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电性(单质、溶液、熔融状态导电)
- 共279题
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导电能力的大小,要比较单位体积内离子浓度的多少.
A、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导电性极弱,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溶液中主要的是钠离子和氢氧根,导电性增强,故A错误;
B、未加氢氧化钠固体,导电的有氯离子和氢离子,加入氢氧化钠后主要是钠离子,氯离子,未反应的氢离子,而参加反应的氢离子正好与钠离子的量相当,所以导电性变化不大,故B正确;
C、原来醋酸是弱电解质,离子较少,加入强碱以后,变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增强,故C错误;
D、一水合氨属于弱电解质,加入NaOH后即加入了强电解质,离子的浓度变化大,故导电性变化较大,故D错误;
故选B.
向10mL 0.1mol•L-1硫酸中逐滴加入0.1mol•L-1Ba(OH)2溶液至过量,溶液的导电能力将(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离子浓度越大其溶液导电能力越大,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向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硫酸和氢氧化钡发生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硫酸钡是难溶物,水是弱电解质,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当氢氧化钡过量时,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则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所以溶液的导电能力将增大,则整个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是先减小后增大,
故选D.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而抑制水电离,则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故A错误;
B.Ba(OH)2是强碱,Ba(OH)2电离出的OH-使溶液中c(OH-)增大而抑制水电离,故B错误;
C.Cl2和水反应生成HCl、HClO,这两种酸抑制水电离,故C错误;
D.CH2COONa中醋酸根离子水解而促进水电离,导致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H2和Cl2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充分反应,通入100mL1mol•L-1NaOH溶液中,溶液中某种离子的物质的量(a)和溶液的导电性(b)随着混合气体通入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如图所示.
(1)曲线a表示溶液中______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2)对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时,发现当通入的混合气体体积大于V1时,随着混合气体的通入,溶液导电性明显逐渐增强,引起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的主要阴阳离子是______.
(3)n=0.01mol时,光照前的混合气体中n(H2):n(Cl2)=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图象知,随着混合气体的通入,某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如果氯气和氢气恰好反应或氢气过量,氯气和氢气反应后的生成物HCl和NaOH反应,则溶液中Cl-浓度增大,OH-离子浓度减小,不符合题意,则只能是氯气过量,HCl和Cl2都与NaOH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HCl+NaClO=NaCl+HClO,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的是ClO-,
故答案为:ClO-;
(2)ClO-浓度最小,即为其转化为HClO后,再通入气体,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大,说明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全后HCl仍然有剩余,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性增强,故答案为:Cl-和H+;
(3)当n=0.01mol时,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中n(Na+)=n(Cl-)=0.1mol,n=0.01mol,氯气中的n(Cl)=0.02mol,HCl中的Cl的物质的量=0.1mol-0.02mol=0.08mol,HCl中Cl和H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n(H)=0.08mol,n(H2):n(Cl2)=n(H):n(Cl)=0.08mol:0.1mol=4:5,
故答案为:4:5.
对于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故A错误;
B.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离子浓度的大小与电解质强弱无关以及浓度等有关,强电解质的稀溶液可能比弱电解质的浓溶液导电能力强,故B错误;
C.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故C错误;
D.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同温度下,单位体积中的离子个数越多,阴离子或阳离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故D正确;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