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和过程及特点
- 共627题
如图甲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不该存在的箭头是______(填序号).
(2)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舍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过程应属于图示中的______(填序号).
(3)生长在该生态系统中的蘑菇属于图中的______(填字母),蘑菇被人类食用,则实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利用,提高了能量的______.
(4)研究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均有垂直结构,一般认为动物的分层与______有关.
(5)请在图乙中画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
正确答案
解(1)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而且逐级递减的,能量去路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则分解者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即②.
(2)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即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①.
(3)蘑菇属于分解者,被人类食用,则实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4)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均有垂直结构,植物的垂直结构与光照有光,动物的分层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5)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食物链是A→B→C,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②
(2)①
(3)D 多级 利用率
(4)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5)见图
解析
解(1)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而且逐级递减的,能量去路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则分解者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即②.
(2)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即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①.
(3)蘑菇属于分解者,被人类食用,则实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4)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均有垂直结构,植物的垂直结构与光照有光,动物的分层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5)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食物链是A→B→C,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②
(2)①
(3)D 多级 利用率
(4)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5)见图
与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以N2形式失氮的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相同的生物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湿地生态系统以N2形式失氮的微生物是反硝化细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厌氧型.硝化细菌、根瘤菌是需氧型微生物;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而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与反硝化细菌相同.
故选:B.
如图为某海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与水深关系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远洋水域水深35米开始,随着水深增加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
(2)水深100m以下远洋水域中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主要由______组成;输入水深100以下远洋水域系统中的能量形式主要是______.
(3)假设一段时间内,该海域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数值为a,全部消费者获得能量的数值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能量的数值为c,则a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b+c.
(4)据统计,该海域生态系统同季节单位体积内近海水域比远洋水域物种丰富度要高,据图分析是因为______,该差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______方向上的结构特征.
正确答案
解:(1)远洋海域水深35米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光照强度减弱,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减少。
(2)由图可知,远洋水域100m以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数量为0,说明该深度以下,生态系统主要由分解者和消费者组成,所以输入水深100以下远洋水域系统中的能量形式主要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假设该生态系统固定总太阳能数值为a,全部消费者获得能量数值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能量数值为c,则a>b+c。
(4)浅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数量较高,说明海洋植物丰富,更有利于为其中的动物提供食物及栖息环境,所以物种丰富度较远洋水域高,该差异体现了生物群的水平结构特征。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减弱
(2)分解者、消费者
(3)大于
(4)浅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数量较高,说明海洋植物丰富,更有利于为其中的动物提供食物及栖息环境 水平
解析
解:(1)远洋海域水深35米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光照强度减弱,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减少。
(2)由图可知,远洋水域100m以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数量为0,说明该深度以下,生态系统主要由分解者和消费者组成,所以输入水深100以下远洋水域系统中的能量形式主要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假设该生态系统固定总太阳能数值为a,全部消费者获得能量数值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能量数值为c,则a>b+c。
(4)浅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数量较高,说明海洋植物丰富,更有利于为其中的动物提供食物及栖息环境,所以物种丰富度较远洋水域高,该差异体现了生物群的水平结构特征。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减弱
(2)分解者、消费者
(3)大于
(4)浅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数量较高,说明海洋植物丰富,更有利于为其中的动物提供食物及栖息环境 水平
下列各项与所给模型相符的是(“-”表示抑制,“+”表示促进)(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与物种的丰富度没有什么联系,A错误;
B、次级消费者数量增加,初级消费者减少,会使第一营养级拥有的能量总量减少,与图不符,B错误;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为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ATP不变,C错误;
D、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D正确.
故选:D.
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虚线方框内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有______条食物链,雪兔和狼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图甲中北极狐的是第______营养级.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
(3)写出图乙的食物链______.
(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
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_____kJ.
正确答案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有5条食物链,其中狼以雪兔为食,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
(2)图甲中北极狐占有两个营养极,分别是第二、三营养极.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不在食物链中,所以乙图中食物链是A→B→D.
(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
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40÷20%÷10%+30÷20%÷10%+10÷10%=3600kJ.
故答案为:
(1)5 捕食
(2)二、三 分解者
(3)A→B→D
(4)3600
解析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有5条食物链,其中狼以雪兔为食,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
(2)图甲中北极狐占有两个营养极,分别是第二、三营养极.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不在食物链中,所以乙图中食物链是A→B→D.
(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
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40÷20%÷10%+30÷20%÷10%+10÷10%=3600kJ.
故答案为:
(1)5 捕食
(2)二、三 分解者
(3)A→B→D
(4)3600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