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物体置于光滑水平的桌面上,受6N水平拉力的作用,加速度大小为12m/s2,则此物体的质量是______

正确答案

0.5kg

解析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0.5kg;

故答案为:0.5kg;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间新房即将建成时要封顶,考虑到下雨时落至房顶的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坡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设屋檐的底角为θ,底边为L,注意底边长度是不变的,雨滴下滑时有:

所以:,因此当θ=45°时,时间最短,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3kg、mB=1kg的物块A、B置于足够长的水平面上,F=13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一起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知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1、μB=0.2,取g=10m/s2.则:

(1)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

(2)若物块A、B一起运动的速度v=10m/s时,撤去水平力F,此时A对B的作用力多大?此后物块B滑行的最远距离?

正确答案

解:(1)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μAmAg-μBmBg=(mA+mB)a,

代入数据解得:a=2m/s2     

(2)对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AmAg+μBmBg=(mA+mB)a′

代入数据解得:a′=1.25m/s2

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BmBg-N=mBa′

代入数据解得:N=0.75N,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答:(1)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为2m/s2

(2)若物块A、B一起运动的速度v=10m/s时,撤去水平力F,此时A对B的作用力为0.75N,此后物块B滑行的最远距离为40m.

解析

解:(1)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μAmAg-μBmBg=(mA+mB)a,

代入数据解得:a=2m/s2     

(2)对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AmAg+μBmBg=(mA+mB)a′

代入数据解得:a′=1.25m/s2

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BmBg-N=mBa′

代入数据解得:N=0.75N,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答:(1)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为2m/s2

(2)若物块A、B一起运动的速度v=10m/s时,撤去水平力F,此时A对B的作用力为0.75N,此后物块B滑行的最远距离为40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如图(a)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如图(b)所示(g=10m/s2).求:

(1)1秒末物块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

(2)物块质量m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正确答案

解:

(1)由图(a)中可知,当t=1s时,F1=f1=4N

(2)由图(b)中可知,当2s~4s内,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2-μmg=ma

在4s~6s内,物块做匀速运动,则有

   F3=f3=μmg

所以联立得   m===2kg

(3)由F3=f3=μmg   得

   μ===0.4

答:

(1)1秒末物块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是4N;

(2)物块质量m为2kg;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解析

解:

(1)由图(a)中可知,当t=1s时,F1=f1=4N

(2)由图(b)中可知,当2s~4s内,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2-μmg=ma

在4s~6s内,物块做匀速运动,则有

   F3=f3=μmg

所以联立得   m===2kg

(3)由F3=f3=μmg   得

   μ===0.4

答:

(1)1秒末物块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是4N;

(2)物块质量m为2kg;

(3)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块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其水平的上表面左端放一质量为m的滑块B,已知木块长为L,滑块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滑块B.

(1)当长木块A的位移为多少时,B从A的右端滑出?

(2)求上述过程中滑块与木块之间产生的内能.

正确答案

解:(1)AB发生相对滑动,对A:a==μg,对B:a′=

滑出时满足:

A的位移为:s==

(2)滑块与木块之间产生的内能Q=fL相对=μmgL

答:(1)当长木块A的位移为时,B从A的右端滑出.(2)上述过程中滑块与木块之间产生的内能μmgL.

解析

解:(1)AB发生相对滑动,对A:a==μg,对B:a′=

滑出时满足:

A的位移为:s==

(2)滑块与木块之间产生的内能Q=fL相对=μmgL

答:(1)当长木块A的位移为时,B从A的右端滑出.(2)上述过程中滑块与木块之间产生的内能μmg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图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它的水平传送带的长度L=6m,传送带的皮带轮的半径均为R=0.3m,传送带的上部距离地面的高度h=0.45m.现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旅行包以υ0=8m/s的初速度水平地从左端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皮带轮与皮带之间不打滑,g取10m/s2

(1)若传动带静止,旅行包滑到B端时,人若没有及时取下,旅行包将从B端滑落,则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2)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若皮带轮的角速度ω1=20rad/s,则旅行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又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旅行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μg=6m/s2

旅行包到达B端的速度为

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s=vt==0.6m

(2)当ω1=20rad/s时,皮带的速度为v1=Rω1=8m/s.

所以旅行包到达B端的速度也为4m/s.

包的落地点距B段的水平距离为s=v1t=8×0.3m=2.4m.

答:(1)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0.6m

(2)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若皮带轮的角速度ω1=20rad/s,则旅行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又是2.4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足够长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上作匀加速运动,前进了4.0m抵达B点时,速度为8m/s.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木块质量m=1kg.(g=10m/s2,取sin37°≈0.6,cos37°≈0.8).

(1)木块所受的外力F多大?

(2)若在木块到达B点时撤去外力F,求木块还能沿斜面上滑的距离S和返回B点的速度.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木块上滑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37°-μmgcos37°=ma1

解得F=mgsin37°+μmgcos37°+ma1=10×0.6+0.5×10×0.8+1×8N=18N.

(2)物块匀减速上滑的加速度大小=gsin37°+μgcos37°=10×0.6+0.5×10×8=10m/s2

所以还能沿斜面上滑的距离s=

物块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gsin37°-μgcos37°=10×0.6-0.5×10×0.8=2m/s2

则返回B点的速度=m/s

答:(1)木块所受的外力F为18N;

(2)木块还能沿斜面上滑的距离为3.2m,返回B点的速度为m/s.

解析

解:(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木块上滑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37°-μmgcos37°=ma1

解得F=mgsin37°+μmgcos37°+ma1=10×0.6+0.5×10×0.8+1×8N=18N.

(2)物块匀减速上滑的加速度大小=gsin37°+μgcos37°=10×0.6+0.5×10×8=10m/s2

所以还能沿斜面上滑的距离s=

物块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gsin37°-μgcos37°=10×0.6-0.5×10×0.8=2m/s2

则返回B点的速度=m/s

答:(1)木块所受的外力F为18N;

(2)木块还能沿斜面上滑的距离为3.2m,返回B点的速度为m/s.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5秋•龙岩期末)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运动时加速度的绝对值为a,升降机底板对人的支持力N=ma+mg,则可能的情况是(  )

A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

B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

C在向上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D在向下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人的加速度a==a,方向向上,所以升降机向上以加速度a加速或向下以加速度a减速.故B、D正确,A、C错误.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球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电梯内,细线承受的拉力为F,此时突然剪断细线,在绳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g

B+g

C+g

D+g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对A、B球组成的系统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隔离对B分析,有:2mg-F=2ma,

解得弹簧的弹力为:F=2mg-2ma=

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对A,有:mg+F=ma′,

解得:+g.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3N和4N两个共点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

A5 m/s2

B7 m/s2

C8 m/s2

D9 m/s2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两个力合成时,合力的范围为F1+F2≥F≥|F1-F2|可知,3N和4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7N≥F≥1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产生的加速度a=可知,该合力作用在1kg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的范围为:7m/s2≥a≥1m/s2,所以AB有可能,CD不可能.

故选:A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诸暨市校级期中)飞机在水平直线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受到机身重力mg、竖直向上的机翼升力F、发动机推力F、空气阻力F、地面支持力FN和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已知升力与阻力均与飞机运动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k1v2,F=k2v2,轮胎和地面之间的等效动摩擦因数为μ.设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发动机推力F=、动摩擦因数为μ=0.2

(1)飞机离开跑道时的起飞速度.

(2)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所需条件是什么?

(3)若飞机在水平跑道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后起飞,则在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时间为多少?

正确答案

(1解:(1)根据题意有飞机离开跑道时,飞机的升力与重力平衡,故有:

解得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飞机水平方向受推力摩擦力和阻力作用,合力使飞机产生加速度有:

F-F-F=ma

代入数据可得:

要使飞机做匀加速运动,故可知:

即满足:k2=μk1

(3)由(2)问知,飞机做匀加速运动时满足k2=μk1,所以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由(1)知飞机的起飞速度为,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飞机加速的时间为:

t==20

答:(1)飞机离开跑道时的起飞速度为

(2)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所需条件是:k2=μk1

(3)若飞机在水平跑道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后起飞,则在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时间为20

解析

(1解:(1)根据题意有飞机离开跑道时,飞机的升力与重力平衡,故有:

解得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飞机水平方向受推力摩擦力和阻力作用,合力使飞机产生加速度有:

F-F-F=ma

代入数据可得:

要使飞机做匀加速运动,故可知:

即满足:k2=μk1

(3)由(2)问知,飞机做匀加速运动时满足k2=μk1,所以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由(1)知飞机的起飞速度为,根据速度时间关系知,飞机加速的时间为:

t==20

答:(1)飞机离开跑道时的起飞速度为

(2)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所需条件是:k2=μk1

(3)若飞机在水平跑道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后起飞,则在跑道上匀加速滑行时间为20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M,站在小车水平底板上的人质量为m.人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绳子拉小车,定滑轮上下两侧的绳子都保持水平,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在人和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人一定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人拉绳的力越大,人和车的加速度越大

D人拉绳的力越大,人对车的摩擦力越小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设绳子拉力为T,人与车间的静摩擦力为f,假设车对人的静摩擦力向左,人对车的静摩擦力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T-f=ma

T+f=Ma

解得

T=(M+m)a   ①

f=(M-m)a    ②

a=    ③

由②式可知,当M=m时,无摩擦力;当M>m时,假设成立,即车对人的静摩擦力向左,人对车的静摩擦力向右;当M<m时,摩擦力方向与假设的方向相反,即车对人的静摩擦力向右,人对车的静摩擦力向左;故A正确,B错误,D错误;

由③式,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故C正确;

故选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游乐场中,有一种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为研究方便,可以认为座椅沿轨道做自由落体运动1.2s后,开始受到恒定阻力而立即做匀减速运动,且下落到离地面4m高处时速度刚好减小到零.然后再让座椅以相当缓慢的速度稳稳下落,将游客送回地面.(取g=10m/s2

求:(1)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是多大?

(2)座椅在匀减速阶段的时间是多少?

(3)在匀减速阶段,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是游客体重的多少倍?

正确答案

解:(1)设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为V,下落时间t1=1.2s

由v=gt1   

 得:v=12m/s   

即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是12m/s.

(2)设座椅自由下落和匀减速运动的总高度为h,总时间为t

∴h=40-4=36m

匀加速过程和匀减速过程的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由平均速度公式,有

解得:t=6s 

设座椅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则t2=t-t1=4.8s

即座椅在匀减速阶段的时间是4.8s.

(3)设座椅在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为F

由v-at2=0,解得a=2.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    

解得:F=12.5m    

所以   

即在匀减速阶段,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是游客体重的1.25倍.

解析

解:(1)设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为V,下落时间t1=1.2s

由v=gt1   

 得:v=12m/s   

即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是12m/s.

(2)设座椅自由下落和匀减速运动的总高度为h,总时间为t

∴h=40-4=36m

匀加速过程和匀减速过程的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由平均速度公式,有

解得:t=6s 

设座椅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则t2=t-t1=4.8s

即座椅在匀减速阶段的时间是4.8s.

(3)设座椅在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为F

由v-at2=0,解得a=2.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    

解得:F=12.5m    

所以   

即在匀减速阶段,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是游客体重的1.25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航空母舰上的水平起飞跑道长度L=160m.一架质量为m=2.0×104kg的飞机从跑道的始端开始,在大小恒为F=1.2×105N的动力作用下,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f=2×104N.飞机可视为质点,取g=10m/s2.求:

(1)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航空母舰静止不动,飞机加速到跑道末端时速度大小;

(3)若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的方向以10m/s匀速运动,飞机从始端启动到跑道末端离开.这段时间内航空母舰对地位移大小.

正确答案

解:(1)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推力与阻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Ff=ma,

代入数据得 a1=5.0 m/s2

(2)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v2=2aL,

代入数据得 飞机到达倾斜跑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v=40 m/s.

(3)对于飞机

对于航空母舰有  x2=v0t,

由几何关系:x1-x2=L

即有  

代入数据解得t=8s.

飞机离开航空母舰时,航空母舰的对地位移大小x2=v0t=80m.

答:(1)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0 m/s2

(2)若航空母舰静止不动,飞机加速到跑道末端时速度大小为40m/s.

(3)这段时间内航空母舰对地位移大小为80m.

解析

解:(1)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推力与阻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Ff=ma,

代入数据得 a1=5.0 m/s2

(2)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v2=2aL,

代入数据得 飞机到达倾斜跑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v=40 m/s.

(3)对于飞机

对于航空母舰有  x2=v0t,

由几何关系:x1-x2=L

即有  

代入数据解得t=8s.

飞机离开航空母舰时,航空母舰的对地位移大小x2=v0t=80m.

答:(1)飞机在水平跑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0 m/s2

(2)若航空母舰静止不动,飞机加速到跑道末端时速度大小为40m/s.

(3)这段时间内航空母舰对地位移大小为80m.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物块从斜面的底端以确定的初速度开始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恰能滑行到斜面上的B点,如果在滑行过程中(  )

A在物块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则一定能滑行到B点

B在物块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则一定不能滑行到B点

C在物块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则一定能滑行到B点以上

D在物块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则一定不能滑行到B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物体匀减速上滑,施加力F前,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平行斜面方向:mgsinθ+f=ma

垂直斜面方向:N-mgcosθ=0

其中:f=μN

故mgsinθ+μmgcosθ=ma

解得a=g(sinθ+μcosθ)… ①

A、B、在物块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平行斜面方向:(mg+F)sinθ+f′=ma′

垂直斜面方向:N-(mg+F)cosθ=0

其中:f′=μN

解得…②

由①②得到加力后加速度变大,故物体一定不能到达B点,故A错误,B正确;

C、D、在物块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平行斜面方向:mgsinθ+f1-Fcosθ=ma1

垂直斜面方向:N-mgcosθ-Fsinθ=0

其中:f1=μN1

故mgsinθ+μ(mgcosθ+Fsinθ)-Fcosθ=ma1

解得:…③

由①③得到,由于动摩擦因素与角度θ大小关系未知,故无法比较两个加速度的大小关系,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