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为便于追査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的时间至少

A3天

B4天

C5天

D6天

E7天

正确答案

E

解析

记忆题,为便于追査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的时间至少7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检查结果为

AMCV>94fl,MCH>32pg,MCHC>38%

BMCV<80fl,MCH28~32pg,MCHC32%~38%

CMCV80~94fl,MCH28~32pg,MCHC32%~38%

DMCV<80fl,MCH<28pg,MCHC<32%

EMCV>94fl,MCH>32pg,MCHC32%~38%

正确答案

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表现为MCV>94fl,MCH>32pg,MCHC32%~38%。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缺铁性贫血的检查结果为

AMCV>94fl,MCH>32pg,MCHC>38%

BMCV<80fl,MCH28~32pg,MCHC32%~38%

CMCV80~94fl,MCH28~32pg,MCHC32%~38%

DMCV<80fl,MCH<28pg,MCHC<32%

EMCV>94fl,MCH>32pg,MCHC32%~38%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贫血。缺铁性贫血表现为MCV<80fl,MCH<28pg,MCHC<3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30岁。乏力、头晕伴月经过多半年。化验:Hb 60g/L,RBC 3.1×1012/L,WBC 7.3×109/L,Plt 315×109/L,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该患者最可能的化验结果是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降低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

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

D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增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降低

E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降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病史、血象检査及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伴月经失血过多,缺铁性贫血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治疗缺铁性贫血和哪种维生素合用

A维生素 C

B维生素 K

C鱼精蛋白

D垂体后叶素

E右旋糖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维生素 C 能加强铁的吸收,因此食用富含维生素 C 的果汁或每天给小量的维生素C,对预防缺铁能起辅助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性,32 岁。月经量多已两年,近三个月来感乏力、头晕、心悸,查血红蛋白65g/L, 白细胞6.0×109/L,血小板140 ×109/L, 骨髓象:粒比红为1:1, 红细胞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45%,体积小,胞质偏蓝。治疗首选

A肌内注射维生素 B12

B口服铁剂

C输血

D脾切除

E口服叶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患者有慢性失血病史,有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血红蛋白小于100g/L, 血象和骨髓象符合缺铁性贫血表现, 故考虑患者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治疗首选口服铁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含铁最多的食物是

A大米

B鸡蛋

C牛奶

D豆类

E动物肝脏

正确答案

E

解析

肝脏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含铁量高且吸收率好,容易进食和消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缺铁性贫血患者铁代谢改变

A血清铁减少、铁蛋白减少,总铁结合力升高

B血清铁减少、铁蛋白增加,总铁结合力升高

C血清铁减少、铁蛋白减少,总铁结合力降低

D血清铁减少、铁蛋白增加,总铁结合力不变

E血清铁减少、铁蛋白不变,总铁结合力升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血清铁蛋白降低( < 12µg/ L) ; 血清铁降低(< 8. 95µmol/L), 总铁结合力升高 (> 64. 44µmol/ 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 15 % ) 。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检查项目中最能反映体内储存铁水平的是

A骨髓铁染色

B外周血网织红细胞

C血清铁结合力

D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

E血清铁

正确答案

A

解析

体内铁分为功能状态铁和贮备状态铁两种,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作为贮存铁缺乏的指标,血清铁蛋白< 12µg/ L可作为缺铁的依据。骨髓小粒中的含铁血黄素为贮存铁,幼红细胞内铁称细胞内铁,因此骨髓铁染色时观察含铁血黄素可反映贮存铁水平。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某山区一妇女育有3个子女,生活贫困,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近期感觉头晕,乏力,腿部水肿 ,去医院检查:血清清蛋白28g/ L, 铁蛋白20µg/ L。建议该妇女应多吃

A绿色蔬菜

B白面

C大豆及其制品

D红薯

E大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蛋白质营养不良及缺铁性贫血,应多吃大豆及其制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患者,女,42岁。患乳腺癌进行化疗。因血小板计数低下进行血小板输注。当开始输注15分钟后,患者出现寒战,体温39°C,血压80/40mmHg。此时应首先考虑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A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B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循环超负荷

E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

B

解析

发热是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输血后15分钟〜2小时内。主要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上升至39°C〜40℃,症状持续30分钟至2小时后逐渐缓解。少数反应可有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与细菌污染反应不易区分。输血的细菌污染临床表现:轻者仅有发冷、发热;重者表现为烦躁不安、剧烈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腹痛等,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致患者短期内死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为输血开始后

A48小时内

B36小时内

C8小时内

D24小时内

E12小时内

正确答案

D

解析

输血开始后24小时内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为急性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开始后24小时至28天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女,35岁。因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1小时急诊入院,怀孕3次,自然流产2次,顺产1胎,术前查Hb100g/L,术后第8天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发热,T38.5℃,检查Hb70g/L。该患者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是

A输血性肝炎

B过敏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非溶血性发热性反应

E迟发性溶血反应

正确答案

E

解析

该患者输血后第8天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血红蛋白降低,提示出现溶血。在输血开始后24小时至28天发生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称为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经审核和患儿家属或监护人同意后,换血工作应由

A经治医师实施

B上级医师实施

C输血科人员实施

D经治医师和输血科人员共同实施

E上级医师和输血科人员共同实施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一条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血液成分是

A红细胞

B血浆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

E中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

B

解析

血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病人多次输入血浆制品,体内产生多种免疫球蛋白抗体,以IgA为主,发生对IgA的过敏反应。

下一知识点 : 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