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和过程及特点
- 共627题
甲、乙两个湖泊生态系统原来基本相似,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如图表示目前两个湖的光合作用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甲湖10米以下、乙湖80米以下不再进行光合作用,说明甲湖水污染,A正确;
B、甲湖10米以下就不再进行光合作用,故甲湖10m以下的生物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B正确;
C、甲湖和乙湖中的生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C正确;
D、甲湖10米以下、乙湖80米以下就不再进行光合作用,故乙湖固定的太阳能更多,这与能量传递效率高低无关,D错误.
故选:D.
图甲表示某城市利用河流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图乙表示污水从A处流入河流后不同地方几种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完成过程①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入来源是______,过程②和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2)若排放进河流的不是生活污水,而是化肥厂的污水,则河流中首先增加的生物种类是______.
(3)甲图的④中存在“藻类→浮游动物→…→鳙鱼”食物链,当第n个营养级的能量为akJ时,则第m(m>n)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最大值y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______
A.y=a×10n-mB.y=a×10mC.y=a×5n-mD.y=a×5m-n.
正确答案
解:(1)据图分析已知①表示微生物(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②和③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或细胞呼吸、有氧呼吸).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 藻类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2)若排放进河流的不是生活污水,而是化肥厂的污水,则不需要细菌的分解作用.化肥厂的污水中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因此首先增多的是藻类植物.(3)根据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每增加一个营养级,占有的能量最大值就变为上一营养级的,即5-1,所以第m个营养级的生物的能量最大值为y=a×5n-m.
故答案为:
(1)分解者 藻类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呼吸作用(或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2)藻类
(3)C
解析
解:(1)据图分析已知①表示微生物(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②和③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或细胞呼吸、有氧呼吸).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 藻类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2)若排放进河流的不是生活污水,而是化肥厂的污水,则不需要细菌的分解作用.化肥厂的污水中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因此首先增多的是藻类植物.(3)根据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每增加一个营养级,占有的能量最大值就变为上一营养级的,即5-1,所以第m个营养级的生物的能量最大值为y=a×5n-m.
故答案为:
(1)分解者 藻类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呼吸作用(或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2)藻类
(3)C
由东亚飞蝗引发的蝗灾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请分析并回答:
(1)甲图为某地区两年来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①.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受到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②.东亚飞蝗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在其繁殖期及时疏松土壤,可以影响其种群的__________,以降低种群密度。另外可适当引入与其有__________关系的生物,抑制其种群数量增长。
(2)蝗虫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作为优质蛋白质食品的来源。在某地乡村,有人利用局部荒地与耕地结合建立起如乙图所示的养殖和生产模式。
①.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在此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捕食食物链。
②.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比较,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________中的能量,实现了物质的________和能量的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温度、降水量 ②.出生率 捕食、寄生、竞争(答出1个即可)
(2)①.野草、小麦 6 ②.野草、蝗虫、粪便、秸秆(答出两种即可,或过去不被利用的物质) 循环再生 多级利用
下图是氮在自然界中和生物体内转化过程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通过____________作用来完成的。能够完成该作用的微生物可以分成两类,其中圆褐固氮菌属于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⑤为________________作用,⑥为_____________作用。下列氨基酸中,不能通过⑥过程来合成的是_____________。
A.丙氨酸 B.甘氨酸 C.赖氨酸 D.谷氨酸
(3)假如为了预防禽流感,对鸡注射了禽流感疫苗,并同时连续饲喂用15N标记的氨基酸若干天,几天后,检测其血清成分中15N有明显增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能够分泌该物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物固氮 自生固氮微生物
(2)脱氨基 氨基转换 C
(3)抗体(免疫球蛋白) 效应B细胞
由东亚飞蝗引发的蝗灾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为某地区两年来气温、降水量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①.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受到____等因素的影响。
②.东亚飞蝗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在其繁殖期及时疏松土壤,可以影响其种群的______,以降低种群密度。另外可适当引入与其有____关系的生物,抑制其种群数量增长。
(2)蝗虫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作为优质蛋白食品的来源。在某地乡村,有人利用局部荒地与耕地结合建立起如乙图所示的养殖和生产模式。
①.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在此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条捕食食物链。
②.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比较,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_中的能量,实现了物质的_______和能量的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温度、降水量 ②.出生率 捕食、寄生、竞争
(2)①.野草、小麦 6 ②.野草、蝗虫、粪便、秸秆(或过去不被利用的物质,答出两种即可) 循环再生(循环再利用、循环利用) 多级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