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的虹膜褐色对蓝色为显性.已知一对褐眼夫妇生下了一个蓝眼男孩,他们生的第二胎是褐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这对褐眼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因此他们生的第二胎是褐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遗传和变异

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1)果蝇体色性状中,____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_

(2)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___,这是______的结果.

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3)R、r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___,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___种基因型.

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Ⅰ、Ⅱ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4)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果蝇体色性状中 灰身为显性性状;F1灰身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F2的灰身果蝇中,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其中杂合子占

(2)根据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可知bb=,所以b的频率为,B的频率为,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2××=18%;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容易被天敌发现而淘汰,所以灰身果蝇的比例会下降,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bb)与灰身雄蝇丁(BB)杂交,F1全为灰身(Bb),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后代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R、r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雄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雌性是BbXRXr,根据后代雌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雄果蝇是BbXRY,则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F2中灰身雄蝇的基因型共有2×2=4种.

(4)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bbXRXR),其细胞(2n=8)中有一条Ⅰ移接到了Ⅱ号染色体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分别是3、4,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8或6条染色体.该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bbXRXR)与丁果蝇(BBXrY)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bbXrY)占=

故答案为:

(1)①灰身   性状分离     

②18%  下降  自然选择

(2)①X   BBXrY   4

②8或6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

B4和32

C8和27

D16和9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由题意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F1的基因型是AaBbCC,减数分裂过程中Aa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Bb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CC产生一种配子,因此杂合子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是2×2×1=4种;Aa×Aa→AA、Aa、aa三种基因型,Bb×Bb→BB、Bb、bb三种基因型,CC×CC→CC一种基因型,因此F2的基因型种类是3×3×1=9.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2n=20)植物,玉米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丁色素时呈紫色,含有丙色素时呈红色,无丙和丁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图1所示.

请回答问题:

(1)玉米也是遗传实验的好材料,玉米的杂交过程与豌豆的杂交过程相比不需要______步骤.

(2)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dd的红色籽粒植株,开花时发现能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由此可知A、a与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该植株自交所结籽粒性状及分离比为______,任取其中一粒白色玉米籽粒,为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

(3)现有一株由紫色的籽粒长成的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色:红色:紫色=1:0:3,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

(4)现已查明,B、b与D、d基因均位于10号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叉互换.让一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植株进行测交,如果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色:红色:紫色=1:1:0,请在右方框中画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______(只要画出与上述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的位点,并标上相应的基因).如果它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是如你所画,则测交后植株所结籽粒的性状及分离比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从题目可知玉米是雌雄同株,做人工杂交实验不需要去雄,而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做人工杂交实验需要去雄;

(2)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如果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3对染色体上,则其能产生2×2×1=4种配子,由“开花时发现能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可知A、a与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必然位于不同对(或2对,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由图可知籽粒表现型为白色的基因型为:aa_ _ _ _或A_bb_ _;红色:A_B_dd;紫色:A_B_D_;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和比例:9A_B_dd(紫色):3A_bbdd(白色):3aaB_dd(白色):1aabbdd(白色);白色玉米籽粒共3+3+1=7份,白色纯合子AAbbdd、aaBBdd和aabbdd共3份,故占

(3)亲本为紫色的籽粒长成的玉米植株,故其因型为A_B_D_,其结籽粒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色:红色:紫色=1:0:3,表现型:白色+红色+紫色=1+0+3=4=41,故应有一对杂合两对纯合,子代无红色,所以亲本因型为AaBBDD或AABbDD或AABBDd,子代无红色,亲本因型不能为AABBDd;(4)由于B、b与D、d基因均位于10号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叉互换.又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植株进行测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色:红色:紫色=1:1:0,说明B与d、b与D分别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如果是B与D、b与d分别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测交后植株所结籽粒的性状及分离比应为白色:红色:紫色=1:0:1.

故答案为:(1)去雄

(2)不同对(或2对,或非同源)

白色:红色:紫色=7:9:0  

(3)AaBBDD或AABbDD

(4)如右图

白色:红色:紫色=1:0:1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5秋•安庆校级月考)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每个隐性基因对重量的增加效应分别相同且具叠加性.基因型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所得F1表现型为果实重量为中等,F1自交得F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F2中表现型有5种

BF2中果实重量中等的个体所占几率为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的果实重量最低

DF1测交的子代表现型有4种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F2中表现型有5种,分别是含4个、3个、2个、1个和不含隐性基因的个体果实,A正确;

B、F2中果实重量中等(含2个隐性基因:AaBb、AAbb、aaBB)的个体所占几率为++=,B正确;

C、由于每个隐性基因对重量的增加效应分别相同且具叠加性,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的果实重量最高,C错误;

D、F1测交的子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以表现型只有3种,D错误.

故选:CD.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型和表现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自由组合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