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系统
- 共292题
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易导致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的应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淋的淋巴结肿大最多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出现全身广泛性出血,这是诊断本病的特点之一。在急性白血病中常有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且往往各有特点。如在口腔组织浸润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常可导致牙龈肿胀、口腔溃疡。
易导致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易导致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的应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淋的淋巴结肿大最多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出现全身广泛性出血,这是诊断本病的特点之一。在急性白血病中常有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且往往各有特点。如在口腔组织浸润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常可导致牙龈肿胀、口腔溃疡。
常可导致牙龈肿胀、口腔溃疡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易导致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的应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淋的淋巴结肿大最多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出现全身广泛性出血,这是诊断本病的特点之一。在急性白血病中常有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且往往各有特点。如在口腔组织浸润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常可导致牙龈肿胀、口腔溃疡。
男,25岁,发热、乏力2周,查体:T38℃,贫血貌,牙龈肿胀,胸骨下段压痛(+),脾肋下2cm。血常规:Hb71g/L,WBC31.4×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见原始细胞占0.68,少数细胞包浆中可见Auer小体,MPO染色为弱阳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少数细胞包浆中可见Auer小体,MPO染色为弱阳性提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普遍采用的标准化疗方案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诱导缓解用A方案:柔红霉素静脉注射,第1〜3天;阿糖胞苷持续静脉滴注,第1〜7天。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诱导方案用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持续静脉滴注,第1〜7天。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长春新碱(VCR)和泼尼松(P)组成VP方案是急性淋巴白血病诱导缓解的基本方案。
下列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以ALL最常见,儿童尤甚,其次为M4、M5和M2,临床上轻者表现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
下列各种类型急性白血病中,哪一类最常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正确答案
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儿童尤甚。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最佳诱导治疗缓解方案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目前常用标准的诱导缓解方案是DA方案,缓解率可达85%。国内常用另一方案是HOAP,平均缓解率约60%。近年常用HA方案,缓解率可接近DA方案,但应用未及DA方案普遍。
患者,男,40岁。发热伴鼻出血1周。检查见牙龈肿胀,肝脾轻度肿大;血红蛋白 40g/L,白细胞6.0×109/L,血小板15×109/L,骨髓象原始细胞占60%,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应诊断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急性起病,骨髓象原始细胞占60%,考虑急性白血病;牙龈肿胀,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特点。
男,26岁。发热、乏力伴皮肤出血点2周。查体:贫血貌,牙龈肿胀,肝脾轻度肿大。化验:Hb 75g/L,WBC 2.8×109/L, Plt 57×109/L,骨髄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84%,过氧化物酶染色弱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重在考查急性白血病的化学鉴别,急性单核细胞白学病特征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增加,非特异性酯酶(+),NaF抑制≥50%,糖原染色(-)或(+)弥漫性淡红色或颗粒状。
患者,女,25岁。发热伴下肢和腹部皮肤瘀斑5天,查体:双下肢和腹部皮肤有多处瘀斑,双侧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活动无压痛,最大者为2cm×2.5cm胸骨压痛(+),腹软,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化验:Hb78g/L,WBC18×109/L,分类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PLT25×109/L,网织红细胞0.00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综合分析题。青年女性,急性起病,发热、广泛出血倾向,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明显肿大,外周血见原始和幼稚细胞,应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急粒白血病临床表现与急淋巴白血病相似,但淋巴结、肝、脾肿大不如后者显著。因此选择A项。
患者,女,25岁。发热伴下肢和腹部皮肤瘀斑5天,查体:双下肢和腹部皮肤有多处瘀斑,双侧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活动无压痛,最大者为2cm×2.5cm胸骨压痛(+),腹软,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化验:Hb78g/L,WBC18×109/L,分类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PLT25×109/L,网织红细胞0.002。明确诊断后,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分析记忆题。DVLP方案:柔红霉素30〜40mg/m2,静注第1〜3天,第15〜17天;长春新碱1.5mg/m2,静注第1,8,15,22天;泼尼松40〜60mg/m2,口服第1〜14天,从15天开始逐渐减量至第28天停药;L-ASP6000U/m2,静注第19〜28天,此方案4周为一疗程,是目前最常用的有效诱导方案。故选B项。
患者,女,25岁。发热伴下肢和腹部皮肤瘀斑5天,查体:双下肢和腹部皮肤有多处瘀斑,双侧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活动无压痛,最大者为2cm×2.5cm胸骨压痛(+),腹软,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化验:Hb78g/L,WBC18×109/L,分类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PLT25×109/L,网织红细胞0.002。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分析记忆题。骨髓细胞学检查是确立诊断和评定疗效的主要依据,骨髓象原始细胞大于30%(占80%),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可诊断为急淋白血病。故选E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