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和过程及特点
- 共627题
江苏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牛棚内产生的______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可扩散进入牛棚。
(2)秸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放进行_____,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_____。这种肥料用于蔬菜栽揞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3)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自身散热、地热、_____和____。
(5)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二氧化碳 氧气
(2)发酵 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
(4)太阳光能 发酵产热
(5)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
研究发现,酸雨除了破坏叶绿体的结构外,还能破坏叶绿体中的色素。为了比较不同色素对酸雨的敏感程度,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和器材:长势相似的2年生龙眼植株、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蒸馏水、722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滴管等。
实验步骤:
(1)模拟酸雨处理叶片
①.利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和蒸馏水配制pH分别为4.5,4.0,3.5,3.0,2.5的模拟酸雨。
②.取6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_________和10mL模拟酸雨。
③.用打孔器取龙眼叶圆片若干,然后向每支试管中加入圆片50片。
④.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处理适宜时间后,取出叶圆片,用蒸馏水冲洗3次后待用。
(2)色素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①.将每支试管中的50片圆片分别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加入_________,再各加入10mL______,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②.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基部放有单层尼龙布的漏斗中过滤,将滤液分别收集到另6支试管中,试管口用棉塞塞严,以防止_____________。
③.利用722分光光度计分别间接测定6支试管滤液中相关色素的含量,并记录在表中。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1)若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则Rf值(色素在滤纸条上的上升距离/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距离)最大和最小的色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
(2)从生物圈稳态的角度分析,酸雨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实验步骤:
(1)②蒸馏水
(2)①.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无水乙醇
②.乙醇的挥发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对酸雨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
讨论:
(1)胡萝卜素、叶绿素b
(2)SO2等气体的排放量超过了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
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克的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1)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为________,河蚌(B)和水蚤(E)的关系是________。
(2)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倍。
(3)图2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分析,丙属于_________。
(4)分析上表,你认为这一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根据这一问题你将提出什么样的保护或改善建议?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捕食和竞争
(2)1.375
(3)①②⑤⑥;光合作用;分解者
(4)重金属离子(汞)和杀虫剂污染;防止重金属离子、杀虫剂等有害物质进入水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某市一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设计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积累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
(3)氮元素和碳元素都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
(4)沼气池中存在的生物在其细胞中都存在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
(5)如果要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依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原理,应科学增加农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评价以上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保护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的丰收高产,管理人员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结果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农业的纯绿色,治理害虫的最佳方法是采用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2)流向下一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
(3)氮素不断输出该生态系统(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农田中的氮素不足以使农作物高产,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就得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4)核糖体
(5)生物种类
(6)通过延长食物链,科学地利用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废物资源化)。能量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利用,使能量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提高能量转化效率);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7)①.害虫的抗药性经自然选择逐代增强 ②.化学杀虫剂导致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营养结构
(8)生物防治方法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大会宗旨是如何减少CO2的全球排放量。生态学家研究出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CO2的排放,“四位一体”(人居一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 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粪便中的臭味主要来自氨,在沼气池中,经____的作用,可以形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利用。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能否循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4)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____________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具有___________等特点。
正确答案
(1)硝化细菌
(2)不能 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3)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CO2,降低了温室效应
(4)物质循环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