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 共9869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整体出售了其新建的商品房,与商品房相关的土地使用权支付额和开发成本共计10000万元;该公司没有按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银行借款利息;该项目所在省政府规定计征土地增值税时房地产开发费用扣除比例按国家规定允许的最高比例ha;该项目(广告内容,已被删除)的有关税金为 200万元。计算确认该商品房项目缴纳土地增值税时,应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和"其他扣除项目"的金额为( )。
A. 1500万元
B. 2000万元
C. 2500万元
D. 3000万元
正确答案
D
解析
房地产开发费用中的财务费用,凡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银行借款利息,房地产开发费用按地价款和房地产开发成本金额之和的10%以内计算扣除,应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为10000×10%=1000万元;其他扣除项目是指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金额和房地产开发成本的20%计算的加计扣除费用,其他扣除项目=10000×20%=2000万元。则应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和"其他扣除项目"=1000+2000=3000万元。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在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后( )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A.7
B.10
C.15
D.3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在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后7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在纳税入( )时,应按照房地产评估价格计征土地增值税。
A.隐瞒、虚报成交价格
B.提供扣除项目金额不实
C.转让房地产价格明显低于原购入价格
D.因采用一次性付款方式享受优惠价格,致使转让价格低于评估价格
E.申报的成交价格略高于评估价格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转让的房地产坐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的,应( )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A.向房地产坐落地的一方
B.向房地产坐落地的各方
C.事先选择一至两方的
D.向房地产坐落地各方的共同上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纳税人转让的房地产坐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的,应按房地产各所在地分别申报纳税。
判断一项转让房地产的行为是否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标准包括( )。
A.转让的土地的使用权是否为国家所有
B.转让的土地的使用权是否为国家或农村集体所有
C.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的产权是否发生转让
D.是否取得收入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自行转让,只有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由国家征用以后变为国家所有时,才能进行转让。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有( )。
A.以房地产抵债而尚未发生房地产权属转让的
B.以房地产抵押贷款而房地产尚在抵押期间的
C.被兼并企业的房地产在企业兼并中转让到兼并方的
D.以出地、出资双方合作建房,建成后又转让给其中一方的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A、B、C选项均未发生不动产权属的实质转移,不属于征税范围。
2011年8月1日,位于市区的某公司销售一座已经使用过的仓库,签订合同并开具了发票,取得收入500万元。由于企业不能取得该房屋的评估价格,但能提供购买仓库的发票,发票上所载的购房金额是300万元,已经过税务机关确认。购房发票上所载日期是2008年1月1日。计算该公司应缴纳土地增值税( )万元。
A.43.13
B.38.63
C.51.13
D.60.65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计算扣除项目时,“每年”按购房发票所载日期起至售房发票开具之日止,每满12个月计一年,每年加计5%计算扣除;超过1年,未满12个月但超过6个月的,可以视同一年。因此,2011年也算一年。
扣除项目=300×(1+5%×4)+(500-300)×5%×(1+7%+3%)+500×0.05%= 371.25(万元)
增值额=500- 371.25 =128.75(万元)
增值率=128.75÷371.25×100%=34.68%
应缴纳土地增值税=128.75×30%=38.63(万元)
某市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5年度账面记载注册资本10000万元、职工 1200人,当年相关经营情况如下:
(1)外购原材料,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业发票,注明金额50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50万元,另支付购货运输费用200万元、装卸费用20万元、保险费用30万元;
(2)对外销售A产品1000个,每个含税金额17.55万元,共计取得含税金额17550万元;支付销售货物的运输费用300万元,保险费用和装卸费用160万元;
(3)销售A产品40个给本公司职工,以成本价核算取得销售金额400万元;该公司新设计生产B产品5个,每个成本价12万元,为了检测其性能,将其转为自用。市场上无B产品销售价格;(成本利润率10%)
(4)为促进产品销售,该企业决定成立顾客会员俱乐部,每位会员收取会费每年1000元,共招收会员100个单位;
(5)转让10年前自建的旧生产车间,取得收入1200万元,该车间的原值为1000万元,已提取折旧400万元;该车间经有权机构评估,成新度为30%,目前建造同样的生产车间需要 1500万元;转让旧生产车间时向政府补缴出让金80万元,发生其他相关费用20万元;
(6)转让一块土地使用权,取得收入560万元。年初取得该土地使用权时支付金额420万元,转让时发生相关费用6万元;
(7)发生业务招待费130万元、技术开发费280万元(上年发生技术开发费260万元);其他管理费用1100万元;
(8)发生广告费用700万元、业务宣传费用140万元、展览费用90万元;
(9)发生财务费用900万元,其中向其相关联的企业借款支付的利息费用600万元,已知向其相关联的企业借款的年利息率为6%,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为5%;
(10)全年计入成本费用的实发工资总额和按工资总额提取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共计1500万元。
(注: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7%;当地人均月计税工资标准为800元,企业不能出具《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
(1)分别计算该企业2005年应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
(2)计算该企业2005年实现的应税收入总和;
(3)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准许扣除的销售成本总和;
(4)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准许扣除的销售税金及附加总和;
(5)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准许扣除的销售费用总和;
(6)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准许扣除的管理费用总和;
(7)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准许扣除的财务费用总和;
(8)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准许扣除的工资、工资附加“三费”标准及调整金额;
(9)计算该企业2005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正确答案
(1)应缴纳的各项税金:
①增值税:
销项税额=17550÷(1+17%)×17%+40×17.55÷(1+17%)×17%+5×12×(1+10%)× 17%=2550+102+11.22=2663.22(万元)
进项税额=850+200× 7%+300× 7%=850+14+21=885(万元)
应缴纳增值税=2663.22-885=1778.22(万元)
②应缴纳营业税=0.1×100× 5%+1200X 5%+(560-420)× 5%=67.5(万元)
③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1778.22+67.5)× 7%+(1778.22+67.5)× 3%= 129.2004+55.3716=184.572(万元)
④土地增值税:转让旧生产车间的土地增值额=1200-[1500× 30%+80+20+1200× 5%× (1+7%+3%)]=1200-450-80-20-66=1200-616=584(万元)
增值率=584÷616×100%=94.81%(适用税率40%)
应缴纳土地增值税=584×40%-616× 5%=233.6-30.8=202.8(万元)
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增值额=560-420-6-(560-420)× 5%×(1+7%+3%)=560- 433.7=126.3(万元)
增值率=126.3÷433.7×100%=29.12%(适用税率30%)
应缴纳土地增值税=126.3×30%=37.89(万元)
合计应纳土地增值税=240.69(万元)
(2)实现的收入=17550÷(1+17%)+40×17.55÷(1+17%)+5×12×(1+10%)+1200+ 560+0.1×100=15000+600+66+1200+560+10=17436(万元)
(3)应扣除的销售成本=(1000+40)×(400÷40)+5×12+(1000-400)+420=11480(万元)
(4)应扣除的销售税金及附加=67.5+184.572+240.69=492.762(万元)
(5)应扣除的销售费用=300×(1-7%)+160+80+20+6+17436×2%+17436×5‰+90=279+160+80+20+6+348.72+87.18+90=1070.9(万元)
(6)(280-260)÷260×100%=7.7%<10%,所以不能加计扣除技术开发费。
应扣除的管理费用=1100+1500× 5‰+(17436-1500)× 3‰+280=1435.308(万元)
(7)应扣除的财务费用=(900-600)+600÷6%(或10000)×50%×5%=550(万元)
(8)准许扣除的工资、工资附加“三费”标准=1200× 0.08×12×(1+14%+1.5%)= 1330.56(万元)
调增金额=1500-1330.56=169.44(万元)
(9)2003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17436-11480-492.762-1070.9-1435.308-550+ 169.44)×33%=850.2351(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位于市区的某房地产企业利用原划拨土地建造写字楼,2009年发生的相关业务如下: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5000万元,缴纳相关费用200万元;
(2)写字楼开发成本3500万元,另发生装修费用500万元;
(3)写字楼开发费用为640万元,其中的利息支出为300万元(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
(4)写字楼6月份竣工验收,将总建筑面积的50%销售,签订销售合同,取得销售收入12000万元;将剩余写字楼中50%的建筑面积转为自用。
(其他相关资料:该企业所在省规定,按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最高限计算扣除房地产开发费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企业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应扣除的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正确答案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已装修的房屋,其装修费用可以计入房地产开发成本。
应扣除的开发成本的金额=(3500+500)×50%=2000(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 )。
A.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进行房屋开发建造然后出售的
B.存量房地产的买卖
C.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
D.房地产的继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县房地产开发公司建造一幢普通标准住宅出售,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取得销售收入 10000万元,分别按国家规定缴纳了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该公司为建造此住宅支付地价款和有关费用1000万元,开发成本2000万元,房地产开发费用500万元,其中利息支出200万元,但由于该公司同时建造别墅,贷款利息无法分摊,该地规定房地产开发费用的计提比例为10%。转让此住宅应缴土地增值税额为( )万元。
A.2107.5
B.2017
C.2114
D.2400.56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1)转让行为应缴纳营业税=10000×5%=500(万元) 应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500×(5%+3%)=40(万元) (2)扣除项目金额 =1000+2000+(1000+2000)×10%+500+40+(1000+2000)×20% =4440(万元) (3)增值额=10000-4440=5560(万元) (4)增值率=5560÷4440×100%=125.23% 适用税率50%,速算扣除率15% 应纳土地增值税=5560×50%-4440×15%=2114(万元)。
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额累进税率不正确的为( )。
A.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30%的部分税率为20%
B.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为30%
C.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部分税率为40%
D.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部分税率为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国家税率规定。
按照土地增值税有关规定,纳税人提供扣除项目金额不实的,在计算土地增值额时,应按照( )。
A.税务部门估定的价格扣除
B.税务部门与房地产主管部门协商的价格扣除
C.房地产评估价格扣除
D.房地产原值减除30%后的余值扣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关于房产税计税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融资租赁房屋的,以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
B.融资租赁房屋的,以房产原值为计税依据
C.以房产联营投资、共担经营风险的,以房产原值为计税依据
D.以房产联营投资、不承担经营风险的,以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 第三章工程财务第四节与工程财务有关的税收及保险规定:与工程财务有关的税收规定。 [思路] 关于房产税计税依据和税率: (1)从价计征。计税依据是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的扣除比例后的余值,税率为 1.2%。 房产原值是指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在账簿“固定资产”科目中记载的房屋原价。房产原值应包括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或一般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纳税人对原有房屋进行改建、扩建的,要相应增加房屋的原值。 需要注意的特殊问题: ①以房产联营投资的,房产税计税依据应区别对待:以房产联营投资,共担经营风险的,按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以房产联营投资,不承担经营风险,只收取固定收入的,实际是以联营名义取得房产租金,因此,应由出租方按租金收入计征房产税。 ②融资租赁房屋的,以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租赁期内该税的纳税人,由当地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③新建房屋空调设备价值计入房产原值的,应并入房产税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 (2)从租计征。计税依据为房产租金收入,税率为12%,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暂按4%税率征收房产税。 [易错] 本题易错选项为选项B或C。考生应注意的是从价计征时,计税依据是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的扣除比例后的余值,不存在以房产原值为计税依据。 [拓展] 在本知识点中,教材介绍的各个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税额的计算是特别容易出题的内容,也是历年考核的内容。如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在计算房地产开发费用时,对财务费用中的借款利息支出,凡能够按照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据实扣除。但下列项目中不能计入利息支出扣除的是( )。
A.金融机构加收的罚息
B.超过贷款期限的利息部分
C.超过国家规定上浮幅度的利息支出
D.按照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金额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D项利息应按成本费用计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