白表达的能力。
10.为取得持续有效的治疗效果,请你结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一个治疗糖尿病的方案:
正确答案
(1)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调节
解析
胰岛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在细胞内合成糖元、转化为非糖物质,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同时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抑制肝糖元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考查方向
考查胰岛素的功能。
解题思路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利用、贮存,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易错点
注意胰岛素是降低血糖浓度,必须使血糖进入细胞才能使血糖浓度降低。
教师点评
胰岛素首要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正确答案
(2)①(空白组葡萄糖浓度−甲组葡萄糖浓度)/空白组葡萄糖浓度
②降低(1分)降低(1分)
解析
①分析实验可知,实验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组注射胰岛素的是实验组,乙组不作处理的为对照组,因此甲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率=(空白组葡萄糖浓度-甲组葡萄糖浓度)/空白组葡萄糖浓度*100%。
②实验结果显示甲组葡萄糖消耗率明显低于乙组,表明经高浓度胰岛素处理后,再次施加胰岛素对细胞的作用效果降低,推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一段时间后疗效会降低。
考查方向
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解题思路
实验组是人为加以处理,对照组是自然情况下,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原则、对照原则。
易错点
注意区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实验结果如何呈现及结果与结论关系。
教师点评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考查考生对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正确答案
(3)促进细胞吸收(或利用或消耗)葡萄糖协同(1分)
解析
分析表格可知,以FGF-21浓度和胰岛素浓度为0的对照组相比,FGF-21浓度和胰岛素浓度越高,葡萄糖消耗率(%)就越大,表明FGF-21与胰岛素均有促进细胞呼吸(或或消耗)葡萄糖的作用,在此作用上两者存在协同关系。
考查方向
考查对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通过对数据处理和分析可知,胰岛素和FGF-21的作用效果相似。
易错点
两种激素分泌量的调节是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两种激素或物质对某一过程作用是协同或拮抗作用。
教师点评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一定分清结果,如何由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正确答案
(4)GLUT4(1分)GLUT1(1分)增强(1分)
解析
由表2可知,利用对照实验的观点分析表格,单独利用胰岛素处理,GLUT4的含量比对照组高,单独利用FGF-21处理,GLUT1的含量比对照组高,两种物质同时处理时,两种物质表达的水平更高,即表明胰岛素主要促进GLUT4的表达,FGF-21主要促进GLUT1的表达,当两者同时使用时,胰岛素或FGF-21均增强对方相应蛋白的表达能力。
考查方向
考查对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
解题思路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胰岛素促进细胞内GLUT4合成的基因表达,FGF-21促进细胞内GLUT1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
易错点
注意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比较,特别注意单一变量原则。
教师点评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结论。
正确答案
(5)胰岛素用量适当减少并与FGF-21联合使用(合理给分)
解析
通过实验一可知,胰岛素长期使用疗效降低,而FGF-21有与胰岛素相似的作用,所以应使用胰岛素量减少且和FGF-21共同使用效果会更好。
考查方向
考查对糖尿病治疗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易错点
注意几个实验综合分析。
教师点评
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由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33.某科研所研制出新药物X用于治疗糖尿病,为了比较X与胰岛素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工作人员确定__________为因变量,用生理盐水配制X溶液。
第二步:取若干患糖尿病小鼠,平均分为A、B、C三组。
第三步:A组(实验组)小鼠静脉注射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B组(对照组1)小鼠静脉注射__________的胰岛素溶液;C组(对照组2)小鼠静脉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的血糖浓度。
(2)实验结果与结论
若三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为__________(用A、B、C、<、>、=表示),则X药物治疗糖尿病与胰岛素等效;
若三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为__________(用A、B、C、<、>、=表示),则X药物治疗糖尿病无效。
正确答案
(1)血糖浓度 ; X溶液 ;等量 ; 生理盐水
(2)A=B<C ; A=C>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给动物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最终导致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对此问题的解释有两种观点:①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②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这两种观点是否成立?为此,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的实验进行探究。
(一)材料用具:实验动物、可能用到的试剂、药品、手术器械等。
(二)实验思路:
(1)将实验动物平均分为A、B两组;A为实验组,B为( )组。并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动物的( )器官切除,B组做切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对A、B两组动物注射( ) 。
(4)一段时间后,再测量A、B两组动物血液中的( )含量。
(三)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的观点):
(1)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则( );
(2)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相等,则 ( );
(3)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不相等,且B组减少得要多,则( ) 。
正确答案
(1)对照;
(2)甲状腺;
(3)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实验结果及结论:
(1)只支持观点② ;
(2)只支持观点① ;
(3)同时支持观点① 和②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下图表示春季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进入繁殖季节后相关激素分泌的调节。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脂肪储存较少的健康人,禁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频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下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3.下图所示是自然界中氮循环以及有机物在生物体内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 I。请填答以下有关实验的4个问题:
(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活细胞状态的是( )。(填组别)
(4)B实验材料能否用于DNA的粗提取?( ),为什么?( ) 。
II.已知小鼠一小片组织有分泌某种蛋白质的功能。为探究其分泌物是否是激素,取两只性别、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设计如下一个简要实验方案(调节的生命活动的指标不做要求):
①切取小鼠该片组织用适量生理盐水浸泡;
②( ) 作为实验组;
③ ( )作为对照组;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小鼠的某种生理变化预测实验结果(略)。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