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A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C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解,图中a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摄取),e表示呼吸消耗量.

请据图作答:

(1)P为______,C1______

(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P的______(用代数式表示).如设C1、C2个体数分别为N1、N2,每个个体的平均能量分别为W1、W2,那么,N1、W1与N2、W2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表示N1•W1______N2•W2(填>、<、=).

(3)B图C1中的b和d表示______

(4)由图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是:______

(5)生态系统中______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6)A图中可以将碳元素从生物群落中返还给无机环境的生物成分包括(用字母表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已知A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P所含有的能量最多,为生产者,又因为C2为次级消费者,所以C1为初级消费者.

(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P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包括b+c+d+e( a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不在其内).根据题意C1的总能量是N1•W1,C2 的总能量是N2•W2,又因为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N1•W1>N2•W2

(3)B图C1中的b和d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流入分解者的能量、c1表示被下一营养级利用的能量(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e1表示呼吸消耗量. 

(4)由图可以看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能量越来越少,所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食物网)越复杂,则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6)A图中P生产者的呼吸作用、C1和C2消费者的呼吸作用都可以将碳元素从生物群落中返还给无机环境.

 故答案是:

(1)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2)b+c+d+e>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食物网(营养结构)

(6)P、C1、C2

解析

解:(1)已知A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P所含有的能量最多,为生产者,又因为C2为次级消费者,所以C1为初级消费者.

(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P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包括b+c+d+e( a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不在其内).根据题意C1的总能量是N1•W1,C2 的总能量是N2•W2,又因为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N1•W1>N2•W2

(3)B图C1中的b和d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流入分解者的能量、c1表示被下一营养级利用的能量(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e1表示呼吸消耗量. 

(4)由图可以看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能量越来越少,所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食物网)越复杂,则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6)A图中P生产者的呼吸作用、C1和C2消费者的呼吸作用都可以将碳元素从生物群落中返还给无机环境.

 故答案是:

(1)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2)b+c+d+e>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食物网(营养结构)

(6)P、C1、C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D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X1为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不一定是绿色植物,例如蓝藻无叶绿体但能完成X1过程,由此可见X1过程的完成不一定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故A错误.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远大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故B错误.

C、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同化量为X1,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为X2,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为X3 ,则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X2/X1,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X3/X2,能量传递×;故C正确.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可以调节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为某海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与水深关系曲线,虚线表示近海水域,实线表示远洋水域.

(1)远洋海域水深35米开始,随着水深增加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却减少,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

(2)经统计该生态系统同季节单位体积内浅海水域比远洋水域生物丰富度要高,据图分析是因为______,该差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结构特征,并反映出______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石.

(3)远洋水域100m以下,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主要由______组成.

(4)假设该生态系统固定总太阳能数值为a,全部消费者获得能量数值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能量数值为c,则a______(<、>或=)b+c.

正确答案

解:(1)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光照强度减弱,则水生植物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故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

(2)浅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数量较高,说明海洋植物丰富,更有利于为其中的动物提供食物及栖息环境,所以物种丰富度较远洋水域要高,该差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结构特征,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石.

(3)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除分解者外,还有消费者.

(4)已知该生态系统固定总太阳能数值为a,全部消费者获得能量数值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能量数值为c,a的能量除了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含有自身呼吸消耗、未被利用等,所以则a>b+c.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减弱)

(2)浅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数量较高,说明海洋植物丰富,更有利于为其中的动物提供食物及栖息环境,所以物种丰富度较远洋水域高  水平   生产者

(3)分解者、消费者

(4)a>b+c

解析

解:(1)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光照强度减弱,则水生植物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故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

(2)浅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数量较高,说明海洋植物丰富,更有利于为其中的动物提供食物及栖息环境,所以物种丰富度较远洋水域要高,该差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结构特征,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石.

(3)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除分解者外,还有消费者.

(4)已知该生态系统固定总太阳能数值为a,全部消费者获得能量数值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能量数值为c,a的能量除了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含有自身呼吸消耗、未被利用等,所以则a>b+c.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减弱)

(2)浅海水域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数量较高,说明海洋植物丰富,更有利于为其中的动物提供食物及栖息环境,所以物种丰富度较远洋水域高  水平   生产者

(3)分解者、消费者

(4)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各营养级的生物共形成一条食物链,这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B②与①的比值表示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C④表示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每个营养级的能量输出除③④外,还能流入下一营养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每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往往不止一种,所以图中各营养级生物形成的是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是能量流动的渠道,故A错误;

B、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所以②与①的比值表示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故B正确;

C、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所以④表示自身呼吸散失的能量,故C错误;

D、最高营养级的能量不会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沈阳校级月考)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是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药,以鸭子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子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以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混水效果来刺激水稻生长的稻田种养生态系统.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但没有增加新的食物链

B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实现了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C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

D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营养结构可以变得更加复杂,可能也会增加新的食物链,A错误;

B、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农田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了空间,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

C、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不会出现抗药性,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C正确;

D、叫声唤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D正确.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和过程及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