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电性(单质、溶液、熔融状态导电)
- 共279题
H2和Cl2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充分反应,通入100mL1mol•L-1NaOH溶液中,溶液中某种离子的物质的量(a)和溶液的导电性(b)随着混合气体通入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如图所示.
(1)曲线a表示溶液中______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2)对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时,发现当通入的混合气体体积大于V1时,随着混合气体的通入,溶液导电性明显逐渐增强,引起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的主要阴阳离子是______.
(3)n=0.01mol时,光照前的混合气体中n(H2):n(Cl2)=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图象知,随着混合气体的通入,某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如果氯气和氢气恰好反应或氢气过量,氯气和氢气反应后的生成物HCl和NaOH反应,则溶液中Cl-浓度增大,OH-离子浓度减小,不符合题意,则只能是氯气过量,HCl和Cl2都与NaOH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HCl+NaClO=NaCl+HClO,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的是ClO-,
故答案为:ClO-;
(2)ClO-浓度最小,即为其转化为HClO后,再通入气体,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大,说明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全后HCl仍然有剩余,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性增强,故答案为:Cl-和H+;
(3)当n=0.01mol时,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中n(Na+)=n(Cl-)=0.1mol,n=0.01mol,氯气中的n(Cl)=0.02mol,HCl中的Cl的物质的量=0.1mol-0.02mol=0.08mol,HCl中Cl和H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n(H)=0.08mol,n(H2):n(Cl2)=n(H):n(Cl)=0.08mol:0.1mol=4:5,
故答案为:4:5.
解析
解:(1)根据图象知,随着混合气体的通入,某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如果氯气和氢气恰好反应或氢气过量,氯气和氢气反应后的生成物HCl和NaOH反应,则溶液中Cl-浓度增大,OH-离子浓度减小,不符合题意,则只能是氯气过量,HCl和Cl2都与NaOH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HCl+NaClO=NaCl+HClO,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的是ClO-,
故答案为:ClO-;
(2)ClO-浓度最小,即为其转化为HClO后,再通入气体,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大,说明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全后HCl仍然有剩余,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性增强,故答案为:Cl-和H+;
(3)当n=0.01mol时,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中n(Na+)=n(Cl-)=0.1mol,n=0.01mol,氯气中的n(Cl)=0.02mol,HCl中的Cl的物质的量=0.1mol-0.02mol=0.08mol,HCl中Cl和H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n(H)=0.08mol,n(H2):n(Cl2)=n(H):n(Cl)=0.08mol:0.1mol=4:5,
故答案为:4:5.
现有下列六种物质:①液态HCl ②酒精 ③CO2 ④稀H2SO4溶液 ⑤CaO固体 ⑥NaCl溶液.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填序号),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填序号).
正确答案
解:①液态HCl不导电,在水溶液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
②酒精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也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非电解质;
③CO2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也不是自身电离导电,是非电解质;
④稀H2SO4溶液能导电,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⑤CaO固体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自身电离导电,是电解质;
⑥NaCl溶液能导电,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⑥H2SO4 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是④⑥;属于电解质的有①⑤.
故答案为:④⑥;①⑤.
解析
解:①液态HCl不导电,在水溶液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
②酒精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也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非电解质;
③CO2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也不是自身电离导电,是非电解质;
④稀H2SO4溶液能导电,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⑤CaO固体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自身电离导电,是电解质;
⑥NaCl溶液能导电,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⑥H2SO4 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是④⑥;属于电解质的有①⑤.
故答案为:④⑥;①⑤.
现代化学传感器技术是研究溶液中离子反应的重要手段,某化学兴趣小组用1.0mol/LNaOH溶液滴定25mL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并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定过程中的电导率,通过数据采集器自动记录测得的电导率并绘制电导率-V曲线,可显示滴定过程中的突跃现象(如图所示).对于突跃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溶液导电率的大小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当接近终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已非常之小,而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浓度并没有变化,二者相比是非常大的,所以加入一滴离子浓度就会改变很大,出现突变的情况,C点为巧好完全中和的时刻,
故答案为:当接近终点时,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引起了离子浓度的突变.
解析
解:溶液导电率的大小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当接近终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已非常之小,而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浓度并没有变化,二者相比是非常大的,所以加入一滴离子浓度就会改变很大,出现突变的情况,C点为巧好完全中和的时刻,
故答案为:当接近终点时,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引起了离子浓度的突变.
(2013春•上海校级期末)在下列物质中①酒精 ②液氯 ③盐酸 ④食盐晶体 ⑤铁,能导电的是______(填入编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①酒精因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离子,所以不导电,是非电解质; ②液氯因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离子,所以不导电,是单质; ③盐酸是混合物,导电; ④食盐晶体有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 ⑤铁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故答案为:③⑤;①.
解析
解:①酒精因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离子,所以不导电,是非电解质; ②液氯因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离子,所以不导电,是单质; ③盐酸是混合物,导电; ④食盐晶体有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 ⑤铁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故答案为:③⑤;①.
(1)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
①H2SO4,②熔融硫酸钠,③NH3•H2O,④CO2,⑤碳酸钙,⑥CH3COOH,⑦氯气,⑧石墨.
(2)某温度下,将50mL 0.2mol/L MgCl2溶液与50mL 0.2mol/LNaOH溶液充分混合.经判断:______(选填有或无)沉淀生成,依据是______已知此温度下(KSP[Mg(OH)2]=1.8×10-12)
(3)常温下,0.l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______c(CO32-)(填“>”、“=或“<”),原因是______(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回答).
正确答案
解:(1)②熔融硫酸钠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⑧石墨能导电;①H2SO4,②熔融硫酸钠,⑤碳酸钙是可以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属于强电解质,
故答案为:②⑧;①②⑤;
(2)将50mL 0.2mol/L MgCl2溶液与50mL 0.2mol/L NaOH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c(Mg2+)=0.1mol/L,c(OH-)=0.1mol/L,则溶液中c(Mg2+)×c(OH-)2=0.1×0.12=10-3>KSP[Mg(OH)2]=1.8×10-12,所以有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有; QC=0.1mol/L×0.12mol2/L2=1×10-3mol3/L3>KSP;
(3)0.1mol•L-1NaHCO3 溶液的pH大于8,溶液显碱性,水解大于其电离,则c(HCO3-)>c(CO3 2-),故答案为:>;HCO3-水解大于其电离.
解析
解:(1)②熔融硫酸钠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⑧石墨能导电;①H2SO4,②熔融硫酸钠,⑤碳酸钙是可以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属于强电解质,
故答案为:②⑧;①②⑤;
(2)将50mL 0.2mol/L MgCl2溶液与50mL 0.2mol/L NaOH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c(Mg2+)=0.1mol/L,c(OH-)=0.1mol/L,则溶液中c(Mg2+)×c(OH-)2=0.1×0.12=10-3>KSP[Mg(OH)2]=1.8×10-12,所以有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有; QC=0.1mol/L×0.12mol2/L2=1×10-3mol3/L3>KSP;
(3)0.1mol•L-1NaHCO3 溶液的pH大于8,溶液显碱性,水解大于其电离,则c(HCO3-)>c(CO3 2-),故答案为:>;HCO3-水解大于其电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